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今日在深圳正式發布Helio P90系統單芯片,主打AI性能,內置升級版AI引擎APU 2.0,其中增加了獨立的AI加速模塊。聯發科表示,Helio P90的運算性能比Helio P60和Helio P70提高了4倍,高達1127GMACs(2.25TOPs),功耗整體降低50%。
Helio P90的性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AI算力升級、拍照體驗升級、CPU/GPU升級核通信功能升級。其中,AI算力升級核拍照體驗升級是Helio P90的兩個最突出的看點。同時,第一批搭載Helio P90的產品將會在明年第一季度面世。
一、主打AI性能的Helio P90
Helio P90采用八核架構,集成了兩個ARM A75處理器,工作主頻2.2GHz,與6個A55處理器,工作主頻2.0GHz,同時搭載Imagination的PowerVR GM 9446 GPU。
聯發科無線通訊事業部產品總監李彥輯表示,邊緣AI計算必須兼顧AI運算能力、低功耗設計和記憶體帶寬需求優化,這些也構成了邊緣AI處理單元設計的調整。
Helio P90采用多核多線程來處理AI任務,其中對APU進行了重要升級,可以在降低了數據負載的同時,也降低了功耗。
Helio P90的AI運算能力超過了1.1T MACs,和APU1.0相比提升了4倍,但功耗比APU1.0降低了50%。Helio P90還可以同時支持INT8和FP16格式的定點與浮點運算,對帶寬需求也降低了50%。
現場,聯發科還展示了在三個典型算法上,Helio P90與剛推出的高通855和華為海思麒麟980的比較,并展示了最近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開發了的AI Benchmark跑分測評結果(AI Benchmark.com),在這份測評中Helio P90以25646碾壓高通驍龍855和華為麒麟980。
此外,Helio P90還支持4G SIM卡雙VoLTE,Cat-12(DL)/Cat-13(UL) LTE網絡標準,保證最佳網絡通話質量。同時還支持4×4 MIMO和256QAW,集成了2×2 802.11ac和藍牙5.0,在人員稠密的地區也能保障較好的數據吞吐量和網絡覆蓋。
二、終端AI計算平臺NeuroPilot升級
APU 2.0還被集成到了NeuroPilot 2.0平臺上。
NeuroPilot v2.0是一個全集成的終端AI計算平臺,集成了GPU/CPU/APU、4G Modem、WiFi、BT、攝像頭和多媒體引擎。并且NeuroPilot v2.0將支持主流的DNN網絡框架,可開發Face ID、人像美化、場景識別、手勢識別、語音識別和Benchmark技術。此外,它還兼容了安卓P版本系統的39個API,以及聯發科自家的API。
NeuroPilot SDK除了可以兼容谷歌Andriod Neural Networks API的平臺,還提供完整的開發工具,為開發商及設備商充分利用TensorFlow TF Lite Caffe Caffe2等業界常用框架,并開發了開放型平臺。
三、P90支持下的手機應用
Helio P90在ISP架構做了大幅度進化,可以支持三個攝像頭無縫切換,同時支持4800萬、800萬攝像頭和一顆1600萬廣角攝像頭,幀率高達30幀,實現零延時拍照。
升級后的三重ISP能夠處理14位的RAW和10位YUV,在全新的ISP-AI引擎加持下,能夠在弱光和運動條件下實時準確檢測人臉和場景。
在APU 2.0的加持下,Helio P90可以實現更豐富的手機應用:多人姿態識別、3D人體姿態識別、實時多物體識別等。
聯發科也在現場搭建了展臺進行了展示。
其中,手機端的實時3D人體姿態識別較為特殊,其最大的亮點是不需要使用3D攝像頭來成像,具體過程如下:
利用APU對2D圖像進行每秒30幀的人體姿態識別,然后繼續在APU的加持下將2D模型轉化成3D模型,整個過程中仍然保持每秒30幀的幀率,由CPU/GPU來進行實時的3D Avator的圖象繪制,最終在CPU和藍牙的配合下實現對3D機器人的實時操控。
李彥輯表示其難點在于在檢測后進行3D圖像的轉換,同時他也說到這項技術可用于開發VR/AR等體感游戲,如健身教練、3D試衣間等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Helio P90在AI拍照上做了非常多的優化,比如在應用方面有AI人臉偵測引擎、AI降噪、AI深度圖等。
AI人臉偵測引擎可以支持人臉識別、性別識別和人臉的動向識別。對于較難識別的側臉、歪頭、轉頭、強背光、遠距離人臉、動態模糊人臉等情況都進行了針對性的模型構建。
AI降噪則以AI模型學習模擬大感光元件拍照效果,適用于超低光源環境。采用14-bit的高動態范圍ISP,能夠保持更多原始影像細節,對原本的圖像顏色信息也進行了優化處理。比如,暗光拍照、長曝光圖片還原等。
AI深度圖指的是在圖像處理方面,常需要對圖片不同物體進行切割處理,其中邊緣部分最為考驗算法的精度。景深控制也是近年來最常見的拍照應用。在圖像分割方面,Helio P90針對切邊部分和遠近信息進行了針對性的優化。
四、P90研發成本上漲3~5倍
會后智東西參與了對聯發科總經理陳冠州、聯發科資深副總經理兼技術長周漁君和聯發科無線通信事業部總經理李宗霖的專訪。
當智東西問到,在研發成本方面,與上一代P60和P70相比P90成本研發上張了多少時,陳冠州表示與上一代相比,P90的研發成本上漲了3~5倍。
對于如何在實現高運算力的同時實現低功耗,周漁君表示,手機平臺本身是一個資源有限的平臺,因此在P90上做了針對性的架構調整,使芯片在一個任務接著執行另一個任務時更緊密,不出現空檔,利用率增高。同時,聯發科在平臺和算法的配合上,做了更多的優化,針對常用的神經網絡做了特殊的設計,將搬運做得更精簡。
在軟件方面,李宗霖表示NeuroPilot目的是讓開發者更容易進行應用開發。開發商不用因為硬件的轉換,可以容易轉到NeuroPilot平臺上。同時,NeuroPilot為開發商提供工具,操作簡單地進行應用的優化。
關于5G芯片研發方面,陳冠州表示,2019年會做好平臺建設和運營商調試,據此來制定聯發科的5G產品,并預計在2020年下半年聯發科的手機5G芯片將進行量產。
結語:AI算力將全面下放到智能終端
臨近年底,AI芯片掀起了又一個高潮。高通驍龍855正式亮相,聯發科也帶來了其年度重磅的旗艦芯片P90,就此手機芯片領域的幾個核心玩家高通、蘋果、華為、聯發科都已在AI芯片領域紛紛落座。
從今天發布會的情況來看,聯發科雖然在AI芯片領域起步較晚,但憑借著在芯片IP上積累的優勢,正在進行追趕。
而隨著聯發科新一代AI芯片發布,智能手機將有可能迎來AI計算力在中低端機型的進一步下放,智能手機在AI芯片上競爭也將上升為在功耗和AI應用上的競爭。與此同時,隨著老牌芯片廠商在AI芯片上的覺醒,芯片創業公司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來源:智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