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鋒潮評測室
提到榮耀,就不得不說這臺剛發布不久的榮耀 50 Pro。
可以說,它除了正面的變化不大之外,背部與內部配置進行了全面革新。
先來看機身背部,這次我們拿到的,恰好是變化較大的初雪水晶版本。
這次榮耀 50 Pro 不僅對后蓋的整體設計進行了較大的改動,背部左上角的攝像模組也是亮點十足。
后蓋主要由兩層材質組成。
下面一層是全新的鉆彩工藝,上面的一層是透明的鍍膜,可以在不同的光線下,呈現出不一樣的色彩組合,質感很接近水晶。
官方表示這里采用了雙膜雙鍍雙紋處理,能夠在平面中創造更加豐富的視覺效果。所以榮耀 50 Pro 可以在光滑手感的同時,實現立體的視覺感受。
來到左上角的后置攝像模組,榮耀 50 Pro 采用了靈感來自祿萊的雙鏡設計。
其中上邊的是一億像素高清主攝,可以看到在雙鏡設計以及圓環的包裹下,它在視覺上并沒有明顯凸起。下邊集合了 800 萬像素廣角鏡頭,以及獨立的微距和景深鏡頭。
但定睛一看,即使分開,但骨子里還是有著爸爸的 DNA,這后置攝像頭,怎么那么熟悉?
榮耀 50 Pro 的正面與上一代產品類似,采用了左上角長條挖孔和雙曲面屏方案。不過相比之下屏幕尺寸更大,達到了 6.72 英寸;分辨率與刷新率更高,來到了 2676*1236。與此同時,它還支持 10bit 色深輸出,以及 300Hz 觸控采樣率。
在挖孔當中,榮耀 50 Pro 提供了 3200 萬像素高清攝像頭,以及 1200 萬像素視頻攝像頭。
其中前者可以主要用來日常自拍,后者則是聚會留念,以及 Vlog 愛好者的利器。
在機身內部,榮耀 50 Pro 首發了高通驍龍 778G 5G 移動平臺,采用了單電芯 100W 快充技術,以及基于 Android 11 底層的 Magic UI 4.2 操作系統。
而這些,都被榮耀 50 Pro 裝入了重量僅為 187g 的機身當中。即使在目前 5G 手機普遍「減肥」的今天,都能算得上輕薄款。
接下來我們就從拍照出發,來體驗一下榮耀 50 Pro 在日常使用當中的表現。
影像
毫無疑問,影像是榮耀 50 Pro 本次的重點之一。
它不僅提供了一億像素后置主攝以及 3200 萬像素 + 1200 萬像素前置雙攝組合,還采用了支持多路流圖像處理的高通驍龍 778G 移動平臺。
所以理論上,無論是日常拍攝、自拍還是錄制視頻、Vlog,榮耀 50 Pro 應該都可以覆蓋用戶的需求。
在「多鏡錄像」這個功能當中,用戶不僅可以在單前置與單后置之間無縫切換,還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畫面組合。
例如在拍攝 Vlog 時,可以通過以下這種方式實現「主播視角」。
而且,由于榮耀 50 Pro 的防抖效果比較優秀,即使手持拍攝也完全沒有問題。
或者通過這樣的左右分屏,讓兩個視角都擁有更大的視角。可以用于介紹景物,或者實現一些特殊的視頻效果,可謂「一拍即合」。
榮耀 50 Pro 本身的前置攝像頭素質也是挺不錯的,提供了高清主攝與超廣角的選項。
下面是使用默認的 3200 萬像素高清攝像頭,獲得的自拍樣張。
總的來說,榮耀 50 Pro 在影像部分的玩法還是比較多樣的。
在以上這些內容之外,用戶還可以通過藍牙耳機實現遠場收音,例如配合榮耀旗下的新款 TWS 耳機實現 10 米的超遠收音。
接下來是榮耀 50 Pro 的后攝,它擁有一億像素主攝,所以在 1x 焦段的表現確實不錯。
不過,超廣角攝像頭采用了 800 萬像素傳感器,成像效果與主攝相比有一定差距,目前還不清楚這些是否能通過后期的軟件更新來彌補。
△ 榮耀 50 Pro 主攝樣張
△ 榮耀 50 Pro 超廣角樣張
△ 榮耀 50 Pro 主攝樣張
在拍攝風景時,超廣角攝像頭確實可以通過記錄更多的畫面內容,讓成片擁有更好的張力,這時還是更加推薦使用超廣角攝像頭。
△ 榮耀 50 Pro 主攝樣張
△ 榮耀 50 Pro 超廣角樣張
在夜間進行拍攝時,榮耀 50 Pro 提供了夜景模式。
開啟該模式后成像效果確實會得到一定提升,但不支持超廣角畫幅。
△ 榮耀 50 Pro 標準模式樣張
△ 榮耀 50 Pro 夜景模式樣張
△ 榮耀 50 Pro 標準模式樣張
△ 榮耀 50 Pro 夜景模式樣張
經過幾天的使用,我認為榮耀 50 Pro 的影像部分是以視頻與可玩性為主,對畫質進行了一定兼顧。所以目前來說它更加適合 Vlog 創作者,不過也可以期待一下在進一步優化后的表現。
性能
榮耀 50 Pro 首發了高通驍龍 778G 移動平臺,這是一顆基于臺積電 6nm 工藝的集成式 5G 芯片,擁有 4 個 2.4GHz A78 大核。
老套路,我們先來跑個分。
榮耀 50 Pro 在安兔兔最新的 V9 版本當中的得分為 52 萬左右。
可以說,這是一顆將性能、功耗與發熱進行了較好控制的芯片。
在機上榮耀對它的全面優化,可以看到在完成跑分完成后,溫度僅上升了 1.1 ℃,屬于用戶幾乎感覺不到的范圍。
來到實際測試環節,這里我們選擇了《王者榮耀》(全高畫質 +60fps),以及《王牌戰士》(全高畫質 +120fps)兩款游戲。
首先是《王者榮耀》,在整盤游戲期間,榮耀 50 Pro 幾乎全程貼著 60fps 運行。在游戲最后的一次團戰當中出現了一個小卡頓,不過并不會對用戶的操作造成影響。
來到《王牌戰士》,這款游戲會在角色陣亡,以及游戲主界面當中對幀率進行限制。
不過,由于每場游戲的時間較短,大概在 5 分鐘左右,所以這里我連續進行了三場游戲,然后記錄了榮耀 50 Pro 在此期間的幀率表現。
可以看到,榮耀 50 Pro 在接近 20 分鐘的游戲過程中還是比較穩定的,即使到第三場也沒有出現平時幀率下降的情況。
在運行游戲的過程中,榮耀 50 Pro 也是全程保持「冷靜」。分別進行半小時游戲后,榮耀 50 Pro 前后兩面的溫度都控制在 40 ℃ 上下,基本不會有燙手的感覺。
而在日常使用當中,基于 Android 11 底層的 Magic UI 4.2 操作系統不僅可以讓榮耀 50 Pro 保持流暢,更是可以提供更加方便、易用的體驗。
結合 120Hz 高刷新率屏幕,榮耀 50 Pro 在流暢這一環的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在更多游戲開放高幀率模式之后,我們還會進行更加詳細的游戲測試,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So,榮耀 50 Pro 雖然不是一款以絕對性能見長的產品,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它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
另外,榮耀本次還帶來了全新的 TWS 降噪耳機 Earbuds 2 SE,可以實現不錯的音樂播放以及主動降噪效果。
對于上班族以及廣大學生來說,榮耀 Earbuds 2 SE 不僅是榮耀 50 Pro 不錯的搭檔,還可以實現遠場收音,讓后者成為更好的 Vlog 設備。
續航和充電
作為榮耀 50 Pro 體驗的最后一環,下面我們來聊一聊它在充電和續航兩個方面的表現。
榮耀 50 Pro 內置 4000mAh 電池,以目前的主流情況來看不算大容量。
而且,榮耀 50 Pro 還采用了 FHD+ 級別的高刷新率屏幕,理論來說對電池的壓力應該會更大一些。
不過在高通驍龍 778G 這顆較為均衡的芯片,以及榮耀的整體優化之下,榮耀 50 Pro 的續航表現還是比較出色的。
經過三小時(其中包含和一個小時游戲)的使用,榮耀 50 Pro 總共消耗了 47% 的電量。
由此推算,榮耀 50 Pro 完全充滿后連續使用半天多還是沒有問題的。
接下來是充電,榮耀 50 Pro 采用了單電芯 100W 快充方案,官方表示可以在 25 分鐘充滿。
我們實測,榮耀 50 Pro 從 2% 完全充滿耗時 26 分鐘,比較契合官方提供的數據。
老實說,這樣的實測表現可以一定程度上改變用戶的充電習慣,不過算不上十分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榮耀 50 Pro 本次較為創新的采用了單電芯雙回路技術。
通過讓一塊電池實現「雙路充電」,榮耀不僅可以避免電芯分拆損耗,還可以讓供電部分更安全,更輕薄,在未來還有利于容量的提升。同時榮耀還將對這個快充技術進行下放,例如讓榮耀 50 以及未來定位更低的產品用上基于單電芯的 66W 快充。
總結
作為新榮耀的首款產品,榮耀 50 Pro 在這幾天內給我留下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首先,基于全新的硬件組合,榮耀 50 Pro 在流暢度、功耗和溫度控制等方面的表現可以說是超過了我的預期。
畢竟榮耀是目前國內少有的,擁有從芯片開發、優化到系統級調整的廠商。
不過在測試期間,榮耀 50 Pro 還無法在大多數主流游戲當中開啟高幀率模式。關于游戲方面的表現,還是要等到幾天后才能下定論。
在影像方面,榮耀 50 Pro 在一億像素后置主攝,以及雙前置攝像頭的基礎上,提供了對遠場收音和「一拍即合」功能的支持。
對于愛玩的年輕人,以及如今大火的 Vlog 視頻創作者來說,榮耀 50 Pro 還是很不錯的。
無論是對整機性能的優化,單電芯快充方案還是創意十足的后蓋設計,都體現出了榮耀的技術實力以及創新能力。以榮耀 50 Pro 為起點,相信榮耀未來的產品能夠擁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坐等驍龍 888 的榮耀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