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絡、云VR/AR就要來了,更快的網絡傳輸速度能夠幫助VR/AR解決不少直接問題,還能降用戶成本,將VR/AR所需的算力放在云端,以極少的成本提供優質的用戶體驗。
那么,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有多少人想過VR無線傳輸設備的感受呢?這種讓VR用戶擺脫線纜束縛,自由探索虛擬世界的外設,命運又將如何呢?我們今天來簡單探討一下。
目前,VR設備的無線傳輸技術都是基于60GHz高頻方案,也稱為毫米波技術。現階段,主要分為兩個大類:
第一類:WirelessHD技術。這項技術由LG、松下、三星、索尼等公司聯合研發,它的優點是強調音視頻傳輸的無壓縮、低延遲。最初,這項技術只能實現1080p級別畫質,無線傳輸延遲期間為5ms~15ms。同時遭到資質,有人認為WirelessHD技術只能傳輸音頻、視頻信號,局限性太大。
而這項技術的代表產品是TPCAST公司推出的VIVE和Oculus無線套件,也是業內較早出現的VR無線套件。據了解,TPCAST對WirelessHD技術進行了改良,是它可以傳輸2K分辨率、90Hz刷新率,同時繼承了原有的低延遲特性。
第二類:WiGig方案。這是以英特爾為代表研發出來的無線傳輸方案,它基于802.11ad標準,強調無線數據的兼容性。WiGig方案的優點是可允許多千兆位網絡連接連續傳輸2小時的高帶寬數據,無線連接性能強大。但是在WiGig方案的傳輸比率并不快,理論速度可達7Gbps,遠不及WirelessHD技術28Gbps的傳輸比率。
目前,WiGig方案的代表產品是HTC于去年推出的VIVE無線升級套件。該產品的官方介紹是:超輕機身設計、體驗幾乎0延遲、續航高達2.5小時,還可支持多人互動!Vive無線升級套件的傳感器可覆蓋至6米、150度內的傳輸范圍。
在我看來,現在的兩項無線傳輸技術都發展的相對成熟,穩定性和簡易性都還不錯。尤其是VIVE無線升級套件,相對于TPCAST安裝過程更簡單,上手更容易,它的WiGig卡確實比TPCAST單獨準備一個路由器來的方便,但就是賣得比TPCAST貴一些。
拋開產品價格、安裝過程。從實際的體驗來看,基于不同技術的兩款VR無線傳輸設備表現并不差,確實能夠給用戶帶來擺脫線纜、自由自在的感覺。不過呢,我認為大部分時候人們在體驗優質VR內容后,確實會同時給這兩款產品點贊。但如果游戲體驗不好,說不定用戶還會埋怨兩句包里的電池太沉,膈應人。
所以我覺得,從某一個角度來說,VR無線傳輸設備的定位沒有問題,但實際的處境并不那么完美。而且隨著VR一體機的迭代升級,用戶很快就發現,移動化、高性能化的產品或許更加適合他們,PC VR市場份額會受到壓縮,隨之而來的是VR無線傳輸設備的銷量下降。
廠商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大家開始琢磨解決的辦法。比如說,TPCAST推出的第二代無線解決方案TPCAST Air,在保持高畫質、低延遲特性的同時,將VR一體機納入自己支持范圍,用軟件來代替過去的硬件安裝,往輕量化方向前進。
而HTC可能也在實驗室里做著同樣的事情,我從之前對于HTC采訪中了解到他們正在打造5G原型設備,這其中就會考慮到VIVE無線升級套件的未來發展,我猜測HTC的原型設備將會去彌補這款套件的不足,并想辦法將兩者結合起來。
5G網絡和云VR都還需要時間來發展成熟,在這之后才會是由它們來帶領VR/AR快步前進。在這個過程之中,我認為無線套件還能夠繼續存在一段時間,但是這個時間的長短,可能要看前者的發展速度了。
現在VR無線傳輸設備的優勢其實還是很明顯的,有實際產品,網上有許多用戶的評價和反饋,斟酌一番之后,消費者可以很快做出決定。而5G網絡、云VR/AR,還處于各種測試階段,說直白一點,廠商們還忙著拉幫結派,開著各種大會,沒有實際可供消費者體驗的產品。
另外,我認為這類設備也不是說一成不變,TPCAST Air和HTC還是醞釀中的原型產品說明它們會融合到未來的5G網絡之中。
所以PC VR還是該玩玩,VR無線傳輸設備也該買買吧。
來源:新浪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