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關于氣候變化對商業影響的蘋果報告顯示,極端天氣對公司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該報告由非盈利組織CDP發布,旨在鼓勵企業對其環境影響做出正確的選擇。該公司的報告整理了公司對政策、目標和業績等問題的回答,但最有趣的部分是“風險和機遇”……
蘋果詳細說明了氣候變化本身或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一系列風險。例如,該公司概述了極端天氣可能擾亂其供應鏈和物流的方式。
降水模式的變化,包括更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使支持我們的供應鏈和運營的基礎設施系統(例如,電力、水、交通和通信)不堪重負,也使公司設施維持正常運營所需的人力資源無力應對。惡劣天氣事件的影響可能導致生產、零部件或成品的可用性、數據中心的可用性或勞動力的可用性或生產力暫時中斷。例如,颶風“哈維”(Hurricane Harvey)要求蘋果公司(Apple)搬遷房屋受損的員工。雖然這些影響本身不會直接或顯著地影響公司,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蘋果的銷售渠道依賴于某些設施和服務的運營(例如零售店、iTunes商店和應用程序商店)。由于降水模式的變化或諸如洪水、颶風等極端天氣事件對這些設施和服務的破壞可能會造成直接的收入損失。雖然我們認為這種風險是中期的,但我們經歷了美國在2017財年發生的颶風帶來的破壞。
蘋果公司估計風險為50%,可能的財務影響約為3億美元。
報告中描述的其他風險包括能源成本上升(蘋果指出,該公司自己的太陽能電池板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能源成本上升的影響),以及如果蘋果未能讓消費者相信其在氣候變化方面采取了正確的措施,其聲譽面臨的風險。
但該公司也指出了存在的好處。例如,加強對能源使用的監管可以促進銷售,因為該公司努力提高產品的能效。
尋求應對氣候變化的司法管轄區可以實施新的或更嚴格的監管計劃,旨在減少電子設備的能源消耗,并且/或它們可能要求能源使用標簽,以便更好地告知消費者的選擇。由于我們持續關注產品的能源效率,蘋果將很好地從這些法規中獲益。例如,對于所有存在能源之星標準的產品(特別是蘋果電視、Mac Pro、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Book、iPad、iMac和Mac Mini),蘋果的整個產品線都超過了能源之星標準。更廣泛或更嚴格的標準需要蘋果產品設計團隊的特別力量,使我們能夠在需要改變時迅速遵守,或展示出一流的結果。這可能有利于蘋果的競爭性采購,或使其在消費者中更具差異化;這兩種影響都會增加對蘋果產品的需求。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意識到氣候變化,他們可能會越來越青睞像蘋果這樣試圖做正確事情的公司——比如用可再生能源為所有業務提供動力。蘋果公司每年都會發布一份環境責任報告,副總裁麗莎·杰克遜(Lisa Jackson)去年也因其綠色供應鏈而獲獎。
蘋果表示,消費者對惡劣天氣事件準備工作的擔憂,也可能使其產品更具吸引力,比如SOS功能。
舉個最近的例子,蘋果公司為Apple Watch和iPhone推出了“SOS”功能,當按下Apple Watch或iPhone的側邊按鈕時,無論你身在何處,用戶都可以自動呼叫緊急服務。
總體而言,蘋果估計,氣候變化帶來的總好處可能高達9.2億美元。
CDP對蘋果公司的反應給予了A級的評價,這是僅有2%的公司獲得的最高評價。
圖文出自:9to5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