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于海南博鰲舉辦,百度副總裁尹世明出席“‘AI+時代’來了嗎”論壇并參與討論。
尹世明表示,我們今天看AI的方式和過去不一樣了,因為今天,計算力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海量的數據并不是清潔的,過去或許是垃圾進、垃圾出,但今天,我們如何處理好哪些未清潔的數據,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尹世明認為,AI基于一些有噪音的數據,也依然可以生成一些模型。今天的AI是非常自然的,無論邊緣或者云端,因為超級的計算力與數據,我們得以充分地計算,所以,數據其實是最重要的,清潔的數據并不是AI的前提,沒有這么嚴格。
關于AI的發展,尹世明提到,我們在說AI時,正在看到一整套產業鏈的誕生。AI的分發從云端到設備,其實是需要計算基礎設施的改變的。此外,我們還需要數據的標識。
相應地,百度在山西太原建立了數據標簽中心,算法科學家會生成相應的算法,加上AI、大數據,百度稱之為“ABC”。尹世明稱,把A、B、C加起來,理想會變成現實。(李楠 何暢)
以下為官方速記:
吉娜·史密斯:歷史學家看工業革命的時候,他會說人們先受到傷害,然后跟上社會的步伐,現在對于AI可能也是處于這么一個關鍵點。那大家有沒有一些什么問題嗎?
尹世明:說到教育,這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大兒子就會用百度去找投籃的圖片,其實計算機科學,也可以幫助我們在未來用其他方式去面對AI,不管是創建新的工種,還是事業。在中國有很多制造業的工作,比如說要進行質檢,有了計算機視覺,我們就可以改變現有的質檢的操作,可能一個解決方案,或者是一個計算機視覺的眼睛就可以頂十個人,可以減少90%的勞動力,這對行業是非常新的東西,我們已經看到了這一方面的趨勢。
吉娜·史密斯:我們要討論狹義的AI和廣泛的AI,我想問一下尹先生,一月份的時候百度宣布要開放云系統,把百度云進行擴展,那這個的話,還會涉及到邊緣計算的問題,14億的設備把智能從云端轉向邊緣,這些大的AI相關的問題是怎么設想的呢?
尹世明:把AI變成應用,需要一整套的產業鏈來提供支持,比如說邊緣計算,要有云計算的能力加上邊緣計算的能力,這樣子才能端到端的設備,我們的基礎設施需要改變,另外一個我們的數據,我們需要數據標識的工具,所以我們建立了一個巨大的數據標簽的中心,必須是要給數據做標簽,無論是語音的,還是算法的,我們現在已經在太原建立了一個巨大的數據標簽的中心,我們有算法的科學家,數據的科學家去生成AI的算法,我們把它叫做ABC,首先要有大數據的處理能力,云計算的處理能力,把ABC加起來,就可以把AI從一個理想變成一個現實。
吉娜·史密斯:我自己對AI是充滿樂觀的,AI只是一種技術,為人類服務,這是肯定的。今天我們很多的所提出的擔憂,現在正在得到解決,比如說數據處理,我們有新的數據,大家共同的處理現有的這些數據,我們現在應用新的技術來解決我們的擔憂,比如說對于數據,對于AI的目標的擔憂,所以我相信AI肯定會更好的服務人類,創造更多的價值,來奉行人類信仰的價值。
尹世明:我們有多方數據計算的技術,不用接觸任何的個人的數據,你也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做很多的事,所以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可以消除我們的擔憂,利用AI的優勢
【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