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藍鯨TMT
2020年5月3日,云集迎來了赴美上市一周年的日子。數日前,云集交出的首份年度財報讓投資者頗為不滿,其2019年營收同比下降10.3%至116.7億元,凈虧損同比擴大121%至1.24億元,至今已連虧四年。
自上市以來,云集的股價一直處于下滑通道,截止5月4日收盤,云集股價已經從發行價的11美元跌至3.61美元,市值僅剩7.66億美元,較上市之初蒸發約七成。
從風光無限的“會員電商第一股”到如今的虧損加劇、股價下跌過半、會員業務營收下滑,云集的會員電商故事何以為繼?
營收下滑、虧損加劇,股價及市值跌七成
2019年5月3日,成立四年的云集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11美元,募集金額超過1.2億美元,正式成為“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一時風光無限。
日前,云集發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年度財報,財報顯示,2019財年云集營收116.7億元,同比下降10.3%;凈虧損1.24億元,同比擴大121%。2019財年三季度,云集營收增速同比下降10.1%;四季度營收增速同比下降達45.15%。
同時,云集已連續四年虧損。財報顯示,2016至2019年,云集的凈虧損分別為0.25億元、1.05億元、0.60億元、1.24億元。
至于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云集稱系其核心業務“會員制”業績不振,以及自身戰略調整所致。財報顯示,2019財年云集會員項目收入同比下降49.9%至7.8億元,四季度會員項目收入同比下降84.3%至1.46億元。
不過,云集2019年全年GMV(網站成交金額)達352億元,同比增長55.1%,成為其財報中難得的亮點。
據悉,目前云集的營收主要來自商品銷售收入、會員業務收入、商城業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而云集的GMV大部分由會員貢獻所得。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其會員業務增長進入瓶頸期,這一指標大概率也將進入增長乏力階段。
此外,從股價表現看,尚未實現盈利的云集,上市至今一直處于下滑通道。截止5月4日收盤,云集股價已經從發行價的11美元跌至3.61美元,市值僅剩7.66億美元,較上市之初蒸發約七成。
顯然,財報背后的云集幾乎已風光不再,營收下滑、虧損加劇、股價及市值大跌等問題正集中暴露出來。
業務再轉型,云集的會員電商故事難以為繼
起初,云集從社交電商切入,借助微信的社交體系,把大規模微商進行串聯,提供從供應商到物流環節的上下游整合業務,輸出給小商家,進而通過商品銷售的傭金獲利。
但這一模式曾讓云集觸碰到“傳銷”這塊禁區,并為此吃下近千萬元的罰單。為擺脫外界對其“拉人頭”等經營模式的質疑,云集只能宣布轉型,從社交電商戰略正式轉型為會員電商。
“近幾年,社交電商賽道越發擁擠,社交零售平臺原有的商業模式面臨著被推倒重來的境遇。云集不應該是‘社交電商’的存在,那只是達成商業模式的方式和手段;站在用戶角度,會員電商才是云集的本來面目和競爭優勢。”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指出。
轉型后,云集定位于精品會員電商平臺,用戶注冊后即可成為VIP會員,繳納會員費后升級為鉆石會員,鉆石會員可享受多種權益,例如購物返利、邀請新用戶獲得提成等。得益于此,云集會員數呈裂變式增長,2016至2019年,云集會員人數從90萬迅速增長至2320萬。
然而,如今其會員業務增長已進入瓶頸。2019年第四季度,云集的會員業務營收為1.46億元,同比大降84.3%,環比下滑29.4%;2019年全年,其會員業務營收為7.77億元,同比下降49.94%。
為解決這一問題,云集計劃采取贈送會員的方式帶動增長。今年1月起,云集向在其App上登記的帳號贈送一年的免費會員。若用戶在期限內達到累計消費門檻等條件,會員資格延長一年,并且還鼓勵現有會員延長其會員期限。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云集的激勵方法短期內將會帶動業績增長,然而長遠來看,采用“讓利”和提高傭金的方式帶動會員數量增長進而維持業績上升,究竟能持續多長時間還未可知。
面對連年虧損、業績增長乏力的困境,云集再次作出了戰略調整。2019年一季度,云集開啟商城運營模式,改變原來單一的自營模式,允許部分商家以收取傭金的方式入駐平臺,采用直營和商城業務相結合的方式推動業績增長。
從2019年二季度開始,云集在財報中加入了商城業務收入,在新的統計方式下,云集將部分自營商品銷售轉到了商城平臺,自營銷售收入占比降低,商城平臺貢獻收入占比增加。
業務調整后,云集商城業務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的營收分別為0.53億元、0.86億元、1.69億元,占總營收中的1.7%、3.1%、6.9%。從財報可以看出,雖然商城業務收入正在逐季增加,但在總營收中的占比較低,甚至2019四季度及全年的營收均出現一定程度下滑,未能拉動整個平臺的營收增長。
業內有觀點認為,目前看來,云集的“會員電商”故事恐怕已難以為繼,轉型之路也并不輕松;自營和商城業務相結合的方式能否成為云集的第二增長點,還需交由時間來進一步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