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剛一落幕,VentureBeat就聯合Toluna消費者分析公司進行了一次快速的問卷調查,來了解消費者們對于過去一周中被報道過的一些產品的看法。消費者對于CES上展出的這些新科技產品到底感不感興趣?這么多類別的產品中,消費者對于哪一類別的產品購買欲望最強?VR/AR產品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有多大?下來看一組調查結果的數據吧。
參與本次調查參與人數約1000多人,年齡分布在18到55歲之間,其中女性占比65%。在所有受訪者中,有59%的人表示他們不擁有任何展會主要大類中的產品。約20.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擁有像Alex Alexa這樣的語音識別或語音搜索產品,14.5%的人表示他們擁有可穿戴設備,14.4%的人表示他們擁有VR頭顯,13.3%的人表示他們擁有集成了面部識別技術的產品,11.9%的人表示他們擁有智慧家庭或者物聯網類的產品,而擁有人數最少的產品類別是AR眼鏡,只有6.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擁有這一類設備。
對于可穿戴設備,愿意在最近一年購買輕量級全息光波導AR眼鏡的人占受訪者的16.4%,而能夠同時使用AR/VR技術的輕量級MR眼鏡的意向消費者占受訪者的15.2%,作為對比,33%的受訪者有興趣在最近一年購買可測量血壓、心跳等身體狀況的可穿戴設備,29.3%的受訪者愿意購買能夠利用體熱與太陽能充電的手表。
至于搭載AR功能的車載HUD顯示器,愿意購買的人群占比為17.57%,其他可選項按人群占比從高到低依次為可追蹤司機動作的行車安全AI傳感器,占比24.68%,可折疊智能手機,占比23.4%,全自動家庭設備(如全自動手工啤酒機,智能廁所)占比20.43%。
受訪者被問及會對什么樣的目的或應用類型的新技術或產品感興趣時,40.3%的受訪者選擇了娛樂,37.3%選擇了安防,29%選擇了追蹤健身、健康或睡眠數據,26.6選擇了隱私保護,25%選擇了自動化,17.7%選擇了更好的游戲體驗,13.3%選擇了在社交媒體上分享,9.6%選擇了更加個性化的廣告。而有25.6%的受訪者表示完全沒有興趣購買新技術或新產品。
這和我們從CES展會上看到的VR/AR產品情況基本相同,VR技術已經逐漸被消費者所認同,已經成為了像可穿戴設備、物聯網、智慧家庭這樣大眾熟知的科技產品。而AR智能眼鏡受制于其高昂的價格與稀少的應用,在消費者中的普及率依然很低,消費者也并沒有什么動力去購買這樣的產品。
今年的CES展會上,新的VR頭顯類產品數量并不多,都是各個品牌推出的對于上一代VR頭顯的升級,真正的新品牌寥寥無幾。各家推出的新品也較為接近,6DoF、4K與眼球追蹤則是今年CES參展頭顯的主要關鍵詞。
經過了幾年市場的洗禮,VR頭顯廠商逐漸摸清了消費者的“口味“,在價格與各項性能參數之間做出了平衡,而產業鏈的成熟也幫助各家VR頭顯生產廠商推出了更高性能更低價格的產品,無論對于消費者還是B端來說,這都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今年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各家VR頭顯廠商對于B端業務的高度重視。無論是老牌VR廠商Pico還是新入行的DEUS,B端業務都是其新VR頭顯的目標應用場景。這標志著VR終于從一個噱頭變成了一門真正的生意,而衡量一家企業生意做的好不好,最終還是要看它能賺取多少利潤,這對于行業的發展來說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味依賴資本輸血只是在過度透支行業的發展潛力,畢竟資本關注的是回報率而不是技術的發展。
此外各家VR頭顯廠商終于開始試水眼動追蹤技術,這項技術對于VR來說意義十分重大,無論是交互方式的變革還是對于畫面效果的提升都是VR目前十分需要的。不過最終消費者對這項技術是否買單還是需要看各家CP對該技術到底能應用到什么樣的程度,以及加入這項技術帶來的VR頭顯價格上漲有多高。
除了各家VR頭顯廠商,對于VR的各類實際應用在CES上也頗吸引眼球,阿里巴巴用VR來展示其供應鏈,奧迪更是在其e-tron車內架設了VR頭顯,并與迪斯尼合作開發了可以配合車輛行駛的VR體驗。其他利用VR來展示其產品或概念的廠商也不一而足。
而對于AR眼鏡來說,今年CES上展出的AR眼鏡產生了分化。傳統意義上帶有顯示功能的AR眼鏡數量有些低于預期了,而且與去年相比,幾家老牌廠商推出的AR眼鏡并沒有什么進步。與此相對的,類似Bose智能眼鏡這樣沒有顯示功能主打語音助手功能的產品則是紛紛涌現,不過消費者對于該類產品似乎也沒有太大的興趣。
今年AR智能眼鏡的一大趨勢是分體式設計。無論是通過將手機作為AR智能眼鏡的電池與CPU還是單獨設計一個計算部件,AR智能眼鏡終于可以擺脫以往為了散熱和容量而設計出的粗又黑的形象,逐漸逼近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普通眼鏡,這一切可能真要歸功于Magic Leap了,在Magic Leap之前,AR眼鏡要么采用一體式設計,例如HoloLens,要么就是需要接入PC使用,例如Meta2。
相比于一體式的AR眼鏡,計算與供電與AR眼鏡本體分離是一個折中的產物,既可以以較輕的重量帶給消費者良好的佩戴感受,也不用過度擔心電池容量、散熱與性能之間平衡的問題,考慮到藍牙耳機出來這么久也依然有大部分消費者使用有線耳機來連接手機,AR眼鏡通過一根數據線連接到手機這樣的便攜設備上依然處于消費者能夠容忍的范圍內,同時也自然的將AR眼鏡接入了手機上極度豐富的軟件生態。
在體驗上來說,各家AR眼鏡之間的差別就有些大了。目前來說CES上顯示效果最好的AR眼鏡是Nreal,顯示效果絢麗,基本沒有偏色,分辨率也很出色。而其他一些諸如North Focals、Norm之類的AR眼鏡在光學設計上就明顯不過關,很難滿足消費者對于這類設備的體驗需求。而Vuzix Blade則擁有最好的綜合評價,在B端市場暫時無人能抗衡。
價格依然是AR眼鏡大規模應用的最大障礙。相比于HoloLens與Magic Leap One3000美元左右的售價,今年CES上較火的Nreal Light、Vuzix Blade與North Focals定價均低于1000美元,這樣的價格對于消費者來說依然過高。有消息稱Vuzix有能力將其AR眼鏡售價壓縮到500美元以內,如果能夠進入500美元的門檻,那么AR眼鏡的普及必將大大加速。
AR的行業應用也是一個大頭,除了針對B端的各類AR眼鏡,車載AR技術已經是老生常談的應用場景了,我們還能夠看到將AR技術應用于教你如何一步一步實現室內改造的家裝場景,不再是簡單的進行設計方案的展示,AR與人工智能的結合讓其能夠適應更加廣泛的應用場景,
今年的CES就這樣告一段落了。今年CES雖然沒有爆炸性的新品出現,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無論VR還是AR行業的廠商都在一步一個堅實腳印的向前邁進,期待各家廠商今年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明年CES,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87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