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可能已經看過本文的圖片。它們描述了一幅未來派的科技概念,并宣揚了未來協同工作空間的可能性。當然,這只是想象,它們只是關于一個遙遠未來的照片。但在體驗了Wacom和Magic Leap的協作設計工具原型之后,我認為說本文的渲染圖已經相當接近。
Wacom和Magic Leap合作伙伴關系最初是在第一屆L.E.A.P.大會上宣布。在2018年10月舉辦的開發者大會里,兩家公司展示了一個已經開發了兩年的工作流程體驗原型。借助Magic Leap One頭顯和Wacom Intuos Pro數位板,設計人員可以利用三鍵Pro Pen 3D手寫筆在名為Spacebridge的平臺上控制數字內容,后者能夠將3D數據傳輸到空間計算環境。這款程序允許房間中的多人與內容交互,并能夠在同一環境中查看,縮放,移動和繪制草圖。他們指出,目標是為從事汽車和工業設計,電影和游戲等各個行業的3D模型設計人員提供直觀的設計共享流程。
在CES大會上,The Verge的Dami Lee體驗了由負責監督Wacom用戶體驗和創新戰略的Amber Goelst所引導的設計評審會話。以下是映維網的具體整理: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增強現實頭顯,而我根據同事的估計調低了自己的期望,因為早前體驗過設備的同事認為Magic Leap的頭顯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至少對于一家在開發過程中籌集了23億美元的公司而言是這樣。
但令我感到驚喜的是,圖像似乎能夠融入至物理空間,而且體驗顯得十分自然。我可以理解Magic Leap One的50度對角視場對于沉浸式游戲,或者像Tonandi這樣的全室體驗而言存在限制,因為你的視窗非常小。但對于能夠通過這種眼鏡看到某種通常會在Wacom顯示器屏幕或計算機顯示器看到的限定畫布,你會感覺空間協作顯得更加熟悉,容易接近。你基本是在AR中瀏覽一塊計算機屏幕,因此原本的期望就沒有對沉浸式體驗那么高。
站在房間一邊的Goelst拉出了一個火箭飛船的3D設計圖,并邀請我用Intuos數位板和手寫筆來與之交互。按下觸控筆的中間按鈕可以拉起菜單,其中包含移動,顏色和筆工具等基本功能。按下前進按鈕可允許我訪問旋轉和縮放等工具。與存在一定學習曲線的標準VR控制器相比,能夠通過習慣的工具來控制環境令我感覺更加舒心。我嘗試了幾次抓取宇宙飛船,但系統有時候沒有響應我的動作(程序仍處于測試階段),但我可以馬上明白應該如何在真實世界的應用程序中使用它。
頭顯通過多邊形網格創建你正在查看的數字對象,這使得筆式觸控筆可以無縫對其進行縮放和移動。它同時允許你在真實和數字對象上著墨,因此我們得以練習旋轉和拆卸飛船,以及繪制各個面。
飛船的一側是一塊虛擬白板,我們兩個人都可以進行編輯。對于Goelst所描述的“持久性內容”而言,那只是數字環境中的一小部分。這里的持久性內容是指團隊的注釋,以及在頭腦風暴會議期間查看的3D內容,然后你重新佩戴頭顯時可以再次將其拉起。Goelst解釋說:“這幾乎就像你是你可以重新啟動當時那個房間,并從當時的會話角度來查看模型。”。Spacebridge的目的是為團隊創建一個沉浸式工作室,以便大家在這里進行協作。在未來,Magic Leap認為這樣的概念可用于全球團隊的協作。
但由于一臺Magic Leap One頭顯就標價2295美元,這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設備。Magic Leap和Wacom表示,他們目前正在與設計機構和其他公司合作測試創意軟件功能,而Magic Leap最大的支持者之一是Weta Workshop。這家工作室是最早嘗試Spacebridge的工作室之一,而且Weta Workshop首席執行官理查德·泰勒自2010年成立以來就一直擔任Magic Leap董事會成員。
我總是認為今天的VR頭顯顯得有點孤立,而且我從未對人們拿著iPad開玩交互式AR游戲的演示感到特別興奮。對于希望將其用于完全沉浸式娛樂體驗的人來說,也許Magic Leap的宏大承諾可能并不總是令人滿意。這十分合理,但這家公司與Wacom的合作表明,他們對創建對專業人士有用的協作環境是認真的。至少,這是在一個個的炒作中可以真正帶來實用性的應用。
原文鏈接:https://yivian.com/news/55487.html
來源:映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