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零擔快運市場風云變幻,相較于繼續苦海掙扎的同行們,安能物流卻再次迎來了一個豐收大年。
過去一年,安能的零擔貨運總量來到 1415 萬噸,同比增長 17.5%;日夜兼程的付出,換來了首破百億的營收,漲至 115.8 億元;及大超預期的盈利,經調整凈利潤 8.37 億元,激增 64.2%。
為以上業績提供穩健支撐的是,安能不斷打強的基層網點以及堅持如一選擇安能的客戶。
2024 年,安能的網點數來到 33000 家,全國鄉鎮覆蓋率達到 99.3%,即便是在珠峰大本營也能實現 " 送貨上門 " [ 1 ] ,堪比快遞市場的郵政。
穩步提升的終端客戶,與高密度的網點覆蓋遙相呼應,2024 年,涌向安能懷抱的中小企業客戶躍進至 630 萬,同比增長超 80 萬。
而不論是貨量、營收、利潤的 " 三線超預期 " 戰績,還是更多人選擇加入、使用安能,都共同標志著一件事情,在行業競爭加劇和普遍陷入 " 增量不增利 " 的背景下,安能已走出一條獨屬于自己的高質量增長之路。
潛力更大的物流生意
2019 年前后,頭部快遞均磨刀霍霍,申通在義烏一度 9 毛攬件,目的打完最后一場淘汰賽,形成寡頭壟斷。
但遺憾的是,傾瀉數百億的價格戰打到現在,除了極兔借收購取代百世以外,市場的競爭格局幾乎沒變。更具體點說就是,順豐與 EMS 牢牢占據時效件市場," 三通一達一兔 " 瓜分電商件,京東物流則仍是大樹乘涼。
穩定的市場格局背后,除了行業整體天花板影響之外,也有各家經過激烈競爭后,均已建立足夠的大規模優勢,最晚入場的極兔,去年日均訂單都已超過 5000 萬單。
相較格局穩定的快遞,安能所處的零擔快運,具備兩大顯著特征:一、行業規模更大;二、龍頭集中度仍然較低。
站在更高的公路貨運視角來看,快遞與零擔快運屬于近親,一般來說,體積或重量較大的貨物適用于零擔快運,如家具、家電等電商產品,可簡單理解為 " 大號快遞 ",此外制造業、批發零售端等商家的貨物運輸也選擇零擔快運。
在物流貨運行業,收費通常與貨值高低與重量大小緊密相關。相較于 "9.9" 遍地走的快遞市場,重量更大、貨值更高的零擔市場在體量端具有天然優勢。
事實也是如此,快遞在 2021 年才勉強突破萬億,而零擔快運則早在 2015 年來到 1.1 萬億,目前則正在向著 2 萬億發起沖刺。
除規模抬高了天花板以外,零擔快運還處于行業整合出清的早期,對享有 " 快運之王 " 之稱的安能而言,也將在規模優勢的加持下,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沿著堂兄弟快遞過河,份額向規模更大平臺集中已是無需證明的公理。2018 年,隨著通達系紛紛跨過 " 日均 2000 萬單 " 的臨界點,國通、全峰、優速等中腰部快遞,在成本的絕對劣勢下開始紛紛退場。
2019 年末,后知后覺的唯品會發現,選擇自家的品駿快遞履約成本反而更高,最終只能將份額讓給通達系。
頭部品牌的成本優勢,在零擔快運市場也正在復現,即使拋開尾部小玩家,不少中腰部品牌,仍然沒有積累出足夠的規模來擺脫虧損泥潭。
而反觀領頭羊安能,其貨運總量不僅已經超過 1415 萬噸,盈利能力也不斷提高,全年毛利率來到 15.9%,同比提升 3.1 個百分點。
本質上而言,不論是更大的市場規模,還是行業尚處于整合出清的前夜,揭示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在 5 萬億的公路貨運市場,零擔快運有著更強的潛力。
安能是快運行業第一家做加盟制的企業,遍布各個鄉鎮的 " 門店 ",既是以上潛力最重要的載體,也構成了自身最深厚的護城河。而深諳于此的安能,早早多舉措并進搭建出一張高密度、強穩定性的網絡生態。
共同富裕式擴張
過去加盟制的快遞快運企業,對網點的主要管理方式就是 " 以罰代管 ",而這正是平臺與網點雙向奔赴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前者寄希望以此解決物流重人力特點下的低效問題,后者則被琳瑯滿目的罰款指標綁住了手腳。
也正因如此,網點流傳最廣的調侃段子是:即使是研究生也無法研究明白貨量、運營等罰款指標的計算規則 [ 3 ] 。
搭建出更好的網絡生態,是安能近幾年改革的核心方向,目的是與加盟商共同富裕。
2023 年 6 月,安能不僅率先打破慣例取消網點貨量考核罰款,主動松綁加盟商貨量緊箍咒,還將變相給加盟商壓貨量的包倉費,由必選轉成了可選。
主動釋放加盟商貨量壓力,是安能摒棄 " 以罰代管 " 的切面,除此之外,安能也主動將稽查、綜合 KPI 考核等 50 多項罰款,全部變成過去式。
巔峰時期,安能的罰款性收入一度高達 3000 萬 / 月,而隨著罰款的取消,網點的成本壓力快速下降,部分中型網點每月經營成本能直降數千元 [ 2 ] 。
除了著力降本外,安能還推出充滿競爭力的產品,以及多種切實可行的賦能方式,來不斷增強網點的成長性和經營創收能力。
前者體現為 "3300 王牌產品 " 的升級,重點推出與同行差異化的 "0 加收 " 政策,具體而言為 300 公斤內的貨物,特殊區域(保稅區、電商倉、大型超市、偏遠鄉鎮等)全額免除加收費。此外,在產品收轉運派簽各環節發力,提升服務,比如推出 "9996" 時效標準,滿足客戶的更高時效要求。
高性價比的產品 + 穩定的預期,不僅讓電商、中小企業、個人等客戶主動向安能網點投懷送抱,簡潔明了的計費方式,也減少了發貨的溝通和協調成本,提高了整體運營效率。
后者則是通過首創 " 銷售 + 運營 + 客服 " 三位一體服務網點的 " 鐵三角 " 團隊,直接將資源與服務下沉至一線。這種扁平化模式使決策更貼近市場需求,增強了網點的自主性與靈活性。
此外,安能還搭建 " 安能學堂 " 總裁班,將平臺總結的經驗、積攢的網絡勢能傳導給網點,目的是在激勵競爭的市場中,快速幫助網點補足短板。
2019 年開業的長葛后河網點,專注于浴室柜等家具產品的運輸,其去年的蛻變具象化展現了以上舉措給網點帶來的幫助。
2024 年,在 " 鐵三角 " 全方位賦能支持下,該網點二級門店數量激增超 20 個,同時依托 3300 產品系列 "0 加收 " 等差異化市場政策,發貨量實現近 3 倍的增長,成為當地衛浴貨運市場的頭部。
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主動摒棄傳統 " 以罰代管 ",還是賦能網點突破收入天花板,都從最底層重構了網點與平臺的關系。更具體點說就是,將原本 " 平臺與網點 " 的敵對關系,變成了一個風險與收益共擔的共同體。
新型的關系也在無形中不斷反哺、增強著安能網絡生態的實力:過去一年,安能全國網點凈增超 5000 家,7 成以上都來自同行,頭部網點留存率 97%。
而更高的頭部網點留存率和不斷涌入的同行,都在為安能 " 量價齊升 " 的有效規模增長打下更加堅實的地基。
碎片化下的戴維斯雙擊
物流作為商流的載體,后者在歷史進程中的轉變,往往會為前者帶來巨大的機會。
快遞是最為顯著的例子,此前其使命基本只限于錄取通知書、發票等特殊價值的物品,但隨著電商將鞋襪、零食等日常商品線上化后,便開啟了一段長達十幾年的激烈變革。
這種變革的力量正在迅速向零擔快運市場涌來。以常見的大件電商為例,最近五年,線上家電、家具等商品的線上滲透率提高了 20-30 個百分點,原本只能在角落 " 撿瓜落 " 的全網型零擔,開始走向舞臺中央。
原因在于,曾經此類大件商品,通常會經傳統批發渠道才能輾轉到消費者眼前。這種商流模式,品牌方只需將商品用專線物流轉運給省代,省代再通過區域性物流交給門店,門店上門交付完成最后一公里。
從全局來說,大件電商滲透率的提高,只是商流碎片化的一部分,在近 2 萬億的零擔市場上,前兩大 " 金主 " 制造業和批發零售,均在從大批量、少批次向小批量、多批次轉型。
轉型的原因也不復雜,當下市場變革太快,小批量、多批次的發貨模式,既能降低存貨風險,也能更加靈活應對市場的變化。
隨著商流碎片化浩浩蕩蕩向前,安能所處的全網型零擔,也成為了最大潛在受益者。
區域型、專線型和全網型,共同支撐起了近兩萬億的零擔市場。三者的核心區別為網點分布不同,前兩者的核心優勢為不涉及轉運,因此成本更低;而全網型的網點覆蓋更全,因此拼單能力更強。
但隨著大件電商滲透率提高以及小批量的轉型,專線型與區域型的生存空間都在不斷被壓縮。原因在于,兩者受限于網絡覆蓋面,在既定時間內完成拼單的難度會不斷提高。
事實也是如此,據艾瑞咨詢統計,全網型快運市場規模由 2018 年的 300 多億來到 1500 億附近,而區域型、專線型則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縮。此消彼長之下,全網型的市占率也快速抬升至 16% 上下。
另一方面,隨著龍頭規模越做越大,加之企業內部精細化運營降本,原來相對弱勢的成本優勢,也逐漸顯現出來。
行業龍頭安能的財報完美呈現了這一點,在 " 聚焦有效規模增長 " 戰略下,得益于優化分撥結構、拉直干線,提高人車場效率,推動成本持續節降。同樣是發一車貨,2024 年的運輸成本、分撥成本僅為 301 元 / 噸、102 元 / 噸,同比降幅分別 5% 和 16.5%。
言而總之,在商流碎片的大趨勢下,全網型龍頭安能極有可能迎來,收入規模不斷擴大,盈利水平也不斷抬高的 " 戴維斯雙擊 "。
目前,全網型零擔已有整合出清跡象,前五名市占率已經超過 60%,而以成熟的美國市場為鏡,其零擔頭部公司 ODFL 在行業整合階段,不僅拿下更多市場份額,盈利能力也不斷提高。
2010 年,美國零擔完成初步整合,此時 ODFL 營收不足 15 億美元,但憑借成本領先與差異化服務,2024 年穩步增長至 60 億美元附近,凈利率在這一過程中也由 5.1% 大幅躍遷至 22%。
同樣的劇情也在國內上演,過去幾年,龍頭安能的營收增速也一直都領先行業整體,換句話說,市場的份額正在穩步向安能集中。
另一方面,安能的盈利能力,也隨著更賺錢的小票占比提升大幅提高。2024 年,在商流碎片化的助推下,迷你小票增速高達 30%,幾乎是營收增速的一倍,順利撬動經調整凈利率由 5.1% 增長至 7.2%。
處于行業整合初期的零擔快運,龍頭安能不謀而合的與海外優秀同行,邁出了同樣的步伐,正確道路上穩健前進的寓意不言自明。
更為重要的是,國內 5 倍于美國的零擔規模以及自身尚未破 10% 的凈利率,清晰的描繪了,當安能沿著此道路前進后,所能期待的巨大潛力和美好未來。
來源:遠川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