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拼多多“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商保會”)宣布,平臺將推出重磅惠商計劃——“千億扶持”,未來三年內擬投入資金、流量等資源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加碼高質量電商生態建設,助推平臺商家新質轉型升級,全力構建用戶、商家及平臺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這是繼2024年“百億減免”“電商西進”“新質商家扶持計劃”等惠商舉措后,拼多多推出的新一項商家扶持戰略,資源投入力度空前。
2025年1月,拼多多成立“商保會”,由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親自掛帥任委員會主任。據了解,此次“千億扶持”計劃正是趙佳臻主導。他介紹,該計劃基于公司對高質量發展戰略長期堅持取得的成效,也緣于公司對當前市場機遇的精心研判,最近幾個月,公司總結了前期“百億減免”等舉措的經驗,也廣泛聽取了平臺各類目商家代表、行業專家代表等多方建言。這標志著拼多多高質量發展戰略進入新的探索階段,在此前已實現商家“減負降本”的基礎上,平臺接下來將啟動對商家的全面扶持,助推商家“拓單增收”。
趙佳臻表示:“此次‘千億扶持’,是真金白銀的投入,不喊口號,只動真格。我們篤定于高質量發展戰略,消費者和商家的利益要先于平臺利益,平臺敢于犧牲,敢于啃硬骨頭。公司從我到下面的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要上下一心,力出一孔,這也是未來幾年拼多多能否開創新局面的關鍵所在。”
從“百億減免”到“千億扶持”
2023年4月,趙佳臻出任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隨即推出高質量發展戰略,提出“拼多多將進入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將提升質量作為首要目標”。過去兩年,拼多多堅定執行該戰略,在平臺生態和產業縱深上持續發力,將“減免、扶持、治理”的多重措施貫徹至平臺運營、商家經營、產業轉型、物流升級等各個環節,推動平臺及產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2024年下半年開始,拼多多先后推出“百億減免”“電商西進”“新質商家扶持計劃”等一系列惠商新舉措。其中,“百億減免”累計為超千萬的商家實現提質增效,僅“推廣服務費退返”一項就為商家每年降本數十億;“電商西進”帶動西部地區的訂單量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并為偏遠地區的近億消費者實現了“全面包郵”的電商普惠;“新質商家扶持計劃”首批項目先后助力上千個農牧產區、產業集群逐步轉向“新質供給”的發展階段。
據拼多多最新發布的2024年四季度財報披露,“新質商家扶持計劃”目前已先后走進六安婚紗、惠東女鞋、青浦母嬰、內蒙古酸奶糕、臨夏牦牛肉、佛山開心果、廣西脆蜜金桔等地區,對當地商家進行產品、營銷、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鏈路支持,培育了一批具備商品、技術創新能力的新質商家,并通過新質商家的“頭雁效應”,帶動產業帶突破“同質化競爭”的發展痼疾,逐步完成轉型升級。
廣西融安縣一位金桔商家估算,平臺全面放開商家售后申訴權限后,每月預計可增收數萬元。安徽一位花草茶商家反饋,僅考慮平臺退還推廣費一項,每年就能增收近40萬元。而在廣東省惠東縣,當地曾是國內女鞋產業的領頭羊,但因市場變化逐漸陷入停擺邊緣。2024年冬天,拼多多聯合當地商家依托平臺的數據分析能力,研發了女性用戶更加青睞的加絨勃肯鞋,并對傳統的女鞋供應鏈進行了改造,一家中型制鞋廠的單日出貨量就能達到1.5萬雙,成功走出了一條“新質供給”的轉型之路,挽救了數十萬產業工人的崗位。
▲在“新質供給”加持下,惠東女鞋實現了產業升級,產業帶工人月入上萬。(攝影 李孟麟)
“百億減免、新質商家扶持等舉措的成效給了我們信心,我們發現高質量發展戰略開始進入收獲期,平臺及產業生態的效用不斷釋放,持續為供需兩側帶來普惠。”趙佳臻表示,隨著“百億減免”升級為“千億扶持”,平臺針對“新質供給”的資源投入將進一步加碼,產業帶幫扶數量將擴大,新質商家幫扶范疇也將從頭部逐步拓展到腰部,將會有更多優質商家分享到平臺高質量發展的紅利。
構建多方共贏商業生態
在擴大產業帶“新質供給”上行規模的同時,平臺還將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進一步加碼對農副產品的扶持力度,啟動“多多好特產”等專項行動,深入農特產區,發揮平臺的數字化優勢,幫扶全國“土特產”觸網大循環,提升土特產的品牌知名度與溢價能力、推動產業良性發展,同時促進農民穩定增收,為鄉村振興助力。
▲拼多多“電商西進”“新質供給”等扶持,助力西部糖心蘋果直連全國市場。(攝影 劉浩)
供給側的新質變革,也帶動著需求側的進一步滿足。2024年雙十一期間,平臺多次上線“超級加倍補”活動,助力“新質供給”直連全國市場,僅前兩輪的訂單量就累計超過6100萬單。春節期間,受“電商西進”的推動,“年貨西進,特產東出”成為新趨勢。根據拼多多發布的《2025年夜飯報告》數據顯示,西部地區的水餃、海鮮、堅果等訂單量均實現翻倍增長,甘肅、內蒙等地的羊肉、牦牛肉、酸奶糕等特產也加快進入東部地區消費者的餐桌。
正因如此,此次“千億扶持”除了加碼“新質供給”“多多好特產”等供給側的扶持,還將在需求側做足文章。
趙佳臻透露,接下來拼多多會在消費者端進一步探索平臺直補的創新模式,在充分保障商家權益和成本的基礎上,多類目對標“國補”價格標準,全面普惠消費者,激發消費需求與活力,也為商家“拓單增收”構建更良性的運營環境。
除此之外,“千億扶持”計劃還將加大對跨境中小商家的補貼力度。國際關稅形勢日趨復雜,關稅變動帶給中國出海供應鏈的沖擊巨大,中小商家在訂單與利潤的拉扯中舉步維艱。“千億扶持”將針對性幫助跨境商家穩定生產,降本增效,應對出海風險。
趙佳臻表示,拼多多推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核心目標,就是全力構建一個用戶、商家、平臺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只有共贏的生態才能更好發揮平臺型企業的社會效能,擔負起更多社會責任。“我們要把‘先消費者、商家后平臺’的思想貫穿‘千億扶持’的始終,也會統一到公司的上上下下,我們有決心擔負起平臺商家轉型發展的成本與風險,也有足夠的戰略定力應對外部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我們會優先保障中小制造業的穩定發展和健康利潤,優先保障廣大消費者的權益,最終平臺生態也將迎來高質量蛻變。”
“社會再生產包括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四個環節,其中,生產主體是產業端,消費主體是廣大消費者,電商平臺在某種程度上同時承擔了流通和分配兩個職能,無論是補貼消費者還是商家,本質都是價值如何分配的問題。”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數字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分析,電商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平臺的利益分配并非一成不變,有些階段平臺會通過規則設計把部分生產者剩余轉變為消費者剩余,有些階段則會傾向于把部分消費者剩余轉變為生產者剩余。當下電商行業進入存量發展階段,平臺轉向共贏思維是理性的選擇。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則指出,整個電商行業都應鼓勵平臺、商家、消費者等多主體探索“分布式”平等合作關系,其中平臺和商家是“魚與水的關系”,保護商家權益,優化平臺生態,最終是消費者、商家、平臺三方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