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推動STEM教育,將科技融入到各學科很常見,但也并不全是動手做才可達到學習目的。早前,由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及青年會書院主辦的‘活躍及健康校園動感單車邀請賽’,便將運動訓練與科技學習結合,透過室內單車及影像技術,讓學生可一邊看著公路的現實圖像,一邊進行單車競賽,既是體育比賽,同時也是一次科技學習。同場更有幾架虛擬現實(VR)單車,讓同學們更進一步的VR單車體驗。
戴起VR眼鏡,更有臨場感覺
運動與學習并行
學習很重要,但體能也不能落后。皆因沒有強健體魄,便難以應付本港繁重的學業壓力。若人要身心平衡,最理想是每天累積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適能活動,也有助同學健康發展,擁有更好學習情況。青年會書院會早年已選擇踩單車運動,配合校本及STEM教育,設計室內踩單車,并興建‘場館’,讓學生即使在落雨天的日子,也可在室內進行運動,維持同學相應的運動量。其后透過向外推廣,也吸引不少學校參照,為同學提供一個學習與運動平行的環境。
青年會書院梅志文強調,學生要有強健體魄才可繼續溫書學習。
單車安裝有感測器,可記錄速度,也可密切關注學生的健康狀況。
配合圖像踩單車
若單純室內踩單車,對同學或許有點悶;所以青年會書院的室內單車有結合現實影像技術,踩單車的同學可如‘打機’般,看著安裝在單車上的屏幕圖像進行,玩得更開心。而且,多部單車更可連動,進行單車競賽,學生自然更會落力去踩,達至相應的運動量。‘活躍及健康校園動感單車邀請賽’便吸引多間學校參與,學生們同場進行動感單車競賽。
女生踩單車的表現也不輸男生的。
同學看著屏圖像,一起同場較勁。
雖然比賽時沒用上VR眼鏡,只是以大屏幕投射公路場境,但參賽學生看著圖像,以及旁邊所有對手的速度數據,也有著爭先賽、追逐賽的競賽感,更有動力踩得更快更遠;而且在模擬競賽中,也能增加同學自信。
屏幕也會顯示同學們的排名,但不是踩得快便是首位,還要計算其他數據。
單車上也有安裝屏幕,同學可自行注意自己的數據調整踏車步伐。
VR連動單車速率
比賽另一重點是場中的VR單車。以往青年會書院學生透過VR技術設計的‘4D-VR單車’相比,新版也是戴上VR眼鏡,在虛擬現實內踩單車。由同學協助設計的新版加入同步技術,踩單車的速度與播片速度同步,即是踩得快,場境前進得更快;踩得慢,場境前進速度也有所減慢,令過程更貼近單車的真實情況。負責的梅志文老師更表示,場景更有加如VR過山車的急彎斜路,倍添剌激緊張感覺。
戴起VR眼鏡,更有臨場感覺
梅志文解釋,將VR科技學習融入到運動訓練過程中,因為學生必須頭戴VR眼鏡,選擇跑步或容易失去平衡,采用單車便較安全,即使遇著急彎,學生也能安坐座位上,不易失平衡跌倒。
場境感覺真實
邀請賽當日更邀請前香港單車代表隊亞洲第一車神黃金寶及前香港三項鐵人代表李致和作嘉賓。他們也鼓勵同學著重學業之余,也要抽時間運動,保持身心健康平行。二人更親身落場試踩VR單車,并盛贊構思及設計很有創意。黃金寶認為境觀還有進步空間,可以做得更真實。李致和則坦言,VR單車可吸引學生,達到推廣運動之效,最重要是,與他們以往習慣的普通單機使用室內單車運動相比,VR單車的場境可分散運動員注意力,忽略身體的疲累。
黃金寶鼓勵有志向體育發展的同學,捉緊自己夢想。
李致和認為VR單車容易吸引學生玩,達到運動的目標。
梅志文表示,‘4D-VR單車’技術上不算太復雜,只須一個程序、一副VR眼鏡、安裝在單車上的感測器便可。‘傳統單車也只須拆走尾轆,托起車架,安裝上感測器,同樣可收集數據,達至相應效果。
圖文出自:ezone
原文鏈接: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2297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