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咪蒙,但卻一定知道她有一個月薪5萬的助理。
年初,在“寒門狀元”事件之后,咪蒙就曾宣布關停微信公眾號兩個月,并永久關停微博。
不想僅僅過了不到一個月,2月21日咪蒙以及旗下“才華有限青年”等微信賬號就宣布將被永久關停。旗下美妝賬號改名為“李粒粒LiLiLi”,咪蒙小號“好疼的咪蒙”則清空了所有內容。
從咪蒙公布之前公布的報價來看,其微信公眾號頭條廣告報價一度到達80萬元,二條也有40萬元。這次的賬號注銷還包括今日頭條、鳳凰號等等,并稱咪蒙“不得轉世”。咪蒙的商業帝國幾乎被連根拔起。
除了自媒體,同時可能就此終結的還有咪蒙剛剛開始的編劇生涯。2018年3月,檸萌影業曾經宣布,由咪蒙擔任編劇的網劇《長大成人》正在籌備中。現在咪蒙被封,這部“神似”《歡樂頌》的作品最終何去何從也被畫上了問號。
“毒雞湯女權”,這不只是咪蒙的專利
正如我們上文所說,咪蒙還在積極謀求走向影視圈,成為編劇便是第一部。
了解咪蒙的人都知道,咪蒙的文章一向以宣揚所謂“女權”為導向,用一碗一碗的雞湯,挑動著公號中近600萬女性粉絲的內心。
作為一個影視的門外漢,咪蒙之所以開始進軍影視當編劇,其實和中國影視,特別是網臺劇當中 “大女主”等題材層出不窮有著直接關系。
從《歡樂頌》里的五個姐妹,到《我的前半生》里的羅子君,從楚喬到關皮皮,不一而足。
然而,在這些所謂的“大女主”或者“女權”劇卻很少體現真正的女權,而或多或少的會體現出“咪蒙式女權”的感覺。 男一都會對我不離不棄,男二都會生死相依,男三都會“我的眼里只有你的橋段大行其道,靠男人上位的情節也充斥其中,女權成為了寄居在男權上的笑話。
再有,許多職業劇也會加入大量愛情橋段,“談判官”改談戀愛,“獵頭”改“獵對象”的情況也多次發生。這也正如咪蒙的風格,看似讓人“自強不息”,實則只想讓你成為“坐在寶馬里笑的人”;看似是在不斷激勵,實際只是找準了觀眾的七寸,然后一顆顆的吃下早預備好的“致幻藥丸”。
但這樣的劇情雖然滿足了女性觀眾對于愛情內容的需要的同時,本身也局限了內容的發展。
首先,這樣的劇所有內容幾乎都必須圍繞愛情展開,親情、職場、宮斗、武俠等本應該更重要的戲份反而成了陪襯。由此,很多所謂的職場劇、宮斗劇到頭來都變成了無限尷尬的愛情劇。
更重要的是,“咪蒙式的女權劇”并不是真正的男女平權,當女性意識進一步覺醒之后,就會開始逐漸摒棄這種價值觀。正如《致橡樹》中所說,“我如果愛你,絕不學攀援的凌霄花”。
再次,隨著90后以及更年輕觀眾的崛起,單身才是社會更加主流的形態。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會影響大家對于影視劇的觀看喜好。
更進一步說,“大女主”實際上是披著女性思維的外衣,但實際上卻站在男性立場的表現。女性是白蓮花、傻白甜,需要靠男性,甚至眾多男性實現目的,這其實是一種變向的“被包養”。托名女權,實際宣揚的卻是一種并不合理的價值觀。
咪蒙已經悄然落幕,但“偽女權”卻依然大量存在于影視劇之中。但隨著品質口碑成為了市場主流,真正的女權影視劇登上舞臺恐怕也不會太遠了。
Via 藝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