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重新認識一下夸克了。
1 月 15 日,夸克煥新 slogan —— "2 億人的 AI 全能助手 "。
此前,夸克在阿里內部更多是一個銜枚疾進、低調前行的姿態。2023 年 11 月,阿里巴巴公布四大戰略級創新業務,夸克才被更多人關注到。
從 AI 角度看,夸克實際上從創立之初就開始探索 AI 搜索,并將其 AI 能力全面應用在所有功能場景中,"AI in All",并提出了一站式 AI 服務、系統級全場景 AI 等產品理念。
同樣需要更新認知的,還有阿里的 AI To C 業務布局。隨著近日一系列相關業務調整浮出水面,阿里的 AI To C 業務布局逐漸清晰,對夸克的定位也不僅僅是 " 四小龍 " 之一,而是將其作為 AI C 端的代表性應用。
2025 年,科技大廠引領的 AI To C 賽道,一系列業務布局仍是進行時。
AI 應用落地,阿里 AI To C 加速
2024 年,被視為 AI 應用落地元年。全球頂級科技公司逐漸形成一個共識——手里需要有一張王牌 To C 應用,來帶動用戶、數據、模型能力的整體提升。
核心原因在于,相比逐漸見頂的大模型技術能力," 務實 ",并找到切實可行的創新應用場景,是推動 AI 行業繼續發展的核心動力。
OpenAI 如今有如此的江湖地位,很重要一個原因是 ChatGPT 用戶規模一騎絕塵,反哺其繼續優化大模型能力,以及產品創新。國內以字節跳動和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科技大廠,在加速布局 AI 的同時,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節奏和重心。
過去一年,外界將目光更多放在豆包身上。豆包 APP 以 chatbot 的產品形態、海量資源的投入,贏得了普羅大眾的關注。
對于阿里來說,盡管大模型實力強勁,但阿里在 AI To C 上的整體策略,以及像豆包之于字節那樣的代表性 C 端應用,一直不那么為外界所了解。
直到最近阿里在相關業務上的一系列調整,才讓業界有了更直觀的感知。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指出,阿里巴巴 " 少壯派 " 高管吳嘉,已經回到阿里集團,專注探索阿里巴巴在 AI To C 端應用的業務。
不久后,有媒體曝出,阿里旗下 AI 應用 " 通義 " 近期正式從阿里云分拆,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群。
根據媒體最新報道,目前天貓精靈的硬件團隊,已經在與夸克產品團隊融合工作,其工作重點包括新一代 AI 產品的規劃定義,以及與夸克 AI 能力的融合。在團隊融合后,新團隊也將探索包括 AI 眼鏡在內的新硬件方向。
這些調整說明阿里對 AI To C 業務進一步重視,旨在合力提供更符合用戶需求的智能服務。夸克、通義 App、天貓精靈分別從生產力工具、Chatbot、AI 硬件的形態,為用戶提供差異化服務。
從布局的角度看,阿里的 AI To C 布局或許剛剛開始。但從一開始就明確的是,夸克作為其代表性的 C 端應用,會持續加注。業界此刻更關注的問題是,為什么是夸克?
夸克銜枚疾進,AI in All
數據表現能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
最近,七麥數據發布的《2024 年度實力 AI 產品榜單》顯示,夸克位居 " 年度實力 AI 產品 App 榜單 " 和 " 年度產品下載榜單 " 榜首,其 2024 年度的累計下載量超 3.7 億,在各類 AI 產品中一騎絕塵,實現了斷層級領先。
七麥數據 2024AI 產品下載榜
更值得關注的是用戶黏性數據維度上,夸克所表現出來的用戶使用偏好。根據量子位智庫發布的 2024 年前 10 個月國內 AI APP 三日留存數據顯示,夸克是唯一突破 40% 的產品。
PC 端作為生產力的重度場景,夸克依舊表現不俗。PConline 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 11 月,夸克 PC 端位居 2024 年國內電腦端 AI 應用下載量第一。
而近日 "2 億人的 AI 全能助手 " 的品牌升級,更是直接呈現了夸克的業務態勢。業內分析," 過億 " 用戶規模,意味著在 12 億移動互聯網用戶中占據超過 10% 的滲透率,這是在商業化層面標志著產品市場匹配度(PMF)的成功驗證。
正如戰場上將軍是憑自己一刀一槍殺出來的一樣,夸克是憑借實際用戶的認可,讓阿里看到了 AI 時代取得新增長的可能,從而加速其在 AI To C 業務的布局。
之所以能獲得用戶認可、持續增長,夸克靠的是一直以來的 " 產品力 "。放眼整個 AI 應用賽道,夸克的務實、專注和獨特的產品邏輯與理念,都讓其成為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行業標桿。
具體而言,夸克始終圍繞用戶的實際需求,以 "AI 技術 " 為核心,AI in All,充分釋放生產力工具的潛能,完成了從大模型能力到一站式 AI 應用的全面布局。
夸克將其 AI 能力全面應用到旗下所有智能工具當中,包括 AI 搜索、AI 寫作、AI 搜題,以及夸克網盤、夸克掃描王等,這些都是在夸克上被驗證的、用戶高頻使用場景。
比如說,夸克在學生用戶群體使用率占比很高。夸克官方曾透露,夸克的年輕用戶群體(25 歲以下,00 后)占比超過 50%。
之所以受到 00 后群體的熱捧,一個很典型的業務場景是夸克 AI 搜題功能。區別于同類產品完全依賴題庫,夸克 AI 搜題擁有強大的 AI 推理能力,能夠分析知識點,提供分步驟的解題方法。夸克 AI 還可以圍繞題目中的知識點與考點進行深度講解,以 " 啟發式 " 學習的方式,讓用戶不僅學會這一道難題,還能舉一反三學會一類題。
此外,降低用戶使用門檻,是每個 AI C 端產品持續追求的目標。夸克的 AI 搜索,通過在搜索框上集成最常用的 AI 功能如 AI 寫作、拍照搜題等,讓用戶可以很方便的在搜索框這個交互入口就可以直接使用。
夸克甚至在不同端會有不同的優先級設計,例如在移動端,AI 搜索框上 " 拍照搜題 " 更靠前,PC 端上 "AI PPT" 更靠前,其背后的洞察是做 PPT 的場景大多是在 PC 上進行。
所有的設計巧思,或者說產品力,最終會反饋在數據表現上。用戶對夸克的 AI 能力認可,認為其可以有效解決信息獲取難題,提升工作與生活的便利性。
得益于創新的 AI 服務場景,以及優質的產品與用戶體驗,夸克的口碑效應持續發酵,在 2024 年吸引了更多的用戶下載和使用,亦助推其成為了 2024 年 AI 應用大戰之下,行業內一個低調崛起的潛行高手,并成為阿里 AI C 端應用的代表。
2025 年 AI to C 排兵布陣,阿里更讓人期待
放眼全球 AI 行業,2025 年無疑是 AI C 端應用進入更深層次競爭的關鍵年份。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初創公司,都在試圖抓住 AI 技術與消費市場融合的紅利期,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和擴大市場份額。這種變化不僅僅是技術驅動,更是用戶需求和商業價值的雙重推動。
在國內, 此前字節跳動和豆包吸引了比較多的目光。而早已深入布局的阿里,一旦明確了 AI To C 業務發展方向,未來我們預計會看到更多新進展、新布局出現。因此回看此刻夸克的 "2 億人的 AI 全能助手 ",更像是一個開始,號角才剛剛吹響。對于阿里來說,其 AI To C 業務的謀篇布局,也只是一個開始。
來源: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