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0日,亞洲杯八強爭奪戰打響,中國男足在先失一球的情況下,依靠肖智以及郜林的進球,完成逆轉好戲,最終以2:1的成績“復仇”泰國隊,成功鎖定寶貴的八強席位。在比賽結束后,國足攻破對方球門的短視頻在網上迅速傳播,這精彩的一幕讓眾多網友激動不已。
其中,有一條比賽進球集錦在新浪微博上獲得了1200萬次的觀看量,評論以及轉發量已經突破上萬,引起了巨大反響。在祝賀中國隊贏得比賽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體育短視頻背后的魅力。
體育版權“紛爭”又起,頭條、咪咕、優酷紛紛加碼“體育+短視頻”
近幾年,隨著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崛起,使得短視頻行業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風口,一時間,“短視頻+電商”、“短視頻+社交”等模式紛紛涌現出來,令人們看到了發展新“道路”。而現如今,短視頻這股風刮到了體育領域。
2018年11月27日,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與NBA達成合作,獲得了NBA短視頻版權,其中包括NBA每日賽事集錦、幕后花絮和賽事新聞等多類精品內容,且字節跳動旗下的今日頭條、抖音與西瓜視頻均擁有與NBA相關的短視頻權益。
而在頭條拿下NBA短視頻版權后不久,咪咕與優酷也先后宣布獲得了NBA短視頻版權。此外,優酷在去年12月還與NFL職業橄欖球大聯盟達成合作,為優酷用戶提供超級碗、揭幕戰、感恩節大戰以及賽事集錦等短視頻內容。
不得不說,在當下這個“群雄割據”的互聯網體育市場,體育版權是各個“玩家”搶占高地的重要突破口。畢竟只有擁有足夠的體育版權,才能獲得豐富而寶貴的流量,有利于企業后續發展。如依靠NBA版權的騰訊體育在籃球領域一直都擁有較大的領先優勢,而PP體育也憑借手中眾多優質的足球賽事版權,在足球領域中建立了不俗的地位。目前互聯網體育市場頗有“得版權者得天下”之勢。
不過我們平常所見到的體育版權大多是體育賽事直播權,而體育短視頻版權卻少有耳聞。以往“鐘情”于體育短視頻版權的都是新浪微博這類的社交媒體,如今從優酷、咪咕等主流視頻平臺的布局來看,體育短視頻已經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甚至有相關人士預測,在人們生活場景碎片化的今天,體育短視頻或許會成為人們觀看體育賽事的潮流,頭條、優酷等平臺的戰略布局也足以證明了其對體育短視頻的看好。然而體育短視頻真的有這樣的魅力嗎?
體育短視頻版權緣何成為“主角”
短視頻作為目前的“風口”之一,確實有著不錯的發展潛力,而體育行業在近年來也是一片欣欣向榮,體育與短視頻二者的結合看起來像是“錦上添花”,被人們所看好也是在情理之中,況且體育短視頻確實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
一方面,與體育直播版權相比,體育短視頻版權的成本更低且容易獲得。眾所周知,體育賽事版權作為稀有之物,目前已被炒成天價。如騰訊當年拿下NBA版權的價格為5年5億美元,而PPTV拿下西甲2015到2020季度的版權則用了2.5億歐元,這些昂貴的體育賽事版權令不少平臺望而卻步。
而由體育賽事版權“拆分”而出的體育短視頻版權顯然更容易獲得,因為其版權成本更低,且短視頻版權不像體育直播版權那樣稀有。所以,體育短視頻被不少人所追捧。
另一方面,體育短視頻能帶來更多流量。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時間變得越來越“緊缺”,看一場幾十分鐘的比賽,無疑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而體育短視頻恰恰符合當今人們的生活方式,其碎片化、輕質化的特點使得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且快速準確的獲取體育賽事的相關信息,節省人們大量時間。
另外,由于體育短視頻包含賽事集錦、賽事前瞻、賽事復盤和球員花絮等多種類型,其內容短而精彩,能夠滿足各類人士的不同需求,所以體育短視頻更容易被人們轉載,擁有很大的傳播性,其在獲取流量方面有著直播難以比擬的優勢。
據艾瑞資訊數據,俄羅斯世界杯期間,在微博平臺上有92.4%的用戶會關注世界杯動態,其中比賽集錦和比賽花絮的短視頻以及其他娛樂內容的關注度都在70%以上,而選擇回看短視頻的用戶占比最高,達到了驚人的78.5%。這樣看來,優酷、咪咕、頭條布局體育短視頻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NBA這種頂級賽事IP,在提升平臺關注度的同時,也補充了自己在籃球領域的短板。
或許正是對體育短視頻的看好,網上還出現了許多類似“體育直播不行了”、“騰訊在籃球領域一家獨大的局面將會終結”等言論,可是體育短視頻真的有這么大的能量嗎?
體育短視頻是“偽體育”?
2018年2月22日,在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決賽的比賽中,隨著裁判發射出槍響的一瞬間,中國選手武大靖如一道赤紅色的閃電沖出起點,并一路遙遙領先。盡管其身后的兩名韓國選手與加拿大選手奮力追趕,但武大靖絲毫沒有給對手留下任何機會,最終以29秒584的成績沖過了終點線。武大靖在獲得中國隊在本屆冬奧會第一枚金牌的同時,也成功刷新了自己剛剛創造的世界記錄,為中國的體育迷們帶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在現場以及電視機前觀看這場比賽直播的人們無一不為之歡呼雀躍,懸著的心終于也落了下來。
對于不知道比賽結果的體育賽事直播,人們的心往往都會隨著賽事的進展而跌宕起伏,選手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能牽動人們的心,觀眾的那種緊張、不安、期盼的心情會隨著比賽進程變換,直到比賽結束的最后一秒,這些積壓的情感噴薄而出,使得所有的觀眾們變得熱血沸騰,這便是體育直播的魅力。
而體育短視頻顯然不能使得觀眾有這些情感,因為它揭開了體育那層最神秘的面紗--比賽結果。對于已經知道結果的比賽來說,再激烈的比賽畫面也很難勾起觀眾們真正的激情。當然,或許看過武大靖奪冠短視頻的人們,會真心覺得武大靖“牛逼”,但也就僅此而已,因為他們不能體會到緊張而又刺激的比賽過程,一切的體育比賽都將變得淡然無味。
正是因為如此,體育短視頻雖然能吸引眾多流量,但不一定能讓人真正“愛”上體育。體育短視頻吸引更多的是體育邊緣粉絲,其中以湊熱鬧、不愿“落伍”的偽球迷居多。當然,通過體育短視頻,或許可以培養一些體育球迷,但這些用戶被體育短視頻所吸引后,還是會選擇去看體育直播,而不是去看體育短視頻。
所以,體育賽事直播才是球迷們的剛需,即使優酷、咪咕等視頻平臺拿到了NBA短視頻權益,但實際上,體育短視頻在體育迷們心中的地位遠遠不及體育直播,那些說體育直播將被體育短視頻“打敗”的言論當然也不值一談。而且,與體育直播相比,體育短視頻的流量變現之路還有待挖掘。
目前,廣告、電商與會員付費是體育視頻行業的主要盈利手段,但細數這三種盈利方式,似乎都與短視頻“八竿子打不著”。
眾所周知,人們在觀看體育賽事直播或長視頻時,一般都會有15到60秒時間的廣告。但對于時長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的短視頻來說,加上幾十秒的廣告無疑會造成用戶反感,大多數用戶也沒有耐心去等一分鐘的廣告而去看一個幾十秒鐘的視頻。而且如果選擇在短視頻內植入廣告,又會損害視頻的內容,造成不好的影響。
而從廣告商方面考慮,他們也不會愿意在短短幾十秒的短視頻中投放廣告,因為“不劃算”,所以體育短視頻在廣告方面,很難得到理想的盈利。
于是,現在大多數的體育短視頻都是沒有廣告的。而受體育短視頻沒有廣告所影響,以“無廣告看視頻”為賣點的會員收費顯然也無法實施。最后,唯有電商值得一試,但以短視頻吸引泛球迷的效果來看,電商的盈利效果還有待考量。因此,體育短視頻在流量變現方面的局限性較大,還需要深度挖掘和探索。
小結
一言蔽之,體育短視頻的出現,滿足了人們碎片化的生活需求,其短而精彩的視頻內容能夠讓人們方便、快速的了解體育,節約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可是,體育短視頻的“短”也為其帶來了盈利上的困擾,未來的發展可能會因此而受限。
另外,與體育賽事直播相比,體育短視頻只不過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小菜”,體育迷們真正關注和熱愛的是體育賽事直播,所以僅僅用體育短視頻無法代替體育賽事直播的地位。因此,將體育短視頻版權與體育直播版權區分開來或許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未來體育短視頻還是應該與體育直播的優勢互補,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
不過換個角度來講,在體育賽事版權稀缺的今天,大型體育賽事的直播權只掌握在少數平臺手中,拿到某項體育短視頻版權能夠充實平臺上的體育賽事資源,也算是聊勝于無。對于用戶來說,這也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