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節,不少特斯拉車主領到了一份特殊的 " 禮物 ",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夜晚,他們不但無心賞月,更是無心過節。
因為特斯拉又雙叒叕降價了。
10 月 1 日,特斯拉中國官網宣布,中國制造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后售價為 24.99 萬元,中國制造 Model 3 長續航后輪驅動版補貼后售價為 30.99 萬元。Performance 高性能版售價保持 41.98 萬元不變。
這比 7 月 22 日拼多多推出的 " 特斯拉中國 -Model 3 準續航 " 萬人團購活動還便宜 1 萬多。隨后 " 特斯拉降價 " 的話題一度沖上熱搜榜。特斯拉副總裁陶琳作為官方代表在微博發表感言:" 我們的出發點是希望讓更多人可以享受科技發展的紅利,促進行業快速發展,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
但事實上,這已經是 Model 3 自 2019 年發售以來第七次調整價格了。國產標準續航版本 Model 3 由最初的 35.58 萬(無補貼)下降至當前 24.99 萬(補貼后),短短的一年時間降幅接近 10 萬,其中最短的價格只維持了一個月。
特斯拉每一次降價都會出現無數 " 韭菜車主 ",他們往往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銷售人員催促提車。深燃了解到,有些車主經歷了 " 昨天剛提車,今天就降價 " 的噩夢,而特斯拉的命令式溝通更是讓他們氣憤不已。
不過,老車主那邊痛心疾首堅決維權,準車主那邊則是一派歡天喜地。
即便是中秋節闔家歡樂的日子,特斯拉直營店依舊燈火通明。北京的一名特斯拉銷售對深燃表示," 我們都快忙瘋了,特斯拉剛剛宣布降價,店里面就涌來了很多訂單和咨詢電話。"
一手交錢,一手被割 " 韭菜 "
" 晴天霹靂,感覺自己被割了韭菜。" 江蘇南京的小孟聽到特斯拉降價的消息后,在朋友圈里對特斯拉表達憤怒:" 有沒有考慮過剛提車的車主的心臟?"
事實上,不僅降價,新車性能也更優秀了——標準版續航從原來的 445 km 提升至 468 km。
而就在特斯拉降價的前一天,消費者還一無所知。
小孟今年 9 月份就計劃購買一輛特斯拉 Model 3,試駕體驗不錯就下了訂單。但因為特斯拉一貫以降價聞名,她不是沒有考慮過降價的可能性。銷售和交付顧問也完美地避開了有可能降價這一訊息,反而是每日一問候,核心點就是 " 什么時候準備提車 "。
" 我考慮到特斯拉 5 月 1 日才剛剛降完價,想著應該不會這么快又降價。" 深思熟慮后的小孟在銷售和交付顧問的不斷催促下,于 9 月 29 日,也就是特斯拉降價的前兩天提了車。
北京的郭麗也有著類似的經歷——這邊剛交完錢、提了車,那邊特斯拉官網就應聲降價了兩萬多。
" 因為我買的時候已經有降價的傳聞了,當時就和銷售反復確認是否會降價,結果銷售再三保證不會降價,市面上降價的傳聞都是假的,不斷地誘導我快速下單。" 郭麗告訴深燃。
結果降價傳聞成真,還來得這么快,在她提車后兩天就應驗了。
提車車主們除了不滿意突然變身為特斯拉鐮刀下的 " 韭菜 " 外,更多人不滿意后續的補償方案。
副總裁陶琳作為官方代表,對突然降價提出的補償是,符合 7 天信心保障計劃內的車主贈送 3 年免費超充使用權益。
小孟發現特斯拉降價后,立即聯系了銷售和交付顧問,多通電話撥過去,沒有回應。直到當天夜里,銷售給出了兩種方案:一是,符合 7 天信心保障計劃內的車主贈送 3 年免費超充使用權益,但必須去特斯拉指定的快充充電站才能享受;二是,七天無理由退換。
銷售給郭麗的解決方案與此類似,但在她眼里,兩個方案都不靠譜。
" 如果是選擇第一種方案,我們計算了,三年全部在特斯拉充電站充電,每年平均跑 15000 公里,三年下來也就節省幾千塊錢,根本無法彌補降價的那兩萬元。非常不劃算。"
而郭麗發現,如果想要全額退車也非常艱難。選擇退車則訂金不會退,過戶費 1500 元需要自己出,中間還需要自己排隊驗車,流程非常復雜。而且協議里標明,12 個月不能買同款車。也就意味著消費者不能退了車、轉身去購買降價版 Model 3。
" 特斯拉設置這些障礙,是想鼓勵老車主選擇第一套補償方案。補償方案太沒誠意了。" 小孟在得知了退車設置的重重障礙之后,憤慨地說道:" 完全就是愛買不買的態度,店大欺客。售后也基本沒有。"
郭麗的選擇是,要求銷售退還差價或全款退車。" 但銷售是不接受的,還告知我,只是通知我一下有這樣的解決方案。" 郭麗表示," 雖然兩萬塊也不是天大的事,講真不會在意,但特斯拉這種命令式溝通讓我崩潰到想砸店,如果可以退,我以后不會買他們的車了。"
顯然,特斯拉解決方案的誠意,以及實際執行性,都沒能讓車主滿意。
已經有不少車主沖到特斯拉副總裁陶琳的官微留言提出訴求:" 1、直接退還差價;2、退車,昨天晚上購買的 EAP(增強輔助駕駛系統)平移到新購買車上使用;3、目前車不退,但從 EAP 免費升到 FSD(完全自動駕駛套件),或者 AP(沒有 Autopilot 輔助駕駛功能)升級到 EAP。4、目前車不退,贈送相應公里超充額度或等價金額超沖,額度不限時。"
來源 / 微博截圖
但特斯拉的 " 割韭菜 " 行為似乎無損一些車主(準韭菜)的熱情。老車主這邊還在痛心疾首堅決維權,準車主那邊一派歡天喜地。
" 支持特斯拉的直營模式,比其他廠商 4S 店里外各一套好多了。訂車 6 個月,終于等來了理想價格。" 一位準備購車的用戶發微博表示支持。
即便是中秋節闔家歡樂的日子,特斯拉直營店依舊燈火通明。北京的一名特斯拉銷售小楊告訴深燃," 我們都快忙瘋了,特斯拉剛剛宣布降價,店里面就涌來了很多訂單和咨詢電話?;旧弦Φ搅璩苛?。"
特斯拉的 " 割韭菜文化 "
站在車主角度看,特斯拉的官方割韭菜行為已經爐火純青了。
單拿 Model 3 來說,這已經是自 2019 年發售以來第七次調整價格了。國產標準續航版本 Model 3 由最初的 35.58 萬(無補貼)下降至當前 24.99 萬(補貼后),降價幅度和時間之快,讓購買特斯拉的車主,一度自嘲是 " 韭菜 "。
他們都有相同的經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銷售人員催促提車,錯失了新推出的、更好、更便宜的車型。車友圈里還盛傳著諸多自我嘲諷的段子—— " 對于特斯拉車主來說,永遠不知道明天和降價哪個先來 "" 猶豫就會降價,一時猶豫一時爽,一直猶豫一直爽 "。
對于最近這一次的價格變動,特斯拉副總裁陶琳這次特意發微博隱晦的解釋了:特斯拉的直營模式使價格體系變得公開透明,消費者會第一時間獲知任何價格變化信息。
翻譯過來就是,其實汽車價格變動是常態,而且我們也通知到位了。
特斯拉銷售小楊對此的說法是," 我們也就比普通消費者早知道十分鐘的。降價的消息我們底層是接觸不到的。"
而面對深燃提出的頻繁降價的質疑,小楊解釋道:" 頻繁看到特斯拉降價,其實是我們太直營,全國統一價。而其他燃油車品牌,比如寶馬和奔馳,也會存在價格變動,只不過有經銷商這一層,除非是特意去 4S 店問,不然消費者很難了解是否降價了。"
消費者顯然是不滿意的。" 感覺(特斯拉)對‘價格公開透明’有誤解,真正的公開透明應該是讓消費者知道未來會有這么一款磷酸鐵鋰版本的低價車型,讓消費者選擇稍貴一點的三元鋰,還是性價比更高的磷酸鐵鋰電池,而不是一下突然降價,不給任何選擇,沒有任何征兆,沒有任何新老接替,甚至問銷售都一問三不知。" 一位車主在特斯拉的官微評論區留言。
而因價格下降頻繁且下降幅度較大,國內爆發了數次特斯拉韭菜的維權事件。
與 10 月 1 日的情形相似,今年 1 月 4 日,國產版 Model 3 正式交付的第二天,特斯拉降價,并且明確表示,沒提車的用戶都可以享受新價格。
部分進口 Model 3 車主認為特斯拉在欺詐消費者,有車主甚至拉起寫有 " 特斯拉隨意降價,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 的橫幅維權。
今年 2 月 28 日,特斯拉國產車主集體維權,稱特斯拉給車輛配置的是 HW2.5(Hardware 2.5,自動駕駛硬件 2.5)芯片,與隨車環保清單上標注的 HW3.0(Hardware 3.0,自動駕駛硬件 3.0)不符。
面對 " 造假門 " 事件,特斯拉依舊沒有放下傲慢的態度,僅僅在官方微博回應稱,因為疫情期間供應鏈出現狀況,才迫于無奈在一部分 Model 3 上裝配了 HW2.5 芯片。
今年 4 月 10 日,特斯拉又在沒有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宣布推出 Model 3 國產長續航版本,在 NEDC 工況下續航里程為 668km,新車補貼后售價 33.905 萬元,而這距離國產 Model 3 標準續航版本上市僅 4 個月,價格相差不到 4 萬元。
特斯拉車主們再次維權,集中維權的爭論點在于:為什么特斯拉要隱瞞長續航版的推出信息,甚至在 3 月份誘導已訂車用戶提前提車。
車主的維權之路異常艱難,而特斯拉的態度依舊傲慢。
以 2019 年北京市大興區判決的一起類似的買賣合同糾紛案為例,原告認為 2019 年 3 月 28 日特斯拉公司降價存在欺詐行為,但法院在一審判決中駁回了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北京市大興區法院指出,《汽車訂購協議》中對于涉案車輛的交易價格是根據涉案車輛的配置及交易達成時的市場規律協議確定,沒有證據證明特斯拉公司虛構交易市場價格。同時,根據案件查明事實,涉案合同簽訂、履行當時均不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的情形。
盡管造假門、維權門不斷上演,加入特斯拉韭菜大軍的隊伍也源源不斷。對于一二線城市的用戶群而言,汽車指標緊張,越來越多人選擇購買電動汽車,加之特斯拉品牌和名聲在外,正在成為更多年輕人的選擇。
特斯拉再掀價格戰,蔚來們瑟瑟發抖?
關于這次降價,特斯拉官方給出的聲明中稱 " 得益于先進的軟件技術和效能優化 ",從而使得國產 Model 3 在續航里程方面有所提升。
出行分析師張翔對深燃表示,特斯再次降價,一個原因是特斯拉本身存在降價的利潤空間。
說白了,還是有降價的底氣。
今年 5 月,工信部公布特斯拉新車申報圖顯示,新款 Model 3 將采用寧德時代供應的磷酸鐵鋰電池。相比于之前 LG 所提供的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不需要鈷和鎳,電池成本能夠下降 10%。
張翔表示,特斯拉能降價、還愿意降價,甚至可以說是在中國區掀起價格戰,也是增加銷量,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同時進一步打擊對手,鞏固自己銷量第一的地位。
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在全球交付了近 9 萬輛汽車,其中中國市場 3.1 萬輛,貢獻了近乎三分之一的份額。營收貢獻度也在增加,特斯拉在華營收為 23 億美元,占 120.21 億美元總營收的比例為 19.13%。
中國市場,一步步成了特斯拉的重要戰場。
將價格降到 24.99 萬元,Model 3 的價格優勢進一步凸顯。同一價格梯度內,產生直接競爭關系的有兩款車——比亞迪漢和小鵬 P7。比亞迪漢(含 EV 和 DM 版本)批量交付 4000 輛,至此,已累計交付 5205 輛,小鵬 P7 上險量為 2033 輛。但在 8 月份,Model 3 的中國銷量為 11811 輛,無論在銷量上還是品牌上,Model 3 顯然擁有先發優勢。
開始恐慌的不只這兩家,穩坐造車新勢力第一把交椅的特斯拉,每一次降價,都會震蕩國內的造車新勢力。
今年 4 月 23 日,根據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的《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20 年起享受政策補貼的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 30 萬元以下 ( 含 30 萬元 ) ,但支持換電的車輛不受此規定限制。
在新政發布的 10 天,特斯拉應聲降價,得以讓 Model 3 享受新政的補貼優惠。不少媒體稱,特斯拉開始舉起價格屠刀 " 屠殺 " 造車新勢力。
來源 / 蔚來、理想、小鵬官網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當時甚至慌了,連發數條微博和微信。其中一條這樣寫道:" 設計 30 萬的補貼門檻,基本上是精準的助攻特斯拉來打殘國內的純電動品牌。你只需要換位想一下,如果你是特斯拉,你接下來會如何對策和定價,就知道什么叫滅頂之災了。" 最后不得不忍痛割肉:理想自己承擔補貼下降的部分,用戶到手價不變。
但實際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盡管特斯拉先發制人且有價格優勢,反而引起了 " 鲇魚效應 ",激發了國內新勢力的潛力。
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紛紛上市,股價不斷攀升。今年上半年,造車新勢力合計交付量達到了 3.4 萬輛,市場份額提升到 13%,其中蔚來 1.4 萬輛、威馬 0.8 萬輛、小鵬 0.4 萬輛。
" 特斯拉才剛進入國內,并沒有絕對壟斷市場,現在說‘給造車新勢力滅頂之災’還太早。"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對深燃分析,特斯拉并沒有發展到大量擠占市場的程度,而且市場需求是多元化的,最重要的還是核心技術。
在一位汽車領域投資人看來,特斯拉入華,有點像當年蘋果入華,其實加速了大眾對行業的認知和接受。" 在用市場換行業技術升級的大背景下,對每一家造車新勢力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關鍵看能不能夠找出符合自身的道路,產出更符合用戶定位的產品。" 他表示。
來源:深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