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只要上三天班,兩天在家摸魚辦公,想想就得勁。最近越來越火的混合辦公熱潮,撩動了很多打工人的心。
尤其疫情后,很多白領都在懷念那段居家辦公的自由日子,更有攜程 CEO 梁建章通過調研發現,混合辦公不僅沒有影響員工績效,還降低了 50% 員工的離職率,數據驗證混合辦公的好處多。
于是混合辦公在互聯網公司間蔓延開來。7 月 9 日,去哪兒首席執行官陳剛發全員信宣布,從 7 月 15 日起,每周三、周五,員工可以靈活選擇辦公地點,適用范圍為入職 6 個月以上的標準工時正式員工為主。陳剛在信中強調,員工按規定混合辦公 " 無需任何申請審批 "。
實際上,攜程早在 2022 年 3 月就開啟 "3+2" 混合辦公制度,在混合辦公上頗有成效和心得,而去哪兒作為攜程的 " 老弟 "(攜程擁有去哪兒 43% 股權,二者產品也極為相似),在去年 10 月開始也進行了混合辦公實驗,將員工分成了 ABCD 四個實驗組分別實行 0、1、2、3 天居家辦公,在今年實驗結束后,去哪兒也效仿了攜程大哥,正式推行混合辦公制度。
"在家辦公太爽了,睡覺睡到自然醒,不用化妝打扮,穿著睡衣就能辦公,摸魚也不用擔心被老板發現。" 親歷攜程 "3+2" 混合辦公的員工鴻秀說。
然而,深受打工人喜愛的混合辦公制度,真的是優點眾多廣受歡迎嗎,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公司采用混合辦公制度嗎?
混合辦公成公司的噱頭
混合辦公對打工人,最大的利好是在于減少通勤時間。
攜程數據顯示,該制度實施以來,預計為員工節省了超過 30 萬小時的通勤時間,累計節省碳排放超過 400 噸。同時,員工睡眠時長也得以增加,調研數據顯示,員工每年可額外增加 100 小時睡眠時長。
對于打工來說,還有很多難以擺上臺面說的好處,比如不用面對領導的監視,不用隨叫隨到接受任務,不用處理復雜的辦公室政治等等。
根據《Gensler 中國辦公空間調查 2021》顯示,有 87% 的中國員工青睞于混合辦公模式,其中約 16% 的員工表示他們更傾向于全時遠程辦公。可以說,打工人的心聲是絕大部分人都想居家辦公。
疫情期間,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蘋果等全球互聯網巨頭被迫安排員工居家辦公,而在長達一年多的居家辦公后,不少員工開始享受這種不用通勤上下班的輕松工作狀態,拒絕回到辦公室。
除攜程外,西門子、愛立信也對外聲稱可以居家辦公,鯨選 Pro 在查詢采用居家辦公公司的過程中發現,現實的確存在不少外資公司實行混合辦公制度。
飛利浦夏日每周 1 天居家辦公的基礎上,每周五還可 " 靈活辦公 ",可畫可以每周只去公司 2-3 天,Liftoff 可以每周只去公司一天,博世一周兩天可以居家,還有一些小而美不知名的外企甚至可以永久居家。
有某坐標北京的外企員工現身說法,他們公司不僅有 "3+2",而且上班不打卡,沒有遲到這一說,年假 20 天,病假 20 天,這讓不少人羨慕麻了。
為了吸引人才,海外互聯網巨頭公司紛紛實行 " 混合辦公 " 制度,對于優質甚至頂尖人才,這些公司不僅開出高額薪水,還允許他們不用來上班,直接在其所在地 " 就業 "。梁建章認為:" 混合辦公 " 模式正在成為互聯網巨頭在全球范圍內招攬人才的新武器。
實行了近兩年的 "3+2" 混合辦公制度,也讓攜程成為不少打工人羨慕的理想公司。混合辦公的概念隨之深入大眾,深受 90、00 后的青睞,成為了攜程等互聯網公司吸引人才的標簽之一。
不少入職攜程后的員工表示,自己曾被 HR 說的攜程混合辦公和生育補貼兩大優勢吸引來,入職前 HR 并不會告知部門是否真正實行 "3+2"。入職后才被部門主管告知,這一制度只在個別組才有,而這個別組,大多也只有周五一天可以申請居家辦公。
攜程方面表示體驗過混合辦公的比例很高,截至目前,已經有超 7 成員工申請過混合辦公,其中,女性申請人次占比略高,年輕人更青睞混合辦公,90 后和 00 后占比近八成。
回到現實的還有國外大公司。例如,亞馬遜、谷歌、蘋果等科技巨頭在疫情初期大力推行居家辦公政策,但在疫情后期,也逐漸要求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這些公司發現,盡管居家辦公在某些方面具有優勢,但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面對面的互動和協作,對于公司的創新和發展至關重要,混合辦公開始接受挑戰。
居家辦公趨勢正在收緊
國內實行混合辦公的知名互聯網公司有攜程、去哪兒、樂視、張雪峰的公司等。
但在鯨選 Pro 交流的攜程員工中,不少人知道公司可以居家,但是不敢居家辦公,因為他害怕,一旦居家就可能會成為組內工時墊底的人。
據攜程內部員工透露,攜程每周都要拉一次工時排名,工時排名名義上不影響績效,但由于績效打分很大程度上由領導決定,而考勤時長自然成了打分時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
雖然大部分員工都實行彈性辦公,但 " 卷工時 " 成為了員工工作的常態,組內會比個人的平均工時,組外也會比每個組的平均工時。" 我也不想卷工時,但我們組的平均工時在 10 個小時以上,我剛來的第一周沒有達到平均工時,我領導就來找我談話,他話說得很隱晦,總結一下就是不卷不行。" 剛入職沒多久的校招生麗麗說。
攜程大樓
為了卷工時,麗麗在第二周后開始和他們組的員工一樣,每周五天都堅持來公司現場辦公,并且每天都會注意下自己的工時有沒有達到 10 個小時。" 如果活干完了,我就會去公司健身房或者樓下轉轉,然后再下班,這樣就能延長我的工時,不給部門拖后腿了。"
曾經,攜程宣傳,對除了試用期、實習生、S 序列(服務)、排班制系列的員工,都實行了 "3+2" 制度,即周三、周五都可以申請居家辦公,這種制度讓員工嘗到了甜頭。
一些耍小聰明的員工周四請事假、周三周五都居家,于是就有了員工從周三休息到周末,連休 5 天的現象。管理者發現了這一現象,名義上沒有說取消混合辦公,但私下里員工申請居家就不會被批。
目前已知攜程的大住宿、酒店、度假、攜程金融等部門,大部分都取消了居家辦公。有員工透露目前能實際實行居家辦公的組,占整體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有員工透露目前能實際實行居家辦公的組,占整體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 攜程方面表示:自 2022 年攜程集團實施混合辦公政策以來,員工每周三和周五可以申請在公司以外的地方辦公,該政策一直正常實施,集團混合辦公政策申請人次一直比較穩定。混合辦公政策覆蓋公司內部所有部門及區域,作為集團重要的 " 家庭友好型 " 措施,該政策將一直實施下去。"
說到底攜程到底是否可以居家,一般是看部門老板風格,有的組是完全不能居家,有的組則是特殊情況可以申請,還有的組則是周三周五只要申請老板就給批。
而剛剛宣布全面實習混合辦公的去哪兒,也被認為是徒有其表。網友歲明就表示," 不會真有人覺得居家辦公可以摸魚吧 ……" 她講道," 去哪兒工時 11.5 小時起步,2 天居家辦公=2 天 24 小時 oncall。校招入職不到一年我就飛速跑路了。"
所以,盡管有些企業認為混合辦公能夠顯著提升員工的幸福度并降低主動離職率,但這些好處并不適用于所有崗位和所有員工。模糊的工作生活界限,讓互聯網公司的員工更加疲憊。
學術界也在反思,經濟學人曾報道過一篇文章 " 居家辦公趨勢正在緊縮 ",原因在于越來越多的實際研究表明:辦公室的產能高于在家,員工間的互動減少增加了部門間的協作成本,節省的通勤時間并未體現出產能的提升。
到底哪些公司適合混合辦公?
今年 4 月,攜程披露了混合辦公實施一年的調研數據,坦誠了混合辦公的諸多問題。
數據顯示,有近半數的員工和管理者對這種模式持保留態度,主要擔憂在于可能影響同事間的交流。為解決這一問題,管理者刻意通過線上項目會議、日會、日報、周會等方式,確保工作的拉通對齊,這也間接導致員工的工作量增加。
曾任攜程部門主管的高先生表示:" 公司工作氛圍、協同效率遠遠好于居家或遠程辦公,后者是對員工自律能力是一種無效挑戰。以我個人為例,工作內容很大一部分是跨部門協調與溝通,同事之間第一時間且面對面的交流,能夠快速解決問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混合辦公有可能影響到員工的薪酬,反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
曾在攜程機票組實習的小鄭說:" 每到周五,我們這層就只剩實習生和試用期員工了,摸魚的很多,實際干活的很少。產品的工作經常需要找人溝通協調,但大家線上回復的速度極其慢,有時一條消息一兩個小時后才有一句回復,而且還喜歡踢皮球,需求一到周五根本推不動。"
因此混合辦公,適合那些產品成熟、業務模式成熟的公司,如果創業公司或者發展期的公司,那很多事找不到人,可真要急死人。對于居家辦公的人,也很難采用『釘一下』的功能,所以管理者漸漸不鼓勵混合辦公了。
數據安全也是居家辦公的一大挑戰。許多企業對員工在家辦公時的網絡安全問題表示擔憂。很多互聯網大廠的內網,都不允許外人查看。傳統公司也特別擔心員工在家辦公時,無法保證公司內部數據的安全性,因此不愿意輕易推行居家辦公。
長時間的居家辦公,還使得員工難以融入團隊,人際關系出現問題。居家了一年的松松說:" 居家辦公讓我變得越來越社恐了,失去了和同事面對面交流的能力。" 松松還提到,居家辦公雖然省去了通勤時間,但是在家空調暖氣和吃飯的成本就增加了,在公司六點就能下班,但居家后感覺晨昏顛倒,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模糊了,效率極其低,本來在公司兩小時就能干完的活,在家我可能要磨蹭到晚上十點才開始做。"
因此,攜程和去哪兒這種特定行業的公司,才有混合辦公的基礎。去哪兒首席運營官劉連春說道:" 去哪兒是一家旅游公司,我們希望員工多出去玩,尤其是一線員工,多去體驗。在旅行中發現問題,發現新的機會點,也能在工作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創意,這跟公司的業務也是契合的。" 但沒提旅游的錢誰出,所以也只是建議。
總而言之,居家辦公并不適合所有人,對于自覺性高、工作可以獨立完成的員工來說,居家辦公能幫助他們提高效率,節省通勤時間,而對于那些工作性質偏強溝通類的員工來說,居家辦公反而會大幅降低他們的工作效率,還可能在家中受到老人、孩子等的叨擾。
互聯網公司也在借助混合辦公帶來的新聞熱度,免去更多的廣告曝光成本。但是實際落地或者全面推行,則存在一定的幌子。畢竟成本、效率、收益才是他們最重要的考核維度,打工人夢想的一周 3 天上班,預計很久都不會大規模鋪開。
來源:鯨選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