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華工科技 ( 000988 ) ;中航電測 ( 300114 ) ;森霸傳感 ( 300701 ) ;漢威科技 ( 300007 ) ;敏芯股份 ( 688286 ) ;四方光電 ( 688665 ) ;高德紅外 ( 002414 ) ;歌爾股份 ( 002241 ) ;兆易創新 ( 603986 ) ;必創科技 ( 300667 ) 等。
本文核心數據: 智能傳感器行業研發投入情況
——智能傳感器技術發展歷程
中國智能傳感器的發展路徑,可以從通信模塊、微處理器、存儲單元、制造工藝、傳感單元 / 敏感材料五個部分來進行分析。在智能傳感器中,通信模塊的演進,是在不斷兼容更多的通信技術的。從最早的 RS-232 和 UART 協議,到后來使用 LTE、Zigbee、Wi-Fi、LoRaWAN 等各類技術,而未來也會繼續兼容各種全新的通信協議,以達成對更多環境下的監測。微處理器和存儲單元的變化總體是在往小型化、高性能發展。制造工藝也在不斷的進步過程中,老的工藝由于散熱、能耗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上的平均份額在逐漸降低。而傳感材料的發展呈開枝散葉的狀態,有越來越多的材料作為傳感單元,組成了許多新式的智能傳感器。隨著 MEMS、低能耗的模擬和數字電路技術、低能耗的無線射頻 ( RF ) 技術以及各種微能量技術的發展,智能傳感器逐漸朝著小體積、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的微傳感器方向發展,同時也推動了各元器件的快速迭代。
——智能傳感器生產制造工藝方法
我國智能傳感器的主要生產工藝流程包括 SMT 貼片、插件元件焊接、外殼組裝、嵌入式軟件、調試、標定、檢測、包裝、入庫,具體工藝流程如下:
——行業整體研發投入規模及力度較大
從行業整體的研發投入情況來看,2018-2022 年期間,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研發投入平均規模和研發投入強度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廠商對產品研發創新的重視程度。2023 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平均研發投入規模為 3.99 億元,研發投入強度為 11.5%。2024 年截至第 3 季度,行業平均研發投入規模為 2.81 億元,研發投入強度為 2.81%??傮w來看,我國智能傳感器行業研發投入力度較大。
注:1 ) 研發投入強度為研發投入規模占營業收入的比值 ;2 ) 由于智能傳感器為傳感器產品在技術更新與集成上進行迭代的產品,因此對傳感器行業的研發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力推動智能傳感器的行業發展,因此在無權威智能傳感器樣本的情況下,前瞻采用傳感器行業概念股的研發投入情況進行分析,共包括 193 個樣本,特此說明。
——行業代表性廠商技術進展
從我國智能傳感器行業代表性廠商的技術進展情況來看,廠商多聚焦于第三代半導體及功率器件的研發,圍繞重點產品開展工藝優化。2023-2024 年中國智能傳感器代表性廠商技術進展情況如下:
——智能傳感器行業仍有多項重點技術亟待突破
盡管我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取得了多項重大進展,但依舊有部分尖端技術處于 " 卡脖子 " 的發展階段,具體情況如下:
來源: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