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見過這么恐怖的融資。
近日,AI 研究實驗室 Safe Superintelligence(下稱 SSI)獲得了 20 億美元(約合 146 億人民幣)的融資,估值達到 320 億美元。本輪由綠橡樹資本(Greenoaks Capital)領投 5 億美元。谷歌、英偉達也押注了。
這是七個月的時間內,SSI 完成的第二輪大額融資。去年 9 月,SSI 曾從包括 a16z 和紅杉資本在內的一系列知名投資機構籌集了 10 億美元的融資。
SSI 成立于 2024 年 6 月,在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和以色列特拉維夫設有總部,致力于開發安全的超級 AI。截至今年 3 月,SSI 約有 20 名員工。
SSI 創始人是 AI 大牛、曾經 OpenAI 的技術靈魂伊利亞 · 蘇茨克維爾(Ilya Sutskever)。前年的 " 政變 " 中,正是伊利亞帶頭驅逐 OpenAI CEO 山姆 · 奧特曼。
最為罕見的是,SSI 在尚未推出任何產品,僅僅憑借其創始團隊的聲譽和明確的使命,吸引了大量投資,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 AI 初創公司之一。
投資人之所以敢對著一張白紙下重注,一是投伊利亞這個人,二是投要做的事——開發安全的超級 AI。
先說伊利亞這個人,他經歷很不一般。伊利亞是猶太人,1985 年出生在蘇聯的塔什干,也就是今天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蘇聯解體后不久,他和家人移民到以色列。他童年及少年時期在以色列度過,在那期間接受了良好的基礎教育,對數學和計算機產生了興趣。后來全家再次移民到了加拿大。他在加拿大上高中和大學——全程(本科、碩士、博士)都在多倫多大學。
碩士開始,伊利亞與 " 深度學習教父 " 辛頓(Geoffrey Hinton)合作,直接參與了深度神經網絡早期突破性的研究。尤其是博士期間,首次使用 GPU 加速訓練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在著名的 Image Net 比賽中,提交的論文不僅在 ImageNet 競賽中將錯誤率從 26% 降到 15%,還一舉贏得冠軍。這一刻被認為是深度學習從邊緣學術界跳入主流工業應用的 " 奇點 "。
畢業后,伊利亞加入谷歌,是 " 谷歌大腦 " 團隊的核心成員。2015 年,伊利亞與馬斯克、奧特曼等人共同創立 OpenAI,并擔任首席科學家。在 OpenAI 期間,伊利亞是 GPT 技術路線的奠基人之一,強烈推動預訓練 + 微調范式。
由于和奧特曼在 AI 發展的速度、控制方式、以及最終目的上有著不可調和的沖突,雙方終于在 2023 年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奪權和復辟事件。最終,伊利亞離開了 OpenAI。
伊利亞是今天 AI 技術的 " 奠基人 " 之一,可以說是 AI 界最牛的幾個人之一,他創業,基本上只要說個數字,投資機構就會踏破門檻送錢。
再說說開發安全的超級 AI 這件事。它是一種超越人類智能的 AI 系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危害人類利益,在任何場景下都準確理解并服從人類的真實意圖,不產生意外行為,甚至在極端情形下也會主動維護人類的長期生存與價值體系。
SSI 不開發聊天機器人、不做 SaaS 服務、不對外開放 API。他們唯一的目標是:實現一個對人類有益的、完全可控的超級智能 AI 系統。SSI 特別強調,安全優先于商業化。
投資人講回報,為什么會投看起來離商業很遠的這件事呢?投 SSI 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 " 投資 - 估值 - 退出 ",而是一種 " 戰略押注 + 價值錨定型投資 "。
SSI 所瞄準的是:成為第一個、安全地構建并控制超級智能的實體。如果這一目標達成,那么:它可能成為全球范圍內的 "AI 治理中樞 ",所有未來 AI 生態都可能圍繞它構建,它的 " 架構、安全協議、計算資源 " 可能成為基礎設施,投資人投的是 " 人類未來的 AI 憲法制定權 ",不是短期套現,而是成為規則制定者的原始股東。
盡管 SSI 表態 " 不商業化 ",但這并不代表它毫無退出通道。可能的回報形式包括:
· 高溢價戰略并購:如微軟當年收購 OpenAI 非營利部門的控制權;
· 政府合作 / 資本注資:超級智能一旦實現,各國政府極可能參與 " 護航 ",并帶來戰略回購;
· 基金份額轉讓:早期基金可將股份轉售給后期戰投 / 國家資本 / 戰略方。
投資 SSI,不是為了下一個 OpenAI ,而是為了占領 "AI 新世界秩序 " 的制高點。
盡管 SSI 對外保持高度保密,但根據公開報道,最新獲得的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以下幾個關鍵方向:加速研發 " 安全的超級智能 " 系統;其次,構建超級計算基礎設施,以支持大規模模型的訓練和實驗。這可能包括建設專用的數據中心、采購高性能 GPU 集群,以及優化計算架構,以滿足其高強度的研發需求;第三,吸引頂尖的 AI 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加入團隊。
你看好 SSI 和它的目標嗎?
來源:鉛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