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有態度
2019
01/22
09:09
范米索
分享
評論

1月15日,可能是“前無古人”的一天——三款社交軟件不約而同的選擇在這一天發布。

上周,我們分析了字節跳動的“多閃”和錘子的“聊天寶”,今天,我們不妨根據王欣發布的這款主打熟人匿名社交的軟件——馬桶MT,來討論一下匿名社交這個命題是否成立。

早在2014年之前,匿名社交產品就在國外市場掀起熱潮,2014年,因為一款名為“無秘”(原“秘密”)的產品爆紅,帶起了國內做匿名社交產品的熱潮,僅2014年一年,國內匿名社交領域的APP總數就超過了20款。不過,喧囂過后,就是沉寂,“無秘”與其他同類型的產品并沒有存活太久,就紛紛“夭折”。

與陌生人社交軟件相比,匿名社交能夠滿足人性的窺私欲和參與感,爆火也是意料之中,但,如何存活下來,也是一個問題。因此,王欣這次想切的熟人匿名社交是否能做起來?不妨讓我們先追本溯源。

接下來,我整理了幾款曾是“現象級”的國內外(熟人)匿名社交軟件,通過盤點分析這類社交興起到衰落的過程及現狀,我們不妨去推測下,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徑是否可行,以及原因所在。

匿名社交產品盤點

1.PostSecret(匿名社交鼻祖 / 已死亡)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如果要追溯網絡最早興起的匿名社交產品,那么不得不提這款名為PostSecret的產品。在智能手機出現前,PostSecret幾乎承載了秘密社交的全部功能。

這個網站最初是作為Blogger上的一項實驗而發布的,創始人Frank Warren在他所居住的區域附近散發明信片,讓人們匿名寫上自己的秘密再寄回給他,經過他挑選之后放在PostSecret的網站上。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每年,Frank會精選一些特別有創意的明信片集結成冊出版,并且還會各地演講,并鏈接了國際自殺預防wiki來回應那些有自殺傾向的匿名者。

沒多久,PostSecret就迅速在互聯網世界擴散開來,Warren家門口的木質郵箱成為了一個人們傾吐秘密的樹洞。每個星期天網站都會更新10個新秘密,作品類型也五花八門,從希望夢想的闡述到性行為、犯罪活動、秘密欲望的懺悔、尷尬的習慣等等。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摘自postsecret.com

摘自postsecret.com

這個網站曾經火到什么程度呢?在2006年的年度博客獎項中,曾一舉奪得五個Bloggies:最佳美國博客、最佳主題博客、最佳社區博客、最佳新博客和年度博客。在2008年更是成為美國十大女性學生最受歡迎的網站,其中7%的受訪者稱該網站為她們的最愛。

直到2011年9月,Frank順應移動大潮在iOS應用商店上線了一款同名應用,立刻大火。但內容由于缺乏審核機制,以至于每個人都可以提交,問題便接踵而來。盡管Frank找了很多志愿者來審核內容,只是大量的誹謗、色情等信息還是讓PostSecret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施壓者中不但有用戶、蘋果公司,甚至還有FBI。

后來,這款產品的結局如何呢?

僅三個月,該應用程序于2011年12月28日從App Store中刪除。很快,PostSecret的網站也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迅速衰落,雖然目前仍在運作,但今非昔比。

后來,創始人Frank在自己的博客里總結:“99%的秘密都是好的,但不幸的是剩下的1%的不良秘密最終壓垮了我們。”

PostSecret App:生于2011年9月,卒于2011年12月。

2.Whisper(匿名社交 / 目前仍存活)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在PostSecret的移動端終結的一年后,2012年11月,一款名為Whisper的應用上線,這是一款是基于陌生人之間的匿名社交軟件。創立不到兩年,就完成超過6000萬美元的融資,估值也高達2億美元,C輪還有騰訊的參投。

在Whisper中,用戶可以匿名發布自己的秘密,并且可以與附近位置的用戶分享。另外Whisper有尋找附近的人和組建群聊的功能,但是推送默認顯示世界各地的用戶的熱門帖子。

Whisper的注冊流程有多簡單?完全不需要綁定任何設備,只要你填寫昵稱和性別即可登陸發帖。然而由于匿名網絡社交的保密屬性,產品本身就存在無法有效阻止不健康內容和言語傳播的短板。

在這點上,Whisper是怎么做的呢?他們在推薦板塊刻意選取正能量的傾訴來引導用戶,并且早期在菲律賓雇傭了一個龐大的團隊,用人工審核的方式屏蔽色情、暴力、有攻擊性的條目去防止網絡黃色暴力,而后開發了名為“仲裁者”的系統,能自動刪除違反其規定的帖子。

目前,這款產品的結局如何呢?

Whisper在2017年裁員20%,以維持企業的繼續發展。雖然Whisper還活著,但也今非昔比,何況創始人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做一家“未來的媒體公司”,而且現在把精力集中在人工智能項目和發展用戶上,打算通過優質文章和視頻自動化創建來實現盈利。

Whisper:生于2012年11月,目前仍存活,但公司進入轉型,旨在打造“未來媒體公司”。

3.Secret(熟人匿名社交 / 已死亡)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Secret是一款基于手機通訊錄的匿名社交應用,用戶可以把秘密直接分享給通訊錄中的好友,將匿名社交的范圍從陌生人擴展到了熟人之間。

這款產品于2014年1月上線,創始人是前谷歌員工,因此這款產品上線一周就在硅谷廣泛傳播,火爆科技圈。推出才一個月,就從谷歌風投和KPCB以及其他投資方手中獲得了860萬美元的融資。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這款產品的主要目的是解決Facebook實名制的問題,以及匿名分享觀點、傳聞、創意及任何信息,比如你可以把內容匿名分享到朋友圈,但你的好友只知道來自熟人分享。

此外,你能以匿名方式向好友提問,并且Secret跟你手機及郵件的通訊錄連接,這就意味著你能看到post顯示來自“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和Whisper的只通過學校和地域篩選 post不同,顯然Secret增加了“被人肉”的風險性。

于是,各種硅谷臭名昭著的八卦,比如會有某獨角獸公司收購傳言,或者某些創業公司的奇葩面試行為等等信息出現在Secret上。也正是因為它揭秘了其誕生地硅谷的內幕消息后,Secret鼎盛時期曾一度登上了八個國家的應用程序商店下載榜第一位。

CEO野心也很大,他希望將Secret打造成Instagram和Facebook的真正的競爭對手。然而事與愿違,在Secret火速躥紅后,用戶量激增,以至于網絡霸凌、人身攻擊、色情、吸毒、公司秘密在產品內傳播,流言蜚語不絕于耳。Secret逐漸變得像一款陰暗負能量的攻擊和吐槽平臺。

Secret甚至一度建立了一個由九十個全職版主組成的團隊,但應用程序是以朋友群為中心的,不良信息細致入微或者被編成代碼,所以Secret 的開發者和管理者也并沒有有效解決上面的問題。之后用戶便開始大量流失,Secret甚至遭到了很多抵制和反對。

2015 年 4 月 29 日,Secret 的 CEO 大衛·貝陶宣布關閉公司。從排名第一到停止運營,僅僅 9 個月,一款曾經輝煌無比的匿名社交軟件迅速沒落。

Secret:生于2014年1月,卒于2015年4月。

4.YIK YAK(LBS匿名社交 / 死亡)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2013年11月,兩個高中生創建了一款名為Yik Yak的軟件。

這是一款根據地理位置篩選信息的匿名社交App,用戶只能看到方圓1500米內的帖子。匿名和超本地化的八卦、話題等特色,讓它迅速在校園蔓延,畢竟學生們可以在App上盡情吐槽課堂、老師以及考試。

在2014年頂峰時期,Yik Yak估值達到4億美元,在App Store中的排名高于Facebook、Twitter。一年半時間里,1600個校園在使用這款應用,月活用戶達數百萬。2014年底,紅杉資本領投Yik Yak,投資金額6200萬美元,估值達4億。

顯然,地理位置特征的親密關系激發了一種共同的氛圍。但,匿名+地理位置(鄰近距離)又直接導致大量惡意內容滋生,校園欺凌、人身攻擊、種族主義、歧視女性等言論迅速蔓延,甚至有人發布校園開槍等恐怖威脅。監管部門與Yik Yak多次對話和審查,家長和老師越來越擔心它會促進校園欺凌,大量學校禁止使用該軟件,并要求學生刪除。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Yik Yak為了遏制欺凌現象,曾強制要求用戶放棄完全匿名,將原本可改變的“化名”變為強制性的名稱。這么一來,可以使得用戶對他們發布的信息更加負責,結果引起用戶的抗議。當創始人道歉并重新引入匿名時,Yik Yak已經失去了大量用戶,人去樓空。

這款產品是不是真的那么糟?麻省理工的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將Yik Yak與Twitter進行了對比,發現匿名平臺上的帖子中包含粗俗詞匯的可能性僅略高一些。差異小于1%。也就意味著在匿名平臺上,用戶使用粗俗語言的可能性僅比在公共平臺上略高一些。

正如前文Postsecret的創始人所言:“1%的不良秘密最終壓垮了我們。”2017年4月,兩位創始人宣布關閉應用。

Yik Yak:生于2013年11月,卒于2017年4月。

說完了國外這幾款具有典型性代表的匿名社交產品,我們再來看一款曾在國內占據社交免費榜單第一的熟人匿名社交軟件——無秘。

5.無秘(熟人匿名社交 / 已死亡)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2014年3月,一款模仿Secret的國內首款匿名社交應用“秘密”推出,上線短短幾周便在國內爆紅,甚至占據 App Store 免費社交榜單第一長達一個月之久。“秘密”主打熟人匿名社交,可以導入微信、QQ 和電話通訊錄好友,產品的slogan就是“朋友圈的八卦爆料”,好比是一場熟人間的假面舞會。

不過,由于版權問題遭到過下架上架再下架的曲折過程,直到解決版權糾紛后改名“無秘”。

“無秘”的受眾基本以職場群體為主,許多白領們熱衷于在上面爆料和窺探行業八卦。而它的火爆又恰恰是迎合了當下城市年輕人無處發泄的負面能量,當圈子功能推出后,還能看到很多業內八卦。

面對露骨、造謠、抹黑等等內容的大量涌現,無秘平臺對此幾乎置之不理。任由這些黑暗文化滋生、成長。匿名帶來自由,匿名也帶來放肆與陰暗,由此產生的黑暗文化在無形中消耗著用戶對它的忠誠度和好感度。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2014年,“一個北京IT大佬開房吸毒被抓”的爆料在互聯網內快速發酵,網友紛紛推測是張朝陽,最后張朝陽辟謠澄清。事后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在微博中表示,此次事件“應該是某家無節操的爆料軟件為了吸引用戶炒作自己故意發的謠言”,將矛頭對準了無秘。

因為這樣的產品定位,也注定將它推上風口浪尖。2017年9月,“無秘”官方發微博稱“系統維護,暫停服務。”此后便銷聲匿跡,App也悄然下架。

有人說“無秘”遭監管甚至報復也合乎情理,因為匿名意味著用戶“無需對話語負責”,這就導致各種負能量內容和言論始終充斥在社區中。網絡犯罪成本本就低,再加上匿名,以至于大量內容都是口無遮攔,雖真假難辨,但無疑會觸犯到很多人乃至機構的利益。找不到源頭,平臺自然成為眾矢之的,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無秘:生于2014年3月,卒于2017年8月。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上周剛剛發布的“馬桶MT”。

6.馬桶MT(熟人匿名社交 / 命運未知)

2019年,快播創始人王欣在經歷4年的獄刑后終于打破寂靜,出獄半年就帶著自己的新品——“馬桶MT”(熟人社交匿名軟件)殺回互聯網。

2019年1月15日,產品正式發布。

然而,這個故事似乎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馬桶MT”內測不到一個小時后,微信頁面上的下載鏈接就被微信封了;近兩個小時之后,騰訊大王卡短信也封了馬桶MT App的短信驗證;1月15日,iOS端下載鏈接被關閉,官網公告說服務器超負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下載使用。

其實,“馬桶MT”這款產品的特點很顯著:無非是引入熟人關系鏈,以匿名的形式、將話題場景作為中心、以限時群聊為節點。雖然不用于關系鏈的沉淀,但有利于幫助釋放人性的表達欲。

首次登陸的用戶只需綁定手機號,無需設置昵稱頭像,即可看到附近的人創建的話題,有問題也有投票,也可以加載圖片或語音,引發用戶參與討論。此外,用戶可以給話題帶上紅包,而每個參與討論的用戶都可以瓜分此紅包。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而基于匿名、限時群聊等特性就注定了馬桶是一款灰色擦邊球產品。話題的生成過程沒有審核期,以至于我在內測期間,發現了大量敏感話題。

王欣在自己內部發布會演講時說:“匿名社交有很多問題,國外國內來看,很剛需,還沒一個人做成功。希望能通過我們的方式方法,去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因為需求在。”

而后他又提到,微信封殺“馬桶MT”可能是因為紅包功能,表示這個功能可以理解為“熟人間的知識付費”。至于針對負能量的信息,馬桶有變聲功能,可以讓罵人這件事變得好玩好笑。

說實話,體驗完這款產品又看完王欣內部產品交流會演講,我發自內心覺得這款產品大概率可能是要涼透的,王欣對現在的互聯網狀況存在很多的理解偏差和想當然。

王欣想從細小市場去切入沒錯,甚至因為劉德華歌里的那句“每一個馬桶都是英雄,只要按一個鍵,就能沖走你一切的煩惱”而將產品名字定為“馬桶”,把產品定位成年輕人可以真實交流,情感流露,獲得快樂的場所。但,他可能并沒很好的去研究過那些匿名社交先烈們慘死的原因。

匿名是把雙刃劍,無秘的死亡就在于平臺被大量負面情緒積壓,用戶在那樣的場景下僅是發泄,而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狂歡之后,焦慮還在,壓力還在,生活還在繼續,周一還要面,所以,它們只能流行一時。

馬桶MT:生于2019年1月,命運未知。

匿名社交的可行性?

簡單追溯了上述幾款曾名聲大噪的匿名社交歷程后,我們不妨思考下,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究竟可不可行?

我的答案是,不太可行。針對這個回答,以下給出幾點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匿名社交會成為不良信息擴散的溫床

我們都清楚基于匿名這個屬性,產品本身就存在無法有效阻止不良內容傳播的缺陷,PostSecret的死亡也完全證實了這一點。

在匿名狀態下,用戶的言論幾乎不受到任何實質性的限制和道德責任約束,因此更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此外普通用戶對于信息真實性的鑒別能力有限,以至于謠言會在網絡世界迅速大規模的擴散,甚至要追溯源頭都是極為困難的事情。而早年正是因為社交平臺的匿名機制導致網絡環境秩序遭到破壞,新浪微博才率先提出實行實名制。

我們去看Secret、Yik Yak或者Whisper,會發現匿名社交網絡是一個矛盾的東西。一個依賴社會關系的匿名應用程序很容易導致相關的違法行為,并迅速成為反社會的因素。

匿名社交會成為負面情緒的垃圾場

同樣,跟上一個原因類似。反觀“無秘”的下場,也是由于匿名機制帶來的“無需對話語負責”導致平臺最后被各種負能量內容和言論所充斥。要知道,沒有任何一款充斥著負能量內容的社區可以長期具備生命力,這也是Whisper在積極引導各種正能量的匿名的原因。

而“無秘”卻用背道而馳的價值觀,其匿名機制帶來了黑暗文化氛圍,平臺并沒有對其加以控制而走向失控。平臺被沉重的情緒填滿,用戶也不愿再登陸上去。最終,無秘也被這股力量蠶食的干凈。

一旦匿名社交從吐露真情實感變為信息垃圾場后,用戶無法判定內容的真實性,過多虛假、捕風捉影的內容會使得娛樂性下降,更無法保證社交性應用的黏合性,這樣的應用很難走得遠。

匿名社交解決不了本質問題

匿名社交無非滿足五大需求:人際交往、宣泄情感、娛樂消遣、獲取信息、窺探隱私。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扮演著的 “現實自我”的角色,并非是內心真正渴望成為的“自我”。在匿名條件下,會更有安全感,從而傾向于表露內心的“真正的自我”。

此外,當我們在匿名狀態下,通過瀏覽他人的隱私信息會天然獲得內心窺私欲的滿足。短期在獵奇心里驅動下,匿名社交應用可能會火爆一段時間,但是長期來看,匿名社交并不能建立長期關系。

匿名社交媒體的一個致命缺陷是,使用應用程序未必能得到正向反饋。因為用戶無法在匿名操作時建立關系或自己的聲譽。也許我們有時候可能想以匿名的形式分享一些信息,但它這并不足以支撐一個網絡。

引用App Annie的研究高級副總裁Danielle說的一句話:“如果應用程序實現了有用的功能,那么糟糕的新聞不一定會超越應用程序的受歡迎程度(例如,優步)。但是,如果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東西,它就會消失。”

總結

匿名社交的確緩解了自我表露的需求與熟人社會壓力之間的沖突,在強關系和弱關系之間界定出一個中度關聯的社交層次,滿足了人們對自我隱匿的需求和窺視他人的樂趣,也規避了暴露真實的麻煩。

作為熟人社交產品,匿名社交并不算偽需求,其實在這些App誕生前,匿名社交的需求就一直存在——漂流瓶、匿名BBS都是此類需求的傳統形式。

但,“無秘”因負面情緒積壓從爆火到凋零,漂流瓶因色情內容被關閉,脈脈匿名區一度被關閉整改后變為職言,這些其實都反映出匿名社交存在的大量問題。

匿名意味著輕松和自由,卻也帶來了言論失控和用戶黏性不足的問題。匿名是真實自我的保護罩,也是灰暗人性的培養皿。

“熟人”+“匿名”社交模式,本質上滿足了用戶“表演”和“偷窺”的雙重心理。每個人潛意識里都有偷窺他人的欲望。在現實社交模式中,時空障礙增加了“表演”和“偷窺”的難度。

熟人匿名社交應用基于現實朋友圈的“強關系鏈接網”,提供了具有共同背景的觀眾群,提高了人們的欲望。在這種環境下,群體內部信息交流不受束縛、空前暢通,固有的結構性社交關系被打破了,長幼、尊卑關系因“匿名”而消失。身份的失去帶來相對“平等”, 用戶不必承擔現實中“發言”帶來的打壓和限制,似乎為個體利益的實現,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渠道。

不過,因為所謂的秘密往往無法查證,人們爆料,攻擊,揭發,猜疑.....另一方面,平臺無法較好的去把關和負責,被爆料、被攻擊、被揭發和被猜疑者無法辯解和澄清。過多承載的負能量,如人身攻擊、暴力色情和虛假信息等等,注定會限制“熟人匿名社交”的發展。

另外,說說企圖顛覆微信這個思路,其實不只是國內妄圖切入社交與微信抗衡,國外也同樣。我們提到的Secret、Yik Yak等產品創始人都想挑戰Facebook和Twitter,但他們忽略了一件事:贏家通常只有一個。

在現有巨頭已經占據主導地位的情況下,不僅意味著你可能僅有0.5%的機會找到下一個微信、Facebook和Twitter,你還得去相信它在某種程度上是脆弱且可被打敗的,或者說,相信匿名是建設社交的更好模式。

最后,引用曹政在《社交網絡的先烈們》一文中的一段話:

“熟人匿名社交”這條路可行嗎?

【來源:三節課              作者:范米索

THE END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擊這里 尋求合作
社交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砍柴網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熱點

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AppleInsider報道稱,蘋果音樂(Apple Music)平臺的音樂人收到通知稱,從周四起,他們再也不能向“連接”(Connect)發布新的內容。
業界
王興說創業是九死一生,其實應該是向死而生。互聯網戰爭里,沒有勝者。
態度
對于國內的社交網絡和搜索市場而言,是不是也預示著新的變化和發展驅動力?尤其是當百度開始借助AI大力發展智慧生態的時候,固有的優勢在經歷了移動互聯網的洗禮之后,是不是還能煥發出更強硬的生命力?
創投
抖音全年保持了令人震驚的增長態勢,以至于此前所有關于他將會曇花一現的預言統統落空。抖音的逆襲既是靠了AI的支撐,也是AI落地提供了場景。
創投
從“僵尸粉”的產業變遷,不難看出全球互聯網市場對于社交分享力的重視。但這條產業鏈條的誕生,恰好也暴露了內容運營方、網紅運營方、藝人經紀公司的問題,沒有良好的“內功”和影響力,只好“刷粉”來掩...
創投

相關推薦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特黄aaa大片在|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韩国无遮挡羞羞漫画|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 天堂mv免费mv在线mv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男人把女人桶爽30分钟应用| 噜噜高清欧美内射短视频 | 情侣视频精品免费的国产| 久久久久大香线焦|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金8天国欧美视频hd黑白|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91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软件| 天天天天躁天天爱天天碰2018| 三个人躁我一个| 新婚娇妻倩如帮助三老头| 久久国产精品女| 日韩在线播放全免费| 日本三级片网站|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福利在线视频尤物tv| 91成人在线播放| 夜夜偷天天爽夜夜爱|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网址|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1香蕉视频导航|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91香蕉污视频| 城中村找个白皙丰满妇女在线播放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2019天天做天天拍天天夜|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