-
-
觀點博客已死?論移動互聯網自媒體時代博客的價值
大浪淘沙留下了的多是金子。曾經的博客也是席卷每個角落的存在,博客的種類很多,體育,文化,財經,雜談,推廣,時評。大浪淘沙,無論是哪個種類,目前存活下來的都是精耕細作的。或是思想交織,靈魂的碰...
朱海濤 / 觀點 / 2015-07-07 08:29
-
-
觀點一年過去了,老羅的情懷又如何安放?
錘子曾經飽受其害的供應鏈危機,在新產品發布的時候,老羅不可能不解決,蘇寧也不會坐視不理;而錘子曾經單一乏力的渠道建設,又因為蘇寧的入股迎刃而解。曾經困擾羅永浩最大的兩個問題,仿佛一下子都不是...
張山斯 / 觀點 / 2015-07-07 08:19
-
-
觀點 “互聯網+”創業的“三板斧”:顛覆、痛點、個性化
眾所周知,曾經盛極一時的一些傳統行業已經慢慢過時,疲態盡顯,有的已經病入膏肓。有創業者就利用“互聯網+”,讓這傳統行業“起死回生”,比如一些傳統銷售、服務業等行業逐漸式微情況下,接上“互聯網+...
陳維澈 / 觀點 / 2015-07-07 07:24
-
-
觀點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我為什么不炒股
老天給你一個能力,就會奪走一個能力。我自認老天給我的是創業的能力,讓我能夠自我驅動,有樂趣,有成就,有收獲。炒股讓我很煩,需要經常開啟“云算計”的功能,和我的性格完全不符,也不會比創業能夠讓...
李想 / 觀點 / 2015-07-06 20:31
-
-
觀點從共享經濟三種形態變遷中窺探其中喜與憂!
近日,名不見經傳的豬八戒網突然宣布獲得C輪融資26億元,公司估值更是扶搖直上達到百億人民幣。而近年來我們出行旅游、看電視/電影、集資借款、產品/服務買賣等也發生巨大變化,打車拼車、眾籌、P2P等等成...
曾響鈴 / 觀點 / 2015-07-06 20:26
-
-
觀點彼得·德魯克:變革,放棄昨天是第一原則
在我們現今所處的動蕩不安的巨變時代,變革是常態。說真的,變革是痛苦和冒險的,尤有甚者,變革要下很多苦功夫。但是,除非一個組織認定主導變革是它的任務,否則這個組織(不論是企業、醫院、大學等等)...
彼得·德魯克 / 觀點 / 2015-07-06 09:21
-
-
觀點從一枝獨秀到眾矢之的,小米遭遇天下圍攻
硬件市場,新品致勝。早在第五代智能手機發布之前,小米的另一款新品發布會已經箭在弦上,據說會在七月亮相。與此同時,雷軍在微博上拋出小米上半年的經營數據,3470萬部手機的銷量成功的將注意力再次拉回...
闌夕 / 觀點 / 2015-07-06 08:48
-
-
觀點當混世魔王Uber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最終Uber在中國所存在的形態很可能會作為一個制衡,一方面在“灰色地帶”尚未被認可之前,Uber和滴滴快的會一起成為助推政府對出租車行業改革的最主要動力,這個時候,同處于競爭的蠻荒...
楊君君 / 觀點 / 2015-07-05 23:08
-
-
觀點我們應該和 曾經“通訊之王”的E-mail 說拜拜了嗎?
不管怎樣,即時通訊即將代替電子郵件已是事實。甚至連大衛·克羅克(電子郵件發明者,“電子郵件之父”)也毫不避諱,“那時,人們會像懷念50年代慢悠悠的辦公室生活一樣,懷念電子郵件時代的節奏。”
TECH2IPO/創見 / 觀點 / 2015-07-05 20:37
-
-
觀點“黨報體”和“自媒體”視角看小米成立黨組織
一周前,以年輕粉絲為主題的小米成立了黨支部,這條新聞在微博、知乎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不過有意思的是,這樣一條新聞在TMT媒體中反響不大,被自媒體們也集體忽略;在主流媒體上也僅僅只有《憑什么小米...
吳俊宇 / 觀點 / 2015-07-05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