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跑出一個未來獨角獸:移動機器人控制系統企業——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 A2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政府專門設立的投資方——西湖科創投獨家投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技術持續創新和 X-Robot 西湖研測中心建設等。
01
浙江科聰是一家專注于移動機器人控制系統研發與產業化的高科技企業。通俗地說,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控制系統和導航技術,幫助移動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實現精準定位、動態路徑規劃和自主決策。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倉儲物流、汽車制造、3C 電子、能源化工等多個行業。
本輪融資是浙江科聰在 2024 年年初完成 A 輪融資、年中完成 A+ 輪融資后,十二個月內獲得的第三輪融資。此前,公司已獲得大晶資本、真石資本、啟達投資、元璟資本和金螞投資等機構的認可。
浙江科聰成立于 2015 年,創始團隊由陳健、王文偉等資深技術專家組成。創始人陳健在自動化控制和機器人導航領域擁有超過 20 年的研發經驗,曾參與多個國家級智能制造項目。創立之初,團隊發現國內移動機器人控制系統長期依賴進口,存在成本高、適配性差等問題。因此,科聰的初心是通過自主研發,打造高性價比、高靈活性的國產控制系統,推動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
02
移動機器人行業起源于 20 世紀末,隨著智能制造和物流自動化的興起,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20 世紀 70 年代 -90 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微處理器和控制系統的進步,AGV(自動導引車)的導航技術逐漸多樣化,出現了磁導引、光帶導引等多種半固定路徑導引方式。
20 世紀 90 年代 -2010 年代,導航技術進一步發展,出現了激光導航、GPS 導航、自然導航等多種自由路徑導引方式,機器人對環境的適應性顯著增強。移動機器人在物流、倉儲、醫療等領域的應用逐漸普及,市場需求快速增長。
2012 年,亞馬遜收購 Kiva Systems 后,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的概念開始興起,移動機器人朝著更加自主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深度學習技術的應用使機器人具備更強的感知和決策能力。
2022 年以來,借助大模型的推理和決策能力,移動機器人在自主導航、路徑規劃和任務執行方面的能力顯著增強。例如,基于深度學習的語義 SLAM 技術能夠幫助機器人更好地理解周圍環境。
2023 年,國內機器人市場規模已突破 500 億元,年均增速超過 30%。隨著智能制造和物流自動化的進一步普及,預計未來幾年市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03
目前,中國移動機器人市場尚未形成絕對的頭部企業,但已有多家企業在控制系統、導航技術和整機解決方案領域展開布局:如新松機器人、極智嘉、海康機器人、快倉智能、華曉精密、藍海機器人和海柔創新等企業,在垂直賽道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浙江科聰所處的行業環節是:控制系統。與競品相比,科聰的最大區別在于其全棧自研技術和高靈活性產品,能夠快速適配不同行業的需求。
隨著 AI 技術和 5G 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移動機器人行業正迎來新的機遇。例如,AI 技術可以用于優化路徑規劃和決策算法,5G 技術則可以實現機器人的遠程控制和實時數據傳輸。
比如在路徑規劃上,AI 技術通過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能夠實現對移動機器人路徑規劃的優化。例如,通過深度學習算法,機器人可以實時分析環境數據,動態調整路徑,避開障礙物,提高導航效率。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移動機器人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如智能工廠、智能物流、智能醫療等。
來源:鉛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