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鋒潮評測室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朋友在微信里發(fā)了個小程序給你,你一點開,微信就提示你需要跳轉(zhuǎn)到相關 APP 才能查看完整消息。
如果你手機里本來就有這款 APP 還好說,要是沒安裝的話,還得專門去下載,這不浪費時間嗎?
我只是想在微信上看個消息啊!
這不,微信團隊也注意到了這一用戶痛點,發(fā)布了這么一則公告,標題十分的直截了當," 不再提供小程序打開 APP 的技術服務 "。
好家伙,這一刀砍得真夠快的。
其中受傷最嚴重的肯定是那些開發(fā)者了。
微信不再提供 APP 跳轉(zhuǎn)服務,那就表明一些小 APP 在宣傳和下載量上,都會面臨巨大的打擊,這得砸了多少開發(fā)者的飯碗。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雖然杜絕了微信經(jīng)常跳轉(zhuǎn)到其他 APP 的現(xiàn)象,但也會帶來一些不便。
那么,微信為啥要突然關閉這項服務呢?
微信團隊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也很簡單,大致意思就是發(fā)現(xiàn)有不少開發(fā)者濫用接口。為了保證用戶的小程序體驗,只能砍掉。
小程序體驗真的很爛嗎?
當微信推出小程序這一功能時,估計不少小伙伴跟我的想法都是一樣的:臥槽,微信終于想開了?加上這個功能不得起飛?
但初期體驗下來,大伙對小程序的印象都是:雞肋,沒啥用,感覺手機還變卡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在初期,小程序支持的功能少,Bug 還一大堆。沒啥人用,開發(fā)者自然也不愿意花時間去維護。
但微信作為一款國民級軟件,只要它想大力推的,就絕對不會做得太差。
隨著微信團隊不斷地投入,微信小程序逐漸成為不少用戶每天都要使用的功能之一。
小程序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不需要安裝 APP,想打車了直接搜出某滴的小程序來用,訂外賣也是一樣。
一些可能只會用一次的應用,就不用那么麻煩去下載啦 ~
可在大部分情況下,跳轉(zhuǎn)的目的,就是讓你去下載 APP。
很多軟件開發(fā)商都靠這種模式推廣,畢竟微信的流量蛋糕這么大,誰不想來分一塊呢?
說了這么多,小程序的體驗到底如何?
簡單舉個例子。
當我們在微信聊天框中點開朋友分享的京東購物鏈接,就會自動跳轉(zhuǎn)到京東小程序當中,除了下方會提示你可以在 APP 中打開,基本不會對體驗造成什么影響。
我甚至還可以在小程序中完成下單付款,哪怕是我手機上沒有京東 APP 也不會影響購物體驗。
說完了正面例子,再提個反面例子。
在點開某新聞平臺的鏈接后,當我想閱讀全文就突然彈出一個碩大的窗口,提示你必須跳轉(zhuǎn)到 APP 才能繼續(xù)使用。
至少我個人在使用時,是十分厭惡這種體驗的。
開發(fā)者為了恰飯不得不這么做我可以理解,但犧牲用戶體驗換來的飯,它真的好吃嗎?
你連小程序都不能給我?guī)砗芎玫捏w驗,那我憑什么要去下載你的 APP 呢?這樣一來,你不就直接損失了一個待開發(fā)的用戶?
一刀切,或許不是好事
對于微信會終止一切小程序跳轉(zhuǎn) APP 的操作,其實我之前就預料到了。
如此影響用戶體驗的做法,微信肯定不會坐視不管,只是沒想到會來的如此之快,如此突然。
但是除了用戶體驗之外,我覺得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
微信好不容易一步一步成為國民級應用,卻因為小程序打開 APP 這個接口,讓流量被其他平臺給瓜分,換作是誰也不樂意。
也許微信也會理直氣壯地說一句," 你有本事的話,你自己去找用戶啊 "。
在信息化時代,流量為王,用戶群體就是最具影響力的資源。掌握了更多的用戶,就已經(jīng)邁出了成功的一大步。
很顯然,微信并不想將自己成為其他平臺的引流橋梁,說到底微信本質(zhì)上依舊是一個商業(yè)產(chǎn)品,賺錢才是王道。
回到正題,即便某些小程序給我們帶來了一些非常差的體驗,也大可不必一刀切。
畢竟有時候,某些功能的確需要在 APP 里操作,或者說 APP 的體驗更好。
微信這么做,獲利的是誰?
說了這么多,微信這么做的原因也就比較清晰了。
說是 " 為了用戶著想 ",實際上也是為了鞏固自己護城河的又一個借口。
就像之前對于某些電商平臺和視頻平臺的限制一樣,搞得這些平臺只能通過一些看起來像是亂碼的口令,來達成跳轉(zhuǎn)特定頁面的效果。
所以微信這么做,最多也只能做到給廠家添點麻煩而已,增加整個跳轉(zhuǎn)流程的復雜度,但最終苦的還是用戶。
另一方面,微信的做法,其實也是在倒逼小程序提供更完整的功能。
如果這種 " 輕應用 " 能夠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那么對于微信來說,就是成功地把用戶 " 軟禁 " 在一個固定領域里。
這時的微信,更像是一個操作系統(tǒng),而并非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