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ZAKER科技
一次合作,藏著兩家公司的小心思。
5 月 28 日,魅族宣布將接入華為鴻蒙系統,雖然海報主要指向 IoT 產品,并未與鴻蒙手機相關聯,但魅族 5 月 31 日的發布會與鴻蒙系統 6 月 2 日的發布會極為接近,很難說這只是一種巧合。
從以往的合作經歷來看,魅族的 " 捷足先登 " 很可能得到了華為的默許,甚至是華為有意讓魅族乘上鴻蒙的 " 熱風 "。
無論是對于華為,還是魅族自身,這次合作都很有可能成為各自的一次里程碑。對新生的鴻蒙來說,尤為如此。
鴻蒙為什么需要魅族?
魅族是鴻蒙 " 沖鋒號 "
鴻蒙為什么需要魅族?因為魅族擁有自己的手機業務,這是魅族區別于其他鴻蒙合作方的核心所在。
鴻蒙手機系統即將正式發布,然而根據公開信息,除了一衣帶水的 " 好兄弟 " 榮耀,目前還沒有一家第三方手機廠商向華為傳達過使用鴻蒙系統的意愿。這也意味著初生的鴻蒙手機系統只能適配自家機型。
但是由于禁令,華為的手機業務將不可避免地越發艱難,僅靠庫存芯片也只能是短暫續命。即使華為擁有近十億臺的智能手機保有量,但總會被替換、淘汰掉。因此,與第三方手機廠商合作,擴大手機鴻蒙裝機量是華為必須要邁過的一道坎。魅族雖然在中國手機市場已淪為 "others",并且開始轉型智能家居,但在長期的品牌影響和公眾認知里,魅族依然是一家地道的 " 手機廠商 "。因此,不管魅族把鴻蒙接入何種設備,只要傳達出合作意愿就自然會將公眾目光引向鴻蒙手機系統。
恐怕這也是為什么華為愿意讓魅族 " 搶跑 " 的原因——向其他手機廠商傳達善意和開放性。
如果合作順利,未來魅族采用鴻蒙手機系統也并不是什么難事,畢竟 IoT 設備所需的正是鴻蒙的分布式能力,只有都在鴻蒙系統內,協同能力才能真正達到完美。
從這個層面來看,這次和魅族的合作是鴻蒙走向更廣闊市場的關鍵一步,如果能借此打造一個合作標桿,鴻蒙的壓力將會減輕不少。
魅族為什么需要鴻蒙?
鴻蒙是魅族的 " 救命稻草 "
對魅族來說,鴻蒙以及華為所帶來的品牌效應和技術支持都是極具誘惑的。
原因也不難理解。
如今魅族已經掉出主流手機廠商行列,轉型智能家居暫時也還未看到明顯成效,如果有強勢的外部力量加持,魅族不會不樂意。
而華為正是這樣的 " 完美伴侶 "。以目前正熱的華為賣車為例,在與華為合作前,汽車品牌賽力斯去年一年只賣了一千多輛車。而在今年雙方合作公布后,其單月預定量就超過 6000 輛,說是指數級提升也毫不為過。
華為帶來的品牌影響也顯而易見,魅族公布合作消息后,"# 魅族宣布接入鴻蒙 #" 的話題隨即登上微博熱搜,截至發稿,其話題閱讀量已超 1 億,這是這家 " 珠海小廠 " 難得的焦點——魅族上一次微博熱搜還是因為營銷被罵。
此外,魅族手機幾乎沒有海外業務,就算將來采用鴻蒙系統也主要是在中國市場,安卓以及谷歌方面的限制會小得多,替換系統的風險遠沒有另外幾家手機廠商大。
如此可見,對魅族而言,與華為的合作稱得上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那么,為什么是 IoT 設備而不是手機呢?
原因可能有兩個,雖然華為聲稱鴻蒙提升巨大,各方面都很優秀,但這畢竟有些自賣自夸。目前還沒有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大規模上市,其中隱含著太多不穩定因素,如果直接在手機上合作,相當于做了鴻蒙的測試員,恐怕魅族不愿意拿自己的核心業務做這個 " 小白鼠 "。
另一方面,從 IoT 產品入局也能有一個緩沖期,可以通過市場反饋以及輿論導向來判斷下一步棋怎么走,相當于給自己多留一條退路。
總而言之,在鴻蒙發布會前夕放出合作消息,顯然是雙方深思熟慮后的選擇。作為加入鴻蒙生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手機廠商,魅族可能應鴻蒙而改變,而鴻蒙也可能應魅族花開滿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