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
在 " 機不離身 " 的今天,我們對智能手機的依賴度越來越高,高頻使用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手機電量消耗驚人,一天兩充、三充對于小雷這種重度手機用戶來說已經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
我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網友評論,他說:" 當代人的恐懼來自于手機電量不足,卻又無處充電。" 對此我深表贊同,就算在高度城市化的一線城市,充電設施也不可能普及到城市的每個角落。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手機電量告急但又無處充電,你會怎么做呢?
安卓用戶可能會說,我們有電量應急模式,即使手機接近關機電量,不同安卓品牌手機也能實現 1-3 小時待機、通話、亮碼掃碼等應急手段。
蘋果用戶也有話說," 電量儲備 " 功能早在 iPhone XR 和 iPhone XS 上就已存在,并且在 iOS 18 更新后,這項功能又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今天一早,苦尋選題靈感的小雷在微博熱搜上看到了大大的 iPhone 字樣,原以為是 iOS 18 更新又給 iPhone 帶來什么大變化,點開一看才發現,原來是在最新的 iOS 18 系統中," 電量儲備 " 功能在 iPhone 15 系列機型上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圖源:微博
原本的 " 電量儲備 " 功能是指 iPhone 會保留少量電量,即使手機關機仍可支持 " 查找我的 iPhone" 和 NFC 解鎖等功能。根據 Reddit 用戶的最新展示,運行 iOS 18 的 iPhone 15 電量耗盡后,屏幕左上角將繼續顯示時間,電量圖標仍會顯示,并且會顯示 " 查找功能可用 " 等提示。
不過目前這項功能似乎僅限于 iPhone 15 系列機型使用,網友在 iPhone 14 Pro Max 上進行了測試,在電量耗盡后并沒有顯示時間,而 iPhone 15 Pro Max 則可以正常顯示。
圖源:Reddit
疑似 " 不支持舊款機型 " 的情況引起不少網友討論,畢竟 " 電量儲備 " 功能早在 iPhone XR 和 iPhone XS 上就已應用,iOS 18 帶來的新功能僅僅是新增了一個時間顯示,硬件要求過高顯然不可能成為不支持舊款機型的理由。
小雷猜測可能有三種原因,一是蘋果還沒有做好大范圍普及的準備,當前僅在 iPhone 15 系列新機型上進行測試,因此其余舊款機型即使更新 iOS 18 也不能享受該功能。
二是低電量下的時間顯示功能本身就是和蘋果最新發布的 Apple Intelligence 嵌套一體,大家都知道 Apple Intelligence 僅支持 iPhone 15 Pro 及以上機型,測試者使用的手機也是 iPhone 15 Pro Max,機型吻合,因此這個原因還是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第三種猜測應該是最殘酷,同時也是果粉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種,那就是蘋果想催促舊機型用戶換新。按常理來說," 電量儲備 " 功能的小小改動壓根不可能影響用戶換新,小雷相信沒有人會特意為了這一功能,花大價錢重新換一臺最新機型的手機。
但考慮到萬眾期待的蘋果 AI 系統剛剛發布,或許不少用戶仍處于觀望階段,還沒有下定決心為了 AI 功能置換新機,這時在一個甚至多個僅新機型支持的小功能堆積下,推動用戶咬牙下單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當然,以上純屬小雷閑暇之余的猜測,大家當樂子看就對了。新功能能否促成用戶換新,最關鍵的還是功能好用與否,那么 iPhone 這一新功能好用嗎?
如果說這只是 iPhone" 電量儲備 " 功能迭代中的小改進,那么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不是該功能的完全體,未來還有很多改進空間,比如接近關機狀態支持待機、通話、掃碼等功能。
但如果單就時間顯示這一更新而言,我的答案是雞肋。事實上,本次更新對用戶的幫助并不大,我也無法理解話題沖上熱搜背后的邏輯。
在我看來,用戶在電量耗盡的極端情況下,首要需求必然是為手機充電,所有手機品牌的電量應急模式都是為了這個需求服務。當身邊沒有設備進行充電,或者找到移動充電設置時,無論是通過電話尋求幫助,還是掃碼解鎖充電寶進行充電,都是用戶最常見的應急場景,而時間顯示大概率只能讓用戶絕望得更明白些,對解決用戶需求沒有任何幫助。
部分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小雷截選了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評論,大家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人對 iPhone 新功能并不感冒,并認為安卓手機早就實現的功能憑什么上熱搜,果粉實屬大驚小怪。
新功能具體的實現原理其實并不復雜,正如不少網友說的那樣,系統提前保留了一部分備用電量,系統顯示電量耗盡,其實并不是手機真正的極限狀態,實際上還保留有少量電量。這也是大部分手機電量應急模式的原理,并不是多么高科技的技術手段。
對于所有手機用戶來說,電量應急模式是必要的,盡管使用到它的次數屈指可數,部分用戶可能從購入到換機都沒有用過,但誰也不敢保證不會遇到電量耗盡的尷尬處境,相比起衛星通信等功能,用戶使用電量應急模式的可能性無疑要高很多,并且每次用到都能大概率解決需求。
說會 iPhone 本身," 電量儲備 " 功能支持手機關機狀態使用 " 查找我的 iPhone"、時間顯示和 NFC 解鎖等功能,在安卓陣營面前顯得有些蒼白。不僅是 " 電量儲備 ",而且 iOS 18 中新增的許多功能都是安卓上早就有,并且已經迭代成熟的功能。還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蘋果或許真的要承認創新瓶頸這一現實,尤其是軟件功能創新的無力感。
蘋果在 WWDC 2024 上重磅公布了蘋果智能 Apple Intelligence,并為 iPhone、iPad、Mac 等設備引入一系列 AI 功能。這意味著蘋果終于從 AI 時代的旁觀者,搖身一變成為了競爭者,坊間關于蘋果是 AI 行業落后者的言論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不過大家對蘋果擁抱 AI 創新的看法似乎并不一致,分析師郭明錤承認蘋果將強大的功能整合到其操作系統和應用的各個方面將成為其優勢,但他并不認為蘋果已經取得了超出市場預期的突破性進展,同時他對于即將在秋季發布的 iPhone 16 系列及其配套操作系統能否引發用戶換機潮持懷疑態度。
有懷疑也有肯定,蘋果美股經歷了 WWDC 2024 當天短暫的下跌后,在隨后兩天迎來了大幅上漲。截至 6 月 12 日美股開盤,蘋果股價一路飆升至 215 美元,市值也達到了創紀錄的 3.3 萬億美元,一舉超越微軟再次登頂全球第一的寶座。
兩種看法之間的分歧,本質上是針對蘋果創新的預期差異。一方面,市場對蘋果的 AI 創新抱有高度期待,認為這將是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另一方面,也有觀點認為,盡管蘋果的 AI 功能可能在技術上有所突破,但這些創新是否足夠吸引用戶更換設備,還有待市場驗證。
小雷前兩天全程看完了 WWDC 2024,Apple Intelligence 帶來的 AI 功能以及功能呈現形式和使用場景,并沒有給我帶來多少驚喜,畢竟文本摘要、圖片生成、照片查找、AI 智能助理等一系列功能,我們在安卓手機或大模型應用中已經見識過了。就個人而言,單憑這些功能很難說服我更換最新機型。
圖源:蘋果
Apple Intelligence 最大的優勢或許還是蘋果過去十余年中賴以生存的軟硬件生態優勢,手機、平板電腦等不同設備間的 AI 交互,這是其他安卓廠商暫時難以實現的,但這對蘋果來說,要相對輕松許多,用戶也能獲得 1+1>2 的跨設備使用體驗。
在小雷看來,這是蘋果在 AI 領域擺脫 " 跟隨者 " 稱號的最大機會之一,由于蘋果參與 AI 手機的時間太晚,底蘊不足,Apple Intelligence 短時間內必然無法打造出顛覆性的 AI 落地應用,不然也不至于與 ChatGPT 在 AI 領域展開合作。
創新,是蘋果安身立命的根本,類似 " 電量儲備 " 的更新總給人一種活在安卓陰影里的感覺,蘋果只有擺脫跟隨式創新,才有機會在 AI 時代延續智能手機時代的統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