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歲的物美創始人張文中,再度向港交所發起沖擊。
6 月 28 日,麥德龍供應鏈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準備上市。
麥德龍供應鏈是由物美科技經過重組后成立的新企業。麥德龍供應鏈原名為 " 物美科技 ",業務主要包括食品快消供應鏈服務及零售業務。2021 年,物美科技曾向港交所發起沖擊,但最終未能成功。
此后,物美科技剝離了實體零售商超業務,轉移到了物美集團,只保留了麥德龍商業和物美 Sourcing 兩大核心版塊,并更名為 " 麥德龍供應鏈 ",以供應鏈業務在港交所尋求上市。
張文中是中國零售行業的領軍人物,1994 年他在北京創辦物美超市,2003 年物美商業在港交所上市成為 " 民營零售第一股 ",銷售額曾占據北京 35% 的零售市場份額,被稱為 " 中國沃爾瑪 "。張文中也一度被外界譽為 " 中國超市之父 "、" 中國沃爾瑪之父 "。
但在 2006 年,物美發展的最佳時期,張文中身陷冤獄,物美的發展一度停滯。直到 2013 年張文中重獲自由,特別是 2018 年冤案平反后,張文中似乎又回到了當初意氣風發的階段。
此后,張文中帶領物美先后收購百安居中國、華潤萬家、麥德龍中國等企業,還控股了新華百貨,參股了重慶百貨等企業,同時孵化了多點 DMALL 等新業務,進一步鞏固了物美的零售業態。
盡管當下也面臨挑戰,但張文中仍在奮力沖刺。不久前,他在演講中表示,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永遠直面殘酷的現實,但同時保持樂觀向上的奮斗心態。
年營收 200 億,最大客戶是物美集團
在中國的零售市場上,麥德龍一直是個特殊的存在。
1996 年,來自德國的超市品牌麥德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與之同時期進入的海外超市品牌,還有家樂福、沃爾瑪等如今家喻戶曉的超市。
但不同于家樂福、沃爾瑪提供個人消費的零售大賣場模式,麥德龍采用了綜合式 " 現購自運 " 的商業模式,即顧客在倉儲式商場內自選商品,支付后取走,并且只有單位、企業法人或者小零售商、餐飲企業等 " 會員 " 顧客才能進場消費。
相較其他零售玩家,麥德龍也是較早重視供應鏈價值的零售品牌,且具備整合全球供應鏈的能力。為此,麥德龍入駐中國后,就提供有三文魚、原裝進口高檔紅酒等 " 尖貨 " 產品,由此也吸引了酒店、餐廳等眾多 B 端客戶前來采購。
但中國零售市場還是以 C 端大眾為主,麥德龍的 B 端模式開展不久后,就放寬了大眾顧客的入場條件,甚至還試水過便利店、O2O 電商等模式。不過,由于 C 端市場拓展不利加之高層人事變動等原因,麥德龍沒能抓住中國消費市場快速增長的紅利期。
最終在 2019 年,麥德龍中國被物美以 119 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 80% 的股權。麥德龍中國也由此成為了物美體系的一員。
如今的麥德龍供應鏈,成為了一家食品快消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商,定位是為企業及機構客戶以及零售商提供安全優質商品及高效便利的解決方案,主要業務分別為食品服務及配送解決方案、福利禮品解決方案、零售商配送解決方案和商品批發。
從麥德龍供應鏈公布的招股書來看,2021 — 2023 年,營收分別為 278.20 億元、271.02 億元、248.58 億元。其中大部分收入由零售商配送解決方案業務貢獻,在 2021 — 2023 年,該業務收入分別為 166.34 億元、164.14 億元和 149.32 億元,占同期總收入的 59.8%、60.6% 及 60.1%。
麥德龍供應鏈近三年營收情況,圖源麥德龍供應鏈招股書
零售商配送服務的主要客戶,其實就是物美集團。
招股書顯示,物美集團是麥德龍供應鏈最大客戶。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自物美集團處取得的收入分別為 170.96 億元、168.86 億元、154.05 億元,分別占全年總收入的 61.5%、62.3% 及 62.0%。
高度依賴物美集團,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線下零售渠道正面臨難關,永輝、華潤、聯華等頭部商超業績處于下滑態勢,社區團購、直播電商、即時配送等線上渠道搶走了部分市場,山姆、開市客等會員制倉儲批發賣場又吸引了大批人流,綜合零售玩家的日子并不好過。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23 中國連鎖 TOP100》顯示,綜合零售和超市增長壓力較大,銷售額和門店數同比實現增長的企業占比不到三成。在這份報告中,物美集團以 648.9 億元的銷售排名第 6,而銷售規模同比下滑 7.2%。
物美集團的銷售額也影響了麥德龍供應鏈的生意,2023 年麥德龍供應鏈收入同比下降 8.3%,第一大核心業務零售商配送解決方案同比下滑 9%。
在招股書中,麥德龍供應鏈也直接給出了收入下滑原因,主要是由于物美集團門店數量減少約 15%,同時物美集團采用會員機制后,影響了非會員消費者的購買。此外,近年來大環境的變化,消費者商超購物的需求也在下降。
這也意味著,今后物美集團的發展態勢要實現盈利能力的改善挑戰重重,而這都將直接影響麥德龍供應鏈的營收。
供應鏈,是個好生意嗎?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按收入計,中國食品快消供應鏈行業的市場規模由 2018 年的 70366 億元人民幣增至 2023 年的 99007 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為 7.1%,預計在 2023 年至 2028 年間將以 7.4% 的復合年增長率持續增長。到 2028 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141497 億元人民幣。
中國食品快消供應鏈行業的市場規模情況,圖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從市場趨勢來看,食品快消供應鏈每年都在增長,市場仍有不少增量空間,這意味著麥德龍供應鏈有望在未來獲得更多增長。
而從競爭趨勢來看,當前中國食品快消供應鏈行業呈高度分散狀態。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照 2023 年收入計,前 5 大食品快消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市場份額為 0.8%。其中麥德龍供應鏈為中國第二大食品快消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商,與第一大服務商的市場份額占比相同,同為 0.2%。
在供應鏈投入上,目前麥德龍供應鏈擁有 2 個中央配送中心、16 個區域配送中心、4 個生鮮加工中心及 100 個本地履約中心,總樓面面積約 501600 平方米。
供應鏈行業的特點是,通過足夠多的倉庫和運輸干線,以此實現規模化降本。麥德龍供應鏈也在招股書中提到,增長戰略包括在理想和合適的地點開設和運營配送中心。
從業務來看,目前麥德龍供應鏈為物美集團的 100 家麥德龍門店,366 家物美超市門店和 304 家物美便利店提供零售商配送解決方案,不用擔心缺少業務渠道,這也為麥德龍供應鏈帶來了不錯的利潤。
雖然麥德龍供應鏈的收入連年下滑,但整體毛利率維持得還不錯。
招股書顯示,2021 — 2023 年,麥德龍供應鏈毛利分別為 25.2 億元、26.3 億元及 26.6 億元,毛利率為 9.1%、9.7% 及 10.7%。近三年凈利潤為 3.32 億元、-4.71 億元、2.53 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 1.08 億元、4.12 億元、4.30 億元。
反之,麥德龍供應鏈的增長也取決于物美集團的增長,除非麥德龍供應鏈與更多外部商超合作。
但麥德龍供應鏈想要拓展外部客戶并非易事,互聯網巨頭也已經進入了這個領域。
公開信息顯示,菜鳥與大潤發、歐尚等全國連鎖商超展開了合作,為零售企業提供城配服務。京東控股的達達集團則與百聯集團、家家悅、佳樂家、美食林等數十家連鎖百強和區域龍頭超市達成了合作。
目前來看,麥德龍供應鏈的增量市場大概率來自于物美體系內,比如張文中控股的新華百貨,參股的重慶百貨。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 2023 年末,新華百貨各業態共運營 344 家實體經營店鋪,其中百貨及購物中心 12 家,超市店鋪 243 家,電器及通信店鋪 89 家;重慶百貨共開設各類商場、門店 281 個,其中百貨業態 50 個,超市業態 152 個,電器業態 41 個,汽貿業態 38 個。
這兩大百貨公司,各自都是地域性零售龍頭企業,網點規模也在某個區域內呈現密集型分布,這為運營配送提供了較好的條件。如果今后麥德龍供應鏈能拿下這兩家零售企業的市場,也能撐起不少營收。
由此看來,相較零售終端業務,供應鏈是個模式更好、增量空間更大的生意。在張文中的零售版圖中,麥德龍供應鏈也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來源:天下網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