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天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天生物」)近日宣布完成近億元 pre-A+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北洋海棠基金、尚勢資本、道彤投資、利安隆、仁愛集團等,本輪融資將用于千噸級生產線建設、產品技術提升和市場拓展。
「源天生物」成立于 2022 年 10 月,落地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依托天津大學全產業鏈生物制造平臺與噸級中試孵化基地,開發廢棄 PET 酶法再生技術,實現再生 rPTA 酶法生產及 Rb-PET 產業化。
「源天生物」已與多家國際品牌和國內上市公司完成產品驗證,客戶覆蓋紡織服裝、家居家紡、食品飲料包裝、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目前已展開產品銷售并簽訂千噸級訂單。
生物酶法 rPTA 實現百噸級量產
作為全球最常見的塑料品種之一,PET 應用范圍廣泛,其回收利用能顯著減少海洋和土壤塑料污染,同時降低對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減少生產能耗及碳排放,對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至關重要。
當前較成熟的 PET 回收手段主要是物理法和化學法。物理回收技術成熟,但主要適用于 PET 瓶片等高值原料,纖維等低值混合材質處理能力明顯不足,原料受限且回收后性能下降。化學回收工藝存在短板,其有機溶劑用量大,反應流程長,高溫高壓,能耗成本高。
生物法作為 PET 回收領域的新興技術,展現出令人期待的技術潛力。「源天生物」創始人尤生萍博士介紹,該技術利用水解酶實現 PET 的降解回收,具有三大優勢:原材料方面,適配性更強,可處理各類含 PET 材料,實現全品類回收;降解產物方面,通過生物催化深度降解生成 rPTA、rMEG(再生乙二醇);最終產品方面,Rb-PET 產品等級高,可以在纖維級、食品級、膜級等更廣泛終端產品中應用。
源天生物 Rb-PET 產品
" 生物降解的核心優勢在于技術本質——常溫常壓條件下,整個生產流程采用全水體系,因此在安全性方面具備全方位競爭力。比如生產安全、員工操作安全、產品應用安全這幾個維度,我們都有顯著優勢。" 尤生萍介紹,核心挑戰在于如何將這項革新性技術從實驗室推向萬噸級量產。
第一重挑戰是酶的瓶頸問題。天然酶活性低,結構不穩定,對反應條件較為敏感,需在較為溫和的條件下運行,反應時間較長。對此,「源天生物」基于前期研究,成功開發出高性能的 PET 酶突變體:一方面可以實現單酶水解,節約了酶制劑成本,簡化了 PET 酶解步驟;另一方面利用 AI 創制技術實現酶的三級結構重組,創造新酶,使得酶活性提升 1920 倍,提升了酶催化效率。
第二重挑戰是如何實現工藝放大。「源天生物」目前國際首臺套的 300 噸 rPTA 產線已運行半年多,正在建設 5000 噸的產線。自研的系統性工藝包成為重要壁壘,尤生萍介紹:" 不同于小品類對成本敏感度低、工藝可粗放管理的情況,大宗材料需將每噸成本壓縮到極致。哪怕再降一元錢,都能對整體盈利能力產生顯著促進作用,這就要求工藝包必須做到精益求精。"
成本,是從技術到工藝頻繁提及的關鍵詞,這也是生物降解規模化應用的第三重挑戰。成本的高低將影響市場應用的選擇,在降成本方面,「源天生物」一方面通過規模化效應,以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的規模化生產線降低單位成本,另一方面在產業鏈和技術迭代上下功夫,推動上游廢料收集企業的標準化合作、迭代提升酶的催化效率。
" 我們需要將這項革新技術,最終轉化為能滲透到生活各個場景的規模化產能,達到百萬噸甚至千萬噸級的生產規模。" 尤生萍總結道。
高品質再生材料獲得下游國際品牌認可
據貝哲斯咨詢數據,2024 年,全球再生 PET 市場規模為 105.10 億美元,預計到 2029 年將達到 138.17 億美元。目前看來,現有的各種 PET 回收技術路線都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
從市場機遇看,歐美市場已經通過政策和消費者需求推動了綠色材料的快速發展。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對高碳產品征收額外關稅,直接刺激了對低碳材料的需求。國內外頭部品牌基于 ESG 理念,都在主動擁抱更優的再生材料。
「源天生物」聯合創始人姜綱文介紹,客戶的核心訴求包括性能對標原生材料、成本競爭力、環保安全等認證背書,這也是「源天生物」的競爭優勢," 我們的客戶都是國內外頂尖品牌,他們非常歡迎我們。因為我們的產品質量能達到石油基原生材料水平,客戶端應用完全沒問題,一測試就能用。"
源天生物再生材料產品
產品合作之外,「源天生物」也在和合作伙伴開展閉環回收合作,客戶提供廢舊纖維等原材料,「源天生物」用生物酶解法技術將其分解成 r PTA 和 r MEG 單體,再重新聚合成 Rb-PET 切片,實現完整的 Textile to Textile 循環。2024 年 5 月,「源天生物」就已成功制成國際首例酶法再生 T 恤 / 運動鞋 /PET 瓶片 /PET 膜,對推進廢舊纖維等循環再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源天生物酶法再生運動鞋及服裝
源天生物酶法再生 PET 瓶及 PET 膜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生物降解的技術路線尚屬早期。走在前列的法國 Carbios 公司也在進行工業化規模放大,與 Indorama Ventures 共建的 PET 生物回收工廠正在建設之中,建成后將擁有每年 5 萬噸消費后 PET 廢棄物的處理能力,產能相當于 20 億個瓶子或 3 億件 T 恤。
同時,與歐美的成熟市場不同,國內 PET 回收相關政策以鼓勵為主,缺乏強制性措施,市場需求的增長需要更多產品技術的倒推。
這是彎道超車的機會,也是創新企業的挑戰。尤生萍坦言,面對未來百萬噸級的生產規模目標,「源天生物」目前仍在中試階段,下一步的核心任務是建設 5000 噸產線,同時落地更多頭部客戶訂單,沖刺億元級別收入。
36 氪未來產業
「36 氪未來產業」持續關注城市發展、產業轉型和創新創業項目落地。尋求報道可郵箱聯系 wangfengzhi@36kr.com 或掃碼聯系作者。
此外,今年 36 氪正式推出《36 氪企業投資指南內參》,依托在經濟圈產業群、區域重點推進規劃與招商領域的深厚積累,36 氪通過提供深入詳細、更為及時、獨家專有的全面信息服務,為政府部門提供高效、精準的產業項目內參;助力項目方匹配產業資金、鏈接關鍵人脈、快速融入新的產業生態。
來源:36 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