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前谷歌員工認為,人工智能可能是讓你在工作中更快樂的秘訣。
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道,他們的初創公司Humu利用機器學習來分析員工數據,然后“推動”員工在可能改善工作生活的領域做出改進。
這種系統通過電子郵件或短信向員工傳達信息,并希望通過小任務來激勵員工,最終目標是改善整個組織。
據報道,Humu成立于2017年,目前已有15家大大小小的公司成為其客戶。
它基于一個“推動引擎”(Nudge),鼓勵人們根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東西做出決定,而不是根據最容易的事情做出決定。
谷歌的人力資源團隊也采用了同樣的原則,旨在激勵員工節約開支、減少浪費食物,并做出其他積極的選擇。
埃里克·施密特以及喬納森·羅森伯格在《谷歌如何工作》一書中曾描述了谷歌員工激勵的一個事例。2002年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在谷歌公司還遠未能家喻戶曉之前,拉里·佩奇走進辦公室廚房,在廚房里貼了一些使用谷歌廣告搜索引擎搜到的一些廣告打印件,并在頂端用粗體字寫上,“這些廣告遜斃了。”
在大多數公司看來,此舉過于刻薄,但在谷歌公司,卻并非如此。佩奇此舉意在提出一個艱巨但頗為有趣的難題,并且堅信總會有人樂于接受這個挑戰。果然,周一早晨,工程師們便發了一封郵件,郵件中的應對辦法不僅成功解決了廣告詞難題,還使谷歌搖身一變,成為一顆重要的搖錢樹。
Humu首席執行長、谷歌前人事部門負責人博克(Laszlo Bock)對《紐約時報》說:“我們經常想成為更好的人。”
“我們想成為我們希望成為的人。但我們需要被提醒。”
“如果這種推動力能正確運用在人們的行為和表現上,它可以產生強大的影響。”
報道指出,Humu利用機器學習來簡化發送給客戶的內容,以及基于員工反應的時間安排和消息傳遞方式。
每一次“輕推”都是為不同的目的量身定做的,Humu的許多客戶只把“輕推”發送給經理。
例如,經理可能會被“督促”記住向團隊成員征求意見,而員工可能會被“督促”向經理提出問題。
Humu的客戶之一、沙拉連鎖店Sweetgreen利用Humu來判斷,認為自己有機會在該公司發展事業的員工數量低于預期。
Humu建議商店經理與員工單獨會面,討論晉升機會。
給Sweetgreen一位經理的建議是:“考慮一下每個團隊成員需要具備哪些技能才能獲得成功,無論是在當前的職位上,還是在職業生涯中更長的時間內。”
“做筆記。準備這張技能清單將幫助你的團隊及時發現機會——所以現在就把工作做好是值得的!”
此后,Sweetgreen的經理了解到員工想要多樣化他們的技能。
據報道,盡管如此,專家們還是注意到這一申請可能存在風險,因為它可能會促使員工完成對雇主更有利的任務,而不是自己的個人利益。
例如,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商法與倫理學助理教授托德?豪(Todd Haugh)就對媒體表示:“只有這些公司知道這種推動的目的是什么。”
“設計這種輕推系統的人是那些將自己的興趣放在首位的人。”
【來源: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