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新浪VR參與了耐德佳AR眼鏡的眾籌,拿到了他們的產品的同時我也在想,借助科技產品類的眾籌,能否為我們行業的硬件產品帶來一些好處。
舉一些成功的案例吧,除了之前我們參與的耐德佳AR眼鏡眾籌,我們行業最早還有Oculus的200多萬美元的眾籌以及后來小派再次創造的400多萬美元眾籌記錄。Oculus后來被Facebook看中;小派在眾籌之后不久就獲得了新一輪億元融資;耐德佳的AR眼鏡眾籌也將新一代的AR產品帶入了消費者的視野當中。
在科技產品類的眾籌中,Pebble Time手表Kickstarter上籌得2030萬美元,同時也創下Kickstarter成立以來在單個項目籌資速度和籌資總額兩項紀錄。想一想,創業公司能夠在短時間內籌到這么一大筆來自C端用戶的資金,眾籌平臺的作用功不可沒。
為了深入了解眾籌,我做了一些功課。網絡眾籌,算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募資方式。普通人平時接觸或者了解到的眾籌一般為權益型眾籌,也就是公司團隊將產品介紹、設計理念等內容放到專門的眾籌網站上,支持者們瀏覽之后再決定是否花錢支持這些產品。另外還有一種是公益型眾籌,也就是水滴籌這樣的以獻愛心為主的眾籌平臺。
我這個解釋比較簡化,相信大家平時接收到的與眾籌有關的信息也不少。不過,眾籌在國內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數據顯示,2011年下半年到2014年底年,國內成功項目數和融資總額分別為4226個和9.31億元。而到了2015年這個數據變成了15218個和88.68億元。2016更是暴漲為48437個和217.43億元,此后每一年都處于整體增長的態勢。
值得一提地是,在2016年眾籌的巔峰時期,全國共有532家眾籌平臺,但是到了2019年處于運營狀態的眾籌平臺僅剩下145家。這個方面倒是和我們的行業有一些相似之處。其他詳細的我不再多說。
話說回來,眾籌的優點比較明顯,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參與眾籌沒有身份的限制,只需要根據個人的喜好來決定支持與否。同時,眾籌的項目類型多種多樣,覆蓋面廣,潛在消費群體也比單純的營銷更多。而對于發起者來說,只需要有創造能力便可以通過眾籌來解決資金缺乏問題。
其次,眾籌平臺會提供一些數據供項目發起者進行參考,并且以更好的方式向消費者展示他們的產品和理念,同時也能夠為項目吸引資本的關注,為公司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眾籌平臺一般還有擁有龐大用戶群體,他們相互交流,一方面可以為眾籌項目的發起者提供一些反饋和建議,幫助其完善產品,檢驗產品和服務的優劣。另一方面,可以集中意見,讓其他支出者做出理性的決策。
為了調查眾籌到底對于科技產品和消費者產生了哪些影響,我采訪了三位眾籌過程中的重要角色,分別為眾籌平臺管理者、眾籌項目發起者以及眾籌項目支持者。希望為想要進行眾籌的業內人士提供不同角度的觀點。
眾籌是連接消費者與創業團隊的橋梁,但產品交付是最大問題。
王強
摩點網合伙人
摩點網是近幾年最受消費者關注的眾籌平臺之一。前期主要針對文化創意打造眾籌平臺,目前也已經向全品類眾籌方向發展。
王強認為,現在的眾籌行業處于成長期,而且變得越來越貼近大家的生活。過去眾籌曾被認為是和京東淘寶一樣的購物平臺,只是單純的買東西。消費者們慢慢發現,眾籌平臺上其實有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充滿著創新和創意。另外,眾籌的預售屬性可以幫助產品進行市場驗證,不僅能獲得反饋,還能受到資本的關注,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眾籌可以成為連接消費者和創業團隊的橋梁。盡管不同的人對眾籌的理解不一樣,但是參與眾籌大部分人都從興趣出發,并且最終獲得了強烈參與感。”
在摩點網,他們對于眾籌項目的把控相當嚴格,首先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同時他們對于有抄襲嫌疑的項目相當敏感,因為他們不希望有項目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
關于科技類產品的眾籌,王強給出的觀點是:如果產品有70%-80%的完成度,那么眾籌比較容易成功。因為科技類產品成本高,必須要有實實在在的產品可以供消費者體驗或者觀看,不能只拋出概念或者是欺瞞消費者。他還指出,創新度高、利用率高、貼近生活的產品更能夠打動消費者并獲得他們的支持。
當然,從眾籌平臺的角度,王強也看到了眾籌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其中最大問題還是交付相關問題,因為創作過程中不可控因素比較多,所以延遲發貨的情況是發起者需要和支持者及時溝通的。針對這種情況,摩點網推出了嚴格的風控方案,當眾籌項目完成時,發起者只能拿到50%的資金,發貨后可以再拿30%,確認收貨才可接收最后的20%,盡可能為消費者減少損失。
“就中國的眾籌行業而言,因為用戶理解度和消費習慣的不同,我們一直在加大平臺監管力度,既要保證項目的透明化、公布真實用戶數據、維護用戶權益,也在積極監控短時間數據暴增的現象,防止刷單和注水現象的發生。”
對一個成功眾籌的項目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產品是否創新,是否能解決用戶的痛點。
翁志彬
小派科技創始人
小派科技于2017年在國外眾籌平臺上kickstarter完成4236618美元的小派8K頭顯眾籌項目,一舉打破Oculus保持了五年的2437429美元眾籌記錄,在國內外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不過,小派的眾籌真有那么容易嗎,小派科技創始人翁志彬有一些想法要與大家分享。首先在選擇平臺方面,他認為Kickstarter平臺上的眾籌有很成熟的模式,按照平臺的要求,并研究成功眾籌模式的案例,給了他們很多有意的啟發。他說到:“其實,對一個成功眾籌的項目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產品是否創新,是否能解決用戶的痛點。”從他的角度來說,正是因為小派的產品在這兩點上都很契合,所以為之后展開眾籌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眾籌對于小派科技也是有好處的,翁志彬覺得它是營銷過程中非常好的早期市場測試,以及獲得早期種子用戶的方式。據了解,在Kickstarter海外眾籌期間,小派科技在全球12個城市舉辦了12次用戶體驗活動和展會,全球共有2000多玩家參與小派8K的產品測試,一時間小派8K VR成為了海外VR社群的熱門話題。
在這過程中,這款產品受到VR行業知名人士、極客玩家以及包括Techcrunch, UploadVR、RoadtoVR、Wareable、癮科技等在內的國外知名科技博客的專欄作家的高度關注。“這些消費者在產品還沒有量產的時候就愿意來支持我們,是小派早期的堅實的支持者,他們會跟我們來分享最新的任何對產品開發有價值的信息,他們積極反饋自己的體驗,并給到產品開發更新的建議,這是我們通過眾籌獲得的最寶貴的資源。”
翁志彬認為這些支持者是他們的寶貴財富,能為他們的產品優化帶來巨大的幫助。我估算了一下,小派在2017年的眾籌當中共有5946位支持者,人均眾籌額度為712美元,這個數據多少能說明這款8K VR頭顯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
最后,他表示眾籌可以為VR/AR行業帶來一些好處:“眾籌為企業開發新產品提供了不同的資金籌措的渠道,也同時獲得了早期的用戶支持,所以對創業公司來說眾籌項目的成功是能積極助推公司發展的契機。”
其實參與眾籌,就像是網上購物一樣,只不過不能馬上就拿到東西。
木言
望京白領
木言參與過幾次科技產品的眾籌,接觸一些VR/AR類的產品,同時也發起過眾籌項目,我覺得她算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采訪對象。在木言的眼中,她認為眾籌是一件很潮流的事情,偶爾在辦公室也會聽到有同事在談論它們。比如粉絲們一起為愛豆眾籌某個活動,某某酷炫的產品開始眾籌了,或者是一些音樂會、線下活動的眾籌。
“我覺得眾籌離我們的生活并不是太遠,至少大家就都會頻繁的接觸這一類的事情,只不過沒有去深入地去了解它。”木言平時會關注科技產品的眾籌項目,但是因為她是女生的緣故,所以都是些小型的產品,比如智能音箱、運動手表等。之前也想過眾籌一些VR/AR產品,不過因為覺得這些產品使用起來很復雜,最后放棄了這個念頭。
還有一點讓她比較關注眾籌的原因是,她所拿到的眾籌產品和預期相差不大。該有的功能都有,使用起來也和項目介紹上說的基本一致,只是在產品外形上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區別。她覺得只要產品外觀、功能沒有太大出入,她還是會選擇接受。
“其實參與眾籌,就像是網上購物一樣,只不過不能馬上就拿到東西,而這種情況就像網上一些淘寶店買衣服要先付款預約,然后等待發貨,說白了還是看自己喜不喜歡。喜歡想要,那么就花錢支持或者購買。話說回來,像是產品眾籌這種方式,大多數人還是不太愿意接受吧。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等待。”
另一方面,她認為眾籌項目非常看產品的類型與優劣程度。類型決定了項目的吸引力,優劣程度則影響著大家是否花錢去支持這個項目。不少缺乏這兩種特點的項目最后都走向了失敗,支持者很少且大多是項目發起人的熟人或者朋友,根本沒有起到營銷產品,發展早期用戶的作用。
其實,一開始的發起眾籌項目的都是一些資金緊張但又有好的創新產品的公司,他們將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消費者投入資金,幫助他們完成項目。簡單一點,就是“我覺得你的這個想法不錯,我投錢支持你。”
眾籌對于公司來說,尤其是科技類的創業團隊,可以借助于眾籌平臺營銷產品,一旦眾籌成功,將會讓公司迅速獲得一批早期用戶和資方的青睞。但是,眾籌行業發展到現在,利用眾籌來營銷的公司則越來越多,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大公司也在搞眾籌項目,難道他們也缺錢嗎!
這里我要提個醒,想要做這種項目的團隊請記住,不能把籌碼都押注在上面,眾籌盡管優點較多。無論你說的如何天花亂墜,設計理念多么完美無暇,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品本身,如果創新不夠,或是無法解決用戶的痛點,最后依舊會遭遇失敗。
另外,眾籌行業還存在著自己的問題,像是眾籌資金注水,平臺造假等事情偶有發生。大家在參與眾籌的時候,希望能多方面調查與思考,免得花一些冤枉錢。整體來說,眾籌拉進了公司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對于我們這種新興的高科技行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來源:新浪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