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VR
本文出自:抖梨AR(子羽)
當消費級AR眼鏡與線下游樂場結合,將會產生怎樣奇妙的效果? 今天咱們就來體驗一下太平洋未來與歡樂谷聯合推出的AR項目——AR幻樂園。
Hello 大家好,我是子羽,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北京的歡樂谷。今天咱們主要體驗太平洋未來與歡樂谷聯合推出的項目AR幻樂園。
進門以后,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前面的AR體驗館了,AR幻樂園——我來了。
太平洋未來 + 歡樂谷AR 幻樂園項目
走近一看,前面有很多人正在排隊,頓時感覺這次失算了,沒想到夜場還有這么多人來玩。
就這樣,排了近半個小時隊,我終于來到了第三排,前面還有好幾個人,這時天也已經黑了。
終于排到前排 等眼鏡
前方的隊伍一直沒怎么動,隱隱約約聽到前面有人說:“沒眼鏡了,得等前面的人出來才能玩”。
原來,這個游樂項目里的AR眼鏡已經全部被游客拿去玩了,我只能等前面的游客玩完,才能拿到AR眼鏡。
就這樣,我們在原地又等待了半個小時左右,終于拿到了AR眼鏡。
通過小程序關聯 AR眼鏡
項目大概的流程是先在小程序上注冊,綁定手機號碼認證,然后向工作人員出示二維碼,通過這個二維碼關聯,然后工作人員給提供AR眼鏡。
這個小程序上有地圖,但我在實際體驗中并沒有感受到作用,絕大部分的游客也不會看這個地圖,而小程序在使用期間需要提供位置權限。
拿到眼鏡的第一時間,就仔細的觀賞了一下這款眼鏡,并且拍攝了一組外觀圖片。
太平洋未來 AMGlass T2 AR眼鏡
太平洋未來 AMGlass T2 AR眼鏡
太平洋未來 AMGlass T2 AR眼鏡
AR眼鏡供電裝置
之后,我戴上了AR眼鏡,正式開始這次的游覽。
戴上AR眼鏡后的感受
說說戴上眼鏡之后的體驗,感覺挺輕便的,外觀也很有科技感。
帶著眼鏡在園區里走了一圈,沒有感到鼻梁疼痛,也沒有任何的眩暈感,這點還是比較滿意的。
這款AR眼鏡使用共軸曲面AR模組,分辨率為1920*1080 ,屏幕亮度為 3000ml。視場角方面,按單目50°而言,雙目fov可在52°左右,據說視場角可以媲美Hololens2。
只是,剛戴上眼鏡之后,就和普通眼鏡沒什么區別,因為沒有看到屏幕上有任何提示信息。
體驗AR幻樂園項目的游客
于是,我就在園區里面逛了起來,前方看到兩個小姐姐,我去問問她們看到了什么吧。
兩個小姐姐搖了搖頭,說什么都沒看到。我說我也是,再往前走走看吧。就這樣,又往前走了幾步。
后來才知道,AR幻樂園有開機引導畫面,其中包括歡迎來到AR幻樂園的提示語以及引導動畫。但是為了簡化用戶體驗的流程,讓游客無需自行開機操作,工作人員幫用戶提前開了,游客因此沒有看到這些畫面。
我又向前走了一段路。
終于,我的耳邊傳來了一陣詭異的叫聲,我一開始以為是供電盒發出的,摘下眼鏡后一細聽,原來是AR眼鏡兩側內部的揚聲器發出的聲音,雖然我還沒體驗Bose那款音樂眼鏡,但覺得兩者原理相似,聽起來感覺挺自然的。
AR 幻樂園 小程序界面
在拿到眼鏡之前,我一直在思考這個項目導航的原理。理論上來說,可以通過小程序提供的位置結合AR眼鏡實現導航,但如果用戶一關小程序就涼涼了。或者結合眼鏡配套的這個計算和供電裝置,用GPS進行定位導航,但這個方案不確定是否能保證精準。而現階段眼鏡端的AR技術還不夠成熟,如果用LBS結合AR云的方案, 目前沒有高精地圖和SLAM的緊耦合,恐怕也不行。考慮到夜間的光線條件較差,通過識別圖來觸發的方案也有一定風險。那這個項目的AR導航,到底是怎么實現的呢?
但實際體驗這個項目之后,我發現自己多慮了。在體驗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AR導航的相關指引。
我只好漫無目的的在園區里面逛,沒想到偶遇了一只女妖精。
在路上 “偶遇” 女妖精
這款AR眼鏡是支持 SLAM的 ,隨著我們的走動,AR眼鏡展現的畫面和場景也會不同。如果我們走近這個女妖的話,畫面也會拉近,這樣就可以看到更多細節了。
只是覺得還不夠穩定,模型動畫給我的感覺像是浮空的,而不是通過錨點固定在地面上的。這個和廠商自研技術也有一定關系,期待后面在新版本能夠升級優化。
這個燈籠出現了很多次,主要用來烘托氛圍,倒不怎么嚇人。
熱情的花妖
這個花妖比較熱情,如果走近這個花妖的話,就會被她張開嘴,用力的“親”上一口。
我在靠近出口的地方,看到兩個妹子,她們坐在路邊的椅子上。我走上前打了個招呼 : “哈嘍,你們是已經玩完了嗎,感覺怎么樣?”
她們萌萌的搖了搖道 : “沒有,我們剛開始呢,什么也沒看到啊。”
我哭笑不得,告訴她們 : “你們坐在這是看不到的,需要走動一下才行。”
妹子們聽后,這才站起身來,去園區里面轉了 。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引導還是很重要的,如果AR導航不好實現的話,可以在園區各個位置用 LED 燈來指路。或者,在設備內置語音進行提示也可以。
總之,游客們沒有提示是很難獲得完整體驗流程的。我找了很久幻樂園AR射箭項目所在的位置,但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最后,我們隨機采訪了幾位體驗這個項目的游客,想聽聽他們對AR幻樂園的感受與看法。
1。首先是這對情侶 :
我 : “你好,請問你們是玩完了是嗎,能跟我說下感受嗎?”
男生 : “還可以,就是畫面不 。。。”
我 : “不夠真實是嗎?”
男生 :“是的。”
我 : “你們希望達到一個怎樣的效果呢?”
女生 :“希望更逼真一點吧。”
男生 :“感覺就跟放電影一樣,一直循環,我就在盲走。”
我 :“沒有引導是吧?”
男生 :“對,對,希望和場景多一些互動。”
我 :“好的,感謝分享。”
2。還有前面乖乖坐在椅子上等風來的可愛妹子 :
我 : “哈嘍,看到了嗎?”
妹子:“嗯,看到啦!”
我:“感覺怎么樣?”
妹子:“感覺 。。。 不真實”
我:“嗯,你希望達到一個怎樣的體驗?”
妹子:“它這個沒有具體的地方,就是,你可以沿著這條路隨意走。”
妹子:“我覺得,多加一些外景吧,就是多設置一些地方。”
我:“好的,謝謝你。”
3。最后是兩位新認識的朋友,很爽朗的小兄弟和大妹子 :
妹子 :“我覺得不嚇人,有點。。。低齡”
妹子 :“但是有時候戴上眼鏡轉過頭一瞬間看到真的人在背后,還蠻恐怖的。”
小兄弟:“它這個。。。我不知道它是在某個地點有固定的東西,還是一直重復在放這個東西。我覺得AR是要和定位相關的,這樣的結構才比較合理,畢竟AR是叫增強現實嘛,得在現實的基礎上再增強點東西。”
我:“好的,謝謝你的建議。”
妹子 :“你可以去飛聊建個小組。”
我:“好的,一定,我已經注冊了。”
小兄弟:“她是飛聊的工作人員 ~ ”
我:哈哈,好的,回去讓你們老板給你加雞腿。
本來想繼續采訪一些游客,但是面前路過的一輛車,伴隨著BGM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走過去一看,歡樂谷景區內的工作人員們蹦起了野迪。很多游客也控制不住,紛紛扭動著,舉起手,跟著晃了起來。
最后,簡單總結一下本次萬圣節歡樂谷AR之旅的體驗與感想。
AR眼鏡的投放數量直接影響著游客的等待時間,我這次在夜場排隊大概花了1個小時以上,如果是白天的話,可能排隊的時間更長。
太平洋未來每天供應2500臺AR眼鏡,在深圳和北京歡樂谷同時大規模投放使用,其中在深圳歡樂谷投放了2000臺,在北京歡樂谷投放了500臺,算是不小的量了,但依然供不應求。
北京的冬天確實很冷,而AR幻樂園的項目非常火爆,工作人員在外面連續工作很長時間,感覺一直沒停下過。在這里向他們致敬,各位辛苦了 !
通過這次項目,我們看到了景區AR眼鏡消費的市場非常廣闊,國內最不缺的就是旅游消費者,游客們非常熱情,愿意排很長的隊來體驗增強現實科技帶來的視覺感受。除了AR眼鏡,幾乎不需要投資其他的設備。就可以在景區獲得視覺上的感官體驗,并且同構AR用跨越空間、時間的形式展現地理特色與歷史文化。AR+文旅這個模式,無疑是具有顯著的商業價值的。
但與此同時,消費者也很理智,單純的AR體驗對他們來說,吸引力還不夠。他們知道什么樣的內容才能夠真正滿足他們的需要,從這次的采訪與體驗看來,內容和引導顯得至關重要。
AR眼鏡在景區的應用難度遠高于在博物館、美術館等場景的應用。在美術館我們可能只需要識別出一幅畫,然后加載與這幅作品相關的內容即可。
或是掃描一個破舊的古董,通過AR中的3D物體識別技術,通過增強現實復現它在數百年前的原貌。
但在景區,AR導航至關重要。AR要與建筑、景點位置緊密結合起來。AR游樂園要有互動,要有游戲性和趣味性,而不是看起來像是在循環播放一段動畫。
不過,后來我在與太平洋未來的朋友溝通后了解到,這里其實不是簡單的循環播放動畫,而是在園區里隨機觸發一些鬼怪,同一個點每個人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鬼怪的數量也很多,其中有帶劇情的主角鬼怪,還有不同野鬼。當然,整體在內容上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需要與項目方、內容方共同去磨合。
在游樂場,面對廣泛的普通游客,在缺乏專業知識的情況下,AR眼鏡設備必然會出現折舊或者損壞。因此,這里談談有關設備管理與損壞賠償方面的看法。
AR眼鏡是一項新興起的科技產品,在租賃設備理賠方面的機制還不夠健全,個人覺得不應采取明碼標價的理賠方式。對于一個普通消費者而言,如果一旦產生設備損壞,經濟糾紛是很難處理的。如果可行的話,建議參考無人機、數碼設備的租賃模式,和第三方保險公司簽約協定。保險費用包含在用戶的門票或租賃費用里面,如果一旦產生設備損壞,由保險公司來視情況進行理賠。
涉及到價格的信息,太平洋未來暫時沒有公開,可以期待AMGlass在本月舉行的產品發布會。據溝通了解,這個項目開展半個多月以來,暫時沒有發生一起損壞或者丟失事件。消費端運營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非常大的難題,這其中有一整套復雜的運營系統,AR幻樂園在不收押金的情況下,合理的解決了復雜環境下的眼鏡的發放、充電、回收,也為后來者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
同時我也在思考,在歡樂谷這么多有趣的項目、表演中,AR項目如何能夠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呢 ?
其實,AR是可以創造更嗨的場景的。
城市中心廣場多人AR互動
在中心廣場下,成百上千人同時玩一個游戲,并肩作戰,通過AR互動。
但這一切,都需要有一個發展過程,很高興,太平洋未來在游樂場領域邁出了第一步。
第一次落地消費端,內容上還是做了一些取舍,期待后續繼續迭代升級。
盡管體驗方面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但這次AR項目的落地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隨著時間發展,越來越多的景區、游樂場、美術館都會陸陸續續加入AR互動,AR+文旅是一個非常棒的應用場景,這次在歡樂谷的活動,為后面AR應用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大型多人AR游戲
隨著5G通信環境下各項技術的發展,AR云帶來的線下多人AR互動將會成為可能,公園、購物商場、游樂場,甚至城市級別的AR娛樂項目將會紛紛落地。
我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