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
近日,騰訊公布了與微軟 Xbox Game Studio 合作的重大消息,騰訊天美工作室群宣布與 Xbox Game Studios 正式結成深度戰略合作關系。
同時騰訊互娛招聘也為天美國際化 3A 項目開啟了新一輪招聘,招聘信息中透露有一款 3A 開放世界項目和一款 3A 射擊游戲正在開發中,同時游戲還是由虛幻引擎打造,天美也急需大量熟悉虛幻引擎的游戲制作人才。
兩個消息接連放出,不得不讓玩家懷疑騰訊會和微軟達成了怎么樣的合作,尤其是開放世界以及射擊項目人才的招攬信息,也許在暗示著未來新的游戲項目。在微軟 Xbox Game Studio 的加持下,騰訊天美工作室又會有多大的提升呢?招聘的項目是不是騰訊之前發布過預告的游戲呢?這款游戲是手游還是端游呢?這一次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
其實看到騰訊互娛的招聘信息時,我就想到了去年 6 月份騰訊游戲年度發布曾公布的一款賽博朋克風游戲,這款游戲就是——《代號 SYN》。
當初這款游戲作為彩蛋在發布會末尾公布,許多玩家看到游戲出色的渲染技術和人物建模都驚訝不已,特別是去年還是賽博朋克元年,在《賽博朋克 2077》的熱度下還誕生了許多相似的游戲,例如隔壁網易的《代號 T》。
不過從演示的情況來看,這里的賽博朋克元素仍停留在最淺層的視覺表達上,除了各種立體投影和遍大街的霓虹燈裝飾,玩家很難再看出什么賽博朋克的相關元素。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游戲中還多了一個戰斗輔助的寵物系統,演示中的兩個角色都有一只全副武裝的動物在身旁,看起來這將會是游戲區別開市面上大部分射擊游戲的關鍵點。
而游戲演示的初始界面里有著不少的可定制元素,例如角色的發型妝容,寵物的外形和皮膚顏色等。和 Epic 有著深切合作的騰訊有效地利用上了虛幻系統的特性,使用專業的 strand based hair system 系統來提升角色發質的真實感,演示中可以看到角色的毛發細膩且有層次感,甚至能看到幾根凌亂的發絲。
在虛幻引擎的加持下,游戲的光影效果以及造型建模都相當出色,細節之處更是能看出引擎出色的渲染能力,但問題卻依然存在。例如角色臉部表情的僵硬,一如各大國產網游中的面癱臉,游戲在臉部細節的刻畫上有著不少問題。
角色的動作設計上也是欠缺打磨,從開頭 " 小丑女 "(因為太像了就先這么稱呼)的氣憤動作到 " 熊少女 " 被熊吼震到的捂耳動作可以看出,游戲在角色動作的銜接和細化處理上都沒有做好,很多動作都出現了閃現和跳幀的情況。
其次就是演示的內容實在是太少了,一般的游戲演示基本都多少都會涉及到核心的戰斗環節,即使是放欺詐性質的 CG 也不會讓游戲演示內容看起來過于空洞,但《代號 SYN》卻是游戲演示到戰斗的關鍵時候戛然而止。不僅沒有戰斗演示,連游戲現實的很多 UI 都是沒有充分完成的,最后顯示的 UI 界面很明顯只是應付演示用的半成品。
不知道在 Epic 和微軟 Xbox Game Studio 的合作下,騰訊是否能夠完成游戲的進一步制作,把去年在發布會上的這些挖的坑都一個個填上呢?
當然,《代號 SYN》并不是由天美負責開發的游戲,而是由光子工作室負責完成,但這次的招聘項目卻與這款游戲類型風格如此接近,就不禁讓玩家浮想聯翩。
也許是偶然,這次招聘信息風格也透露著一絲科幻風的味道,我們可以在招聘的崗位中看到,這次天美正式使用上了 Epic 最新研發的虛幻 5 引擎,和之前《代號 SYN》視頻中宣傳的 " 來自虛幻引擎渲染實錄 " 不謀而合。再結合兩個工作室競爭關系,不由得會讓玩家產生很多猜想。
不過《代號 SYN》中也透露出了不少信息,開放世界的大主題應該會選取熱門的賽博朋克風,但就目前兩家工作室對于該主題的理解深度,兩家游戲工作室似乎還需要進一步去打磨游戲設計的核心理念。
當然,游戲中也有著非常不錯的本土化元素,例如街道上的中文路牌,交通指示的立體霓虹燈還寫著 " 望左 " 的字樣,一瞬間便把玩家拉回了香港那燈紅酒綠的環境中。
開場的人物自定義環節,玩家還可以選擇戲劇臉譜的妝容(原諒我看不出是京劇還是其他什么?。?,第二個熊寵物的外觀定制也有經典的中國紅樣式,手臂裝甲上面甚至還寫著大大的 " 福 " 字,而它的熊貓毛色更是搭配出了一種喜慶的氛圍。
微軟和天美合作游戲相信也會往賽博朋克這樣的科幻未來世界靠近,這是最合理也是最能吸引玩家的一個設計方向,賽博朋克風無論是在視覺呈現還是世界觀設定都充滿了爆炸的沖擊力,迷幻的光影和機械交融的社會總是吸引玩家眼球的絕佳利器。
而微軟 Xbox Game Studios 有著《光環》和《戰爭機器》系列創作經驗,對于未來科幻題材游戲的制作也有著一定的把握。但唯一的問題就是游戲劇情,國內游戲工作室普遍缺少這方面的經驗,所以才會看到諸多表面賽博朋克的偽科幻題材游戲,這一次天美是否能夠把握住這個方向依舊是個疑問。
從招聘信息中也能看到天美正在招募關卡主策劃和敘事主策劃的崗位,可以看出目前天美的游戲還欠缺游戲敘事方向的策劃人才,這次更是涉及到 3A 級別的開放世界大項目,并不是用以往的網游制作經驗所能解決的問題。不過同是騰訊旗下的工作室,相信天美也能從光子的《代號 SYN》中學習到一些這方面的制作經驗。
作為游戲界御三家中最有錢的一位,微軟和騰訊的聯合可謂是強強聯手,別的不說,在砸錢這一塊相信兩家是絕對不會手軟的。
微軟豐富的游戲制作經驗是騰訊所欠缺的,特別是買斷制單機游戲這一領域,一直都是騰訊系游戲的短板,所以才會在之前出現入股游戲科學團隊的情況,這也是騰訊一直想要進軍的方向。
而且在主機領域的游戲研發和制作技術也是騰訊需要學習的地方,如何充分利用起主機機能去設計制作游戲、如何提高游戲制作的水準,微軟在技術領域的幫助想必一定能讓騰訊的制作水準提升好幾個層次。
當然,合作是雙向的,騰訊學習最新的游戲制作技術的同時,微軟也會向騰訊學習移動端的游戲運營模式,坐擁收益王牌的天美自然是最好的學習對象。微軟擁有技術和資金,卻缺乏自主研發的第一方游戲;騰訊有資金和移動端游戲的豐富運營經驗,卻缺乏主機游戲的制作經驗,兩家的聯手也許能解決各自存在的一些問題。
像是前面提到的開放世界射擊游戲,騰訊就缺乏這方面的制作經驗,無論是射擊游戲的打擊感和戰斗機制還是開放世界的開放性和自由度都是騰訊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微軟 Xbox Game Studio 旗下的《光環》也許就是最佳的借鑒對象。
也許這一次騰訊和微軟的合作只是單純的商業合作,但在技術上的交流和學習卻是能實打實地提升騰訊游戲制作的水平,特別是國產游戲崛起的這段時間里,騰訊的進步也許會推動著整個產業的升級和進步。中國游戲產業的改變,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