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年前,張一鳴是如何選擇算法這條路的?

創投圈
2024
11/29
21:50
分享
評論

管中窺豹,推測一下張一鳴是為何選擇這條路的。

10 年前如果別人和你說算法,您肯定覺得這只是工程師關心的概念,而 10 年后,大家都已經親身感受到了算法對世界的影響,甚至這個詞都已經爛大街了。

大家好,我是衛明,借著首富最近對算法的炮轟,我們也可以來試著挖一下當年張一鳴為何要用算法推薦來做資訊客戶端。

11 年前,也就是 2013 年,張一鳴在剛上線今日頭條沒多久后,寫過一篇文章,標題為《為佩奇關閉 Google Reader 的魄力叫好》,這個佩奇不是小豬,是谷歌 CEO。里面張一鳴說了他對同為資訊類產品 Google Reader 策略的思考,也說出了他認為適合更廣大人群的資訊方案:基于算法的個性化推薦,從中我們可以窺探到他的思考過程。下面是全文,之后我會說說他選擇的原因。

雖然不少人表示 Google Reader 即將關閉的憤慨,但細心一點你會發現,這些正在用 Google Reader 的用戶都是 " 互聯網圈資訊重度用戶 "。其中,還有不少人說 " 那上千條買來得及閱讀的訂閱怎樣辦 "。這些信息其實就從某種程度反應出 Google Reader 關閉的必然性。

我算是 Google Reader 國內的第一批用戶,它實質就是 " 用戶自訂閱 " 模式。我自己去尋找我喜歡的網站和博客,找出 RSS 圖標,然后點擊訂閱。但用過一段時候后,隨著我訂閱的 RSS 源增多,Google Reader 上那好幾百上千條的更新我已經看不完。每到這時候,我需要重新把已經訂閱的 RSS 整理一遍,而這個整理的過程挺痛苦的。

我發現,要成為 Google Reader 常用用戶必須具備兩個特點:

一、信息組織能力強,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信息在哪。

二、自制力強,有規律的整理并能控制好 RSS 源的數量。

顯然,能達到這兩個條件的用戶并不多。這也是為什么憤慨的 Google Reader 用戶多是媒體從業人員。一款本該面對大眾的產品卻只能滿足的是很小的一部分用戶的需求,那就注定不會走得長遠。

在我使用過一段 Google Reader 后,就已經不看好它的前景。這里訂閱模式對用戶要求太高,用戶需要自己去想好 " 我喜歡什么,我訂什么 "。

對于那部分有一些興趣但不是太喜歡的內容到底是訂是不訂,這也夠讓用戶糾結的。比如我并不想看來自 36 氪所有文章,我只想看其中跟移動互聯網有關的。那我到底是訂還是不訂呢?

所以,我認為這個訂閱過程的用戶體驗就很不好。

不能否認,作為 " 訂閱模式 " 代表的 Google Reader 的離去多少還讓人感到遺憾。相比依靠人工僅從門戶網站獲取資訊,訂閱模式其實進步了,但很明顯還沒能滿足大部分人的資訊需求。什么樣閱讀器更智能更適合大眾,將成為 Google Reader 的替代品?我和我的團隊回答是的基于算法的個性化推薦。

已經有不少人在比較甚至質疑,個性化推薦靠不靠譜?機器推薦能不能比人工推薦靠譜?,我想說,一款產品選擇什么模式和方法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多大程度上滿足了多少人的資訊需求。Google Reader 今天的離去,就是這個問題沒有回答好。

不過,我覺得拉里 · 佩奇(Google CEO)很有魄力,關閉了叫好但沒希望的產品,一定會在別的方面做的更好。

拉里 · 佩奇

張一鳴的文章到此結束。

先說說 Google Reader 是一款什么樣的產品:簡單說,Google Reader 是一款把你想訂閱的網站和博客里的內容,整合匯聚在一起給用戶閱讀,就相當于我們用戶是皇帝,每天用它來集合所有的奏折,一起審批。

這個概念是不是挺好?其實和現在的新聞客戶端有點類似,但張一鳴的分析是:" 一款產品選擇什么模式和方法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多大程度上滿足了多少人的資訊需求。Google Reader 今天的離去,就是這個問題沒有回答好。"

也就是說,張一鳴認為,這個產品模式是好的,但它需要用戶有比較強的自主信息管理能力,而絕大部分用戶是沒有這個能力和耐心的。

這個邏輯再引申下去,就是如果想要更大量的用戶使用,那么不要讓用戶自己去花太多精力管理關注哪些信息,而是盡可能的投喂給他們,并通過一種方法來優化投喂的效率,于是,算法這個工具就應運而生,這樣更簡單,直接,而且有很大一部分人也喜歡這樣,因為省力省時間。

還有一個點,我認為其實也挺重要的,那就是算法推薦需要更大的內容數據,一旦算法優勢建立起來,就可以把內容數據和生產者最大限度的籠絡在自己的池子里,而 Google Reader 這樣的模式,其實只是一個地圖而已。一張地圖和一個城市,哪個商業價值更大,不言而喻。

這個商業模式其實比較符合移動互聯網 APP 的生態,因為每個 APP 應用都是一個孤島,而 Google Reader 對應的還是網頁時代更加開放的信息環境,當一些有價值的信息被 APP 屏蔽起來,Google Reader 這種輕量的模式就很難有優勢。

當然,這個咱們是有點事后諸葛亮,但是在商言商,復盤也有助于我們向他們學習思路,了解底層邏輯。

來源:首席商業評論

THE END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擊這里 尋求合作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砍柴網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熱點

相關推薦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草娱乐视频| www.插插插| 欧美亚洲国产第一页草草| 免费A级毛视频| 老师在办公室疯狂的肉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视频69| 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 欧美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调教CHINESEGAY| 国产乱子伦露脸在线| 99heicom视频|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91麻豆爱豆果冻天美星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三级4级做a爰60分钟|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专区在线播放| 麻豆乱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国产90后美女露脸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91系列在线观看| 大竹一重足舐男未删减版| xxxxx国产|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中文字幕乱码人在线视频1区| 日本亚州视频在线八a|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欧美videos另类极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欺凌小故事动图gif邪恶| 亚洲综合图片网| 男生女生差差差很痛| 免费看黄a级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含羞草影院无限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