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人認為是相對落后的非洲大陸市場,正在用 AI 技術進行一場科技變革,成為全球市場中炙手可熱的新興經濟體。分析人士表示,預計到 2030 年,非洲人工智能產業將占據快速增長到全球人工智能市場的 10%,非洲人工智能(AI)市場規模將達到 15.7 萬億美元。
非洲大陸正成為全球 AI 技術發展的新前沿,對中國 AI 企業而言,把握這一趨勢,積極布局非洲市場,具有哪些戰略意義?四分儀智庫將在本篇分析中嘗試用市場數據給出一些拓展觀點。
當眾多企業將目光聚焦在歐美等成熟市場時,非洲,這個曾經被視為科技發展滯后的 " 隱形 " 大陸正悄然崛起,成為 AI 產業的新熱土。
在當前全球產業革命浪潮下,非洲大陸的 AI 應用在迅速發展。從尼日利亞到塞內加爾,從肯尼亞到迦納,從南非到盧安達和多哥,非洲多地正積極探索 AI 落地的潛力,以 AI 為核心功能的創新應用源源不絕。
在今年夏季達沃斯的 AI 主題會議上,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經濟學教授艾麗卡 · 姆布拉(Erika Mbula)表示,非洲有許多初創公司從各個領域推廣 AI 應用,該地區需要這些技術來解決現實問題,比如醫療健康檢查、傳染病防治甚至是在農業方面的應用。除了本土公司的發展外,她也提到,微軟、谷歌等公司在非洲 AI 領域的投資也很可觀。
非洲的崛起也為中國 AI 企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和戰略機遇。7 月 2 日,在南非舉辦的華為非洲全聯接大會上,華為面向南部非洲發布星河 AI 網絡解決方案,加速南部非洲智能化。
曾經被視為市場滯后的非洲,正在以 AI 為發力點,走到了市場拓展潛能的前沿。對中國 AI 企業而言,把握這一趨勢,積極布局非洲市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非洲 AI 發展:遠超預期的 " 藍海市場 "
非洲對 AI 技術的應用,比普遍認為的時間要早得多。
2022 年,AI Media Group 發布的《2022 年非洲 AI 狀況報告》顯示,在過去五年中,非洲大陸的許多公司都在努力利用 AI 來提高業務效率。2022 年,非洲有超過 2400 家公司將 AI 列為主業,其中 40% 是在過去五年成立的。
2023 年,生成式 AI 熱潮席卷全球,Chatgpt、DALL-E、Midjourney 等商業 AI 工具在非洲愈發頻繁。2024 年斯坦福 AI 指數的研究表明,27% 的肯尼亞人每天使用 ChatGPT,在全球范圍內這一比例僅次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谷歌搜索趨勢也顯示出非洲對 AI 的消費者興趣日益增加,肯尼亞等國家在過去一年中與 AI 相關的搜索量上升了 270%,而在過去五年中上升了 400%。
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參與到非洲 AI 移動應用開發,與此同時,非洲 AI 類應用的活躍用戶也在不斷增長。據 DataSparkle 統計,2023 年非洲移動應用市場共有 141 款 AI 相關應用,同比增長 24%。AI 相關應用月均活躍用戶規模超 4000 萬。
圖:2023 年非洲 AI 相關應用使用概況 數據來源:DataSparkle
近一年來,非洲 AI 應用更新速度加快,新發的 AI 相關應用數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DataSparkle 最新發布的《2024 非洲移動應用市場格局之變》報告顯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非洲移動應用月活躍用戶規模已突破 3.3 億。其中,730 款應用月活躍用戶規模超過百萬,人均使用時長也達到了 82 小時以上,北非地區更是達到近 100 小時。
從賽道分布來看,非洲的 AI 應用均以對話式 AI 為主要方向,游戲、攝影、效率和個性化品類的 AI 相關應用最多。
圖:2023 年非洲 AI 相關應用分布情況,數據來源:DataSparkle
在生成式 AI 推動下,非洲的 AI 生態系統快速擴展,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在非洲落地并開發 AI 應用,發展水平已經遠遠領先于世界很多地區。比如尼日利亞的 Intron Health 開發了自然語言處理工具以理解臨床環境中的非洲口音,加納的 minoHealth AI Labs 開發了 AI 系統以診斷 14 種胸部疾病,埃塞俄比亞的 iCog Labs 開發了通用 AI 解決方案,創造了一個能說阿姆哈拉語的機器人……
更令人意外的是,除了生成式 AI 推動下的移動應用遍地開花,傳統 AI 技術也在非洲得到了廣泛應用。位于拉巴特的摩洛哥國際人工智能中心執行主席阿邁勒 · 法拉 · 塞格魯奇尼(Amal El Fallah Seghrouchini)認為,在農業、醫療等領域,人工智能正在改變非洲以及提高整個非洲大陸的生活水平。
典型的是農業應用,非洲已經使用人工智能驅動的工具來分析降雨和土壤健康等農場條件,并實時提供可操作的建議,讓農民做出適當的改變,以提高農作物產量。比如在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群島,農民們使用一款名為 Nuru 的人工智能輔助應用程序,檢測一種毀滅性的木薯疾病的傳播。
巨大的人口紅利和市場潛力,讓非洲成為科技巨頭們角逐的 " 戰場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CAC)在四月初發布了一份聲明,強調在中國和非洲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之間促進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涉及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美國在拜登的 " 繁榮非洲 " 倡議下,非洲科技貿易聯盟于 2023 年 4 月成立。該聯盟包括來自 PayPal、萬事達、思科、Visa、DHL 等 20 多個私營部門。
政策利好推動下,中國、美國公司都在在大幅增加對使用 AI 應用的非洲公共實體、金融機構或私營公司的投資。
2019 年,科技巨頭谷歌在加納首都阿克拉開設了其在非洲的首個人工智能中心;
2021 年,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之一和深度學習領域的領導者 NVIDIA 啟動了新興分會計劃,旨在幫助非洲社區擴大 AI 項目;
2022 年, 由微軟已故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擁有的艾倫人工智能研究所開發的一項技術 EarthRanger 被部署用于對抗南非的蝗蟲群;
今年,華為面向北部非洲發布星河 AI 網絡產品及解決方案,其中包括網絡大模型應用 Net Master。
曾經被人認為相對落后的非洲大陸,正在用 AI 技術進行一場科技變革,成為全球市場中炙手可熱的新興經濟體。分析人士表示,預計到 2030 年,非洲人工智能產業將占據快速增長到全球人工智能市場的 10%,非洲人工智能(AI)市場規模將達到 15.7 萬億美元。
據 36kr 報道,從去年開始,數以萬計的中國出海者開始規模化出海,走向這片新大陸。他們更看好非洲的未來,想抓住這個全球最后的一個 " 十億級藍海市場 "。
AI 出海非洲,在當下是個好選擇嗎?
那么 AI 出海非洲,是一個好選擇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呂鵬指出,很多人可能有一個刻板的印象,認為非洲是 " 數字化的荒漠 "(desert of the digitalization),事實并非如此。在 " 信息社會 - 網絡社會 - 數字社會 - 智能社會 " 的進化歷程中,中國處于從數字社會向智能社會的過渡期,非洲則可能處于網絡社會向數字社會的過渡期。階段雖有不同,但非洲的數字化,是真真切切在發生,數字化帶來的跨越式發展,也值得期待。
在非洲人工智能記者學院舉行的題為 " 非洲的人工智能機遇 " 的演講中,微軟非洲公司的商業律師 Theo Watson 預測,到 2030 年,人工智能可為非洲創造高達 1.2 萬億美元的收入,相當于非洲大陸 GDP 增長 5.6%。
目前來看,非洲 AI 發展雖然遠超預期,但依然相對處于初步階段,非洲大陸在 " 控制人工智能技術不當使用和抓住人工智能市場機會 " 方面仍然落后。
根據摩洛哥新南方政策中心去年發表的題為《非洲的人工智能革命:經濟機遇與法律挑戰》的報告,作為非洲人工智慧投資領頭羊的南非擁有 700 多家投資了人工智能的公司,而尼日利亞至少有 450 家公司。在東非地區,肯尼亞以 204 家公司居首,而坦桑尼亞和烏干達則各有 44 家公司。
新興市場的成長潛力,是中國企業出海非洲布局 AI 市場和核心原因。據非洲開發銀行的一份報告,非洲有潛力成為采用人工智能的領導者,因為其擁有龐大的青年人口、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以及越來越多地使用移動和互聯網技術。
聯合國預計,到 2050 年,僅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口就將達到 20.9 億,2100 年將進步增長至 34.4 億,占全世界人口的 33.1%,非洲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新興市場。
經濟發展上,據非洲發展銀行統計 2010 年以來,非洲整體經濟增長率幾乎每年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超過歐洲、北美南美及世界平均水平,平均 GDP 增速維持在 3.8%。
市場飛速發展的同時,非洲政府也更傾向于將 AI 這個新興產業作為核心戰略。在非洲,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開始制定專門的人工智能戰略。伴隨著這一趨勢,非洲的創業者和年輕人對人工智能領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渴望。
非洲多國政府出臺政策助推 AI 產業發展。尼日利亞、剛果(布)、南非等國制定了連貫的 AI 產業發展戰略和扶持政策。
尼日利亞 2019 年 11 月發布了《2020 年— 2030 年國家數字經濟政策和戰略》,創建了國家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中心;剛果(布)2022 年 2 月成立了首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由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和剛果(布)政府共同籌建,致力于通過人工智能推進非洲在多個領域的數字技術;南非作為非洲數字經濟的先行者,2019 年成立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總統委員會,參與制定 " 泛非人工智能非洲藍圖 " 規劃。
從政策層面來看,非洲期待 AI 能夠更好地賦能自身發展;另一方面,非洲也期待能在其他科技大國、產業大國之間,扮演好 AI" 產業融通 " 和 " 治理聯通 " 的 " 公共空間 " 角色。
因此,對中國出海的 AI 企業來說,非洲還有的一個明顯優勢:中非人工智能領域友好合作正在不斷深化。中國與非洲國家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人才培養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不過,受限于經濟發展水平,非洲 AI 發展還面臨很多困難。比如基礎設施層面,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非洲的電力供應、網絡信號穩定性、互聯網電腦和智能手機普及程度等仍相對落后;支撐 AI 技術的數據層面,非洲既缺乏全面、及時、準確的數據收集系統,又沒有保障數據隱私及用戶安全的成熟數據治理框架。另外,教育水平落后,AI 人才供給不足,也造成非洲 AI 產業短時間內難以大規模發展。
但目前來看,即便面臨諸多困難,也不能組織非洲國家政府發展 AI 技術的決心。對于非洲各國來說,推動 AI 應用和場景落地,既是實現科技布局 " 彎道超車 " 的難得機會,又是關乎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而對于積極布局海外市場的 AI 企業來說,不妨關注非洲這個新興市場,也許會出現額外驚喜。
來源: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