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OpenAI 接近完成最新一輪融資之際,當地時間 9 月 23 日,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在其個人網站上發表題為《智能時代》(The Intelligence Age)的長文大談對智能時代的愿景。盡管這篇文章和 Sam Altman 的言論立刻就獲得了大量轉發和報道,但它真正的意義或許在當下還不能完全顯現,只有時間和未來才能鑒定其含金量。
Sam Altman 在這篇文章中將人工智能隱喻為電力,稱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帶來像魔術一樣、難以想象的繁榮。他表示," 我們有可能在幾千天內擁有超級智能(!);這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但我相信我們會實現這一目標。"
超級智能指的是遠超人類智能水平的人工智能系統。一千天大約相當于 2.7 年,按照 Sam Altman 的說法,幾千天所指代的時間跨度依然較為模糊。
此前多數行業領頭者對于實現超級智能的預期在一到五年不等。原 OpenAI 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 Ilya Sutskever 于今年 6 月創立了一家名為 " 安全超級智能 " 的新公司,稱超級智能已觸手可及。OpenAI 最大競爭對手、AI 初創企業 Anthropic 的首席執行官 Dario Amodei 曾指出,到 2025-2027 年,很有可能會出現在大多數事情上都要比人類更出色的人工智能模型。
OpenAI 的終極目標是創造出達到甚至超越人類智能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較超級智能級別稍低。OpenAI 曾將通往 AGI 之路劃分為五個級別,ChatGPT 等較為常見的 AI 對話助手尚處于第一級別。其在 9 月中發布的最新推理大模型 OpenAI o1 則到達了第二級別的 " 推理者 ",在部分基準測試中表現出超越人類博士級的水平。
Sam Altman 上一次在個人博客中發文還是今年 5 月推出 GPT-4o 的時候。他當時稱這一多模態大模型描繪出 " 一個令人興奮的未來 ",人類能夠使用計算機做比以往更多的事情。而此次長文的發表正值 OpenAI 在洽談新一輪融資。盡管對 AI 泡沫的憂慮漸起,但 OpenAI 對投資者來說依然極具吸引力。
彭 · 博社上周報道稱,OpenAI 的該輪融資即將完成,且 65 億美元融資額已被超額認購數十億美元。并非所有投資者都能入選 OpenAI 本輪融資,據媒體此前報道,OpenAI 的投前估值達 1500 億美元,領投者為美國風投公司 Thrive Capital,微軟、蘋果、英偉達三家巨頭也在談判加入,投資方還包括老虎全球管理公司、阿布扎比人工智能投資公司等。
Sam Altman 在文中指出,要到達下一輪人工智能繁榮的門檻,關鍵在于 " 深度學習奏效了 "。他解釋稱,隨著規模的擴大,投入的計算能力和數據越多,AI 變得可預測的更好。
質疑大模型 Scaling Law(尺度定律)是否已失效的聲量越來越大,繼續擴大模型規模帶來的邊際效益顯現出遞減的跡象,但 OpenAI 的 o1 模型為 Scaling Law 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同于此前在大模型預訓練階段投入大量計算資源,o1 模型更強調推理階段,通過增加強化學習和思考時間,實現模型性能的提升。
這一新變化也引發了業界的討論。在 9 月 19 日阿里云云棲大會上,中國大模型獨角獸月之暗面 Kimi 的創始人楊植麟表示,o1 模型至少證明了通過強化學習進一步 scaling 是初步可行的,它的主要意義在于提升了 AI 的上限。訓練和推理的算力占比將會發生很大變化,這對于創業公司而言也會帶來一些新機會。
Sam Altman 在文章中暢想了 AI 在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包括作為每個人的個人助理、修復氣候問題、建立太空殖民地,但他指出這條通往智能時代的道路將 " 由計算、能源和人類意志鋪就 "。Sam Altman 表示,如果想將 AI 交到盡可能多的人手中,而不單單只是富人的工具,就需要構建足夠的基礎設施,包含大量的能源和芯片,以降低計算的成本。
今年年初以來,Sam Altman 一直在推動組建一個全球投資者聯盟,旨在為支持 AI 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據彭 · 博社 9 月初報道,包括 Sam Altman 在內的 OpenAI 高管最近幾周在與全球多地的投資者會面,包括來自加拿大、韓國、日本和阿聯酋的投資者。這一基建計劃預計首先落地美國,預計將耗資數百億美元。
當地時間 9 月 18 日,OpenAI 的最大股東微軟宣布將與美國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合作推出一只超 300 億美元的人工智能投資基金,用于建設數據中心和能源項目。該基金的合伙人包括正洽談投資 OpenAI 的阿布扎比投資基金 MGX,AI 芯片巨頭英偉達則將提供專業知識支持。
來源:藍鯨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