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ZAKER新聞
從 2021 年走向 2022 年,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如期而至,無人出席。
因疫情影響,本著非必要不聚集的原則,羅振宇 2022 年 " 時間的朋友 " 跨年演講不能安排觀眾在現場出席。在跨年演講即將開幕的 3 天前,得到 APP 不得不緊急啟動退票程序。
僅這一項,直接讓羅振宇損失上千萬門票收入。根據羅振宇 2022 年 " 時間的朋友 " 跨年演講門票銷售,看臺票價分別為 980 元、1680 元、2980 元以及內場票 4680 元。
羅振宇跨年演講的門票費用比周杰倫的演唱會還要高。
人們對知識的渴望和付費意愿不亞于追星??墒牵瑹o人出席的羅振宇 2022 年 " 跨年演講 " 含金量到底有多少?能不能值回票價? 這究竟是知識的盛宴還是流量變現的財富密碼?
一,賣知識還是賣廣告?
到 2022 年,羅振宇 " 時間的朋友 " 跨年演講已經講了 7 年。羅振宇希望," 時間的朋友 " 能夠講 20 場,歷時 20 年。這是羅振宇 " 時間的朋友 " 跨年演講的倒數第十四場,距離羅振宇完成目標還有 13 場。
在羅振宇跨年演講的背后,是知識付費浪潮的興起,越來越多人愿意為知識買單。羅振宇創辦的得到 APP 也在知識付費的浪潮中,乘風而起??墒牵R付費發展到今天,始終存在一個難以突破的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知識需求與知識注水的矛盾越來越激烈。
販賣知識的人不以知識生產為核心,反而習慣于在知識的內容中植入廣告,注水摸魚。這就陷入了中國影視行業的高薪、高產、低質的怪圈。
中國愛優騰三大視頻網站,在影視內容領域中,燒掉上千億資金。然而,產出的優質內容卻極為匱乏。在營收難以覆蓋成本的背景下,又不得不大量地植入廣告,收取會員費,超級會員費,會員超前點播費等一系列額外費用。
為什么三大視頻網站長期難以實現盈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用流量思維凌駕于內容品質之上,流量變現超越內容變現。 可內容變現并非行不通,奈飛已經提供了一個全球性的樣板。奈飛模式堅持內容至上,用頂尖內容,吸引海量付費用戶。一次付費,一次看爽,不夾帶其他私貨,觀眾至上,品質至上。
羅振宇的跨年演講雖然打著 " 知識 " 的旗幟,可實質上仍然是流量變現的思維。知識的含金量太低,廣告的含金量太高。你以為他賣的是知識,可其實他賣的是廣告。
在業務模式上,羅振宇 " 時間的朋友 " 跨年演講和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的跨年演唱會并沒有本質區別,都采取的是門票銷售、廣告贊助為核心盈利模式。微小的差別在于,跨年演唱會把廣告插播在舞臺上,而羅振宇把廣告插播在演講里。 在羅振宇 2022 年 " 時間的朋友 " 跨年演講中,可識別的廣告贊助商就有愿景物業、東風嵐圖汽車、字節跳動飛書、百度 5G 云代駕、追花族蜂蜜、簡一瓷磚、敷爾佳面膜以及得到 APP 內部新出的兩本書等。
這些品牌廣告不是展示在舞臺上,而是直接植入到演講內容中。這就好比郭敬明在他的小說里,大量植入品牌廣告,女性角色出場一定要帶著品牌的 LOGO。
你以為你買票去聽的是一場 " 長見識的知識盛宴 ",可其實你買票去聽的是一場 " 夾雜著多種廣告的脫口秀 "。 知識向來是越專業,受眾就越垂直,越垂直的知識才越有價值。
可羅振宇 " 時間的朋友 " 跨年演講更多的是一場大眾化的脫口秀,他需要形成龐大的聲量,才能實現最大化的流量變現。 羅振宇走的依然是互聯網流量變現的商業模式,而非奈飛式的頂尖付費內容輸出。觀眾只需為內容買單,而無需再被廣告所圍困。
在得到 APP 里,得不到真正的知識;在羅振宇 " 時間的朋友 " 跨年演講中,也沒有知識的盛宴。
二,知識供應海量增加,人民不缺羅振宇
如果把知識打造成產品,那么,決定知識的價值的仍然是它的稀缺性。越稀缺的知識,越有價值。 可是,在這個新媒體時代,人民已經不缺羅振宇。
知識的海量供應讓知識付費的市場也日漸紅?;恕J裁词怯杏玫闹R,什么是無用的知識,市場上的產品已經足以形成鮮明對比。 在新媒體時代,知識的供應渠道變多了,也更多樣化了。90 后,00 后的年輕人更喜歡去 B 站搞學習。
早在 2019 年底,央視網就曾發布文章《知道嗎?這屆年輕人愛上 B 站搞學習》稱,B 站有約 1 億的活躍用戶,其中絕大部分都是 90 到 10 年代的青年。他們中有 1827 萬人在 B 站上學習,學習總時長超過 146 萬小時。
到如今,B 站知識區的用戶觀看時長已經僅次于生活區,成為 B 站第二大視頻類目。用戶對知識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也催生出一眾知識型博主,如羅翔老師、半佛仙人、何同學、李永樂老師、混亂博物館等。他們在不同的垂直領域,傳播不同的知識類別,相比于羅振宇的故事型脫口秀,他們更具有專業性。
而在抖音中,同樣存在豐富的知識類視頻,包含天文地理,商業經濟、歷史科普以及軍事戰爭等。即便是高度垂直的行業經驗,職業技能,抖音上也都能搜到海量的內容供應。
為了對標于 B 站的知識區,抖音在 12 月 29 日專門開辟了學習頻道,以便于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
在視頻之外,在傳統的圖文媒體平臺中,知乎和公眾號兩大平臺亦能提供豐富的深度內容和硬核知識內容。知識供應的渠道多樣化后,隨之而來的是知識成本的大幅降低。羅振宇和得到 APP 提供的付費內容,在別的平臺免費就能得到。
羅振宇和得到 APP 受自身內容儲備的局限性,也遠遠無法滿足用戶深層次,多樣化的知識需求。站在知識的浪潮之上,羅振宇和得到 APP 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后浪沖前浪,前浪被拍倒在了沙灘上。 在知識海量供應的紅海市場中,羅振宇和得到 APP 所提供的泛知識,已經不再稀缺,也不再值錢,早就爛大街了。
在羅振宇 2022 年 " 時間的朋友 " 跨年演講內容中,充斥著一股濃濃的公眾號自媒體的味道。那些被自媒體寫爛了的話題,又被羅振宇重炒一遍,拾人牙慧,也不過如此。
三,知識升級,羅振宇落后于時代
我們常說制造業產業升級,可事實上,知識產業也在無形之中完成轉型和升級。人們越來越追求專業的知識,而非泛泛而談的故事。
在 B 站上,有人學編程,有人學建模,有人學高數,也有人學音樂,學美術,上法考課,上公考課 ......
在抖音、知乎、公眾號等平臺上,也有著許多人根據不同的學習需求,扎堆在不同的樹洞里。職業技能,職場經驗,買房指南,投資理財等,人們在知識的選擇上,更具功利性,也更加專業化。與此同時,在需求細分后,就催生出知識產業的精細化供應,知識產業正在迅速由空泛走向專業,由淺薄走向深刻,從學而無用走向學以致用。
在 2021 年,有一句著名的網絡流行語:"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人們用這種方式來嘲弄那些內容注水的創作者。而在實際操作中,知識越空泛,注水也就越嚴重。
泛知識的付費時代已然走遠,未來,只有真知灼見,專業知識賽道才能開辟出可持續的付費商業模式。
羅振宇 2022 年 " 時間的朋友 " 跨年演講的主題是:" 原來,還能這么干。" 可作者認為:知識付費,真的不能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