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北京共識。人工智能(AI)領域近年來取得了驚人的進展,但不少具體的執行操作是通過算法來完成的,并且不具備個人意識。不可否認,人工智能必定會改變我們的未來,只是我們還不知道確切的方式。對于人工智能的迷戀和恐懼正是由此而來。
在AI將一系列豐富的應用帶入公共視野的同時,也為當前的法律法規、倫理規范和政策體系帶來不小的考驗。
據悉,5月25日,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制訂的《人工智能北京共識》發布。
針對人工智能研發、使用、治理三方面,《北京共識》提出各個參與方應該遵循的有益于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和社會發展的15條原則,為規范和引領人工智能健康發展提供“北京方案”,提出“和諧與優化共生”。
人工智能倫理與規范是未來智能社會的發展基石,已經引起全世界廣泛關注。歐盟、英國、日本等均已制定人工智能的倫理準則。
北京在人工智能建設方面的耕耘深厚。2017年以來,北京市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政策相繼出臺?!侗本┦屑涌?a href="http://www.www.gequge.com" target="_blank">科技創新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初步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2018年11月,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北京智源行動計劃、成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今年2月,北京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正式成立,計劃建設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開展人工智能應用示范,推動人工智能標準制訂等
【來源: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