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杰 18 歲考大學之前的夢想是做個數學家,或者物理學家,那年他數學沒考好," 只考了江蘇省理科第六名 ",因為理科方面成績的優秀,直接被選去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按照朱明杰的說法,他之前的夢想是做個物理學家,但是來到少年班之后,他發現他的同學適合做物理學家。
實際上,朱明杰在專業領域取得的成就并不低于他的物理學家同學。現在,朱明杰創立了一家名為氪信科技的公司,致力于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金融風控領域。就目前的發展來看,他做得還不錯。
從科學家到創業者
在上海外灘邊的一個創業園區里,朱明杰帶著他的團隊研究如何機器學習技術能夠設計出聰明的高維集成模型,為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個人金融風險預測和個人金融需求分析,幫助降低信貸審批成本的同時,滿足更多人個性化金融需求服務。
" 很多情況下,我們個人的數據是被濫用的,以人工智能的名義,或者以大數據的名義。" 朱明杰坐在一間有著透明玻璃的會議室里,保持著理科生特有的氣質,他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稽核,很多時候,我們的個人信息是被擴大化去使用了," 這個行業需要更加智能化的監管。"
很少有人知道,朱明杰小時候被譽為讀書的種子,他是屬于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學霸。因為高考數學沒考好,朱明杰只考了江蘇省當年理科的第六名,但還是被選入了科大少年班。
后來,朱明杰攻讀了微軟亞洲研究院與中科大第一屆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又在德國馬克思普朗克研究院跟隨數據界泰斗 Gerhard Weikum 從事大規模語義圖挖掘的博士后研究,盡管沒有成為他兒時理想中的物理學家,但他在專業領域的研究非常出色。
近幾年,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給各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推動力,來找朱明杰咨詢業務的人越來越多,其中金融機構的占比很高。朱明杰強烈感覺到,無論從數據的準備還是行業的特質等角度來看,金融領域都可能是人工智能實現商業化最快落地的一個領域。
于是,他邁出了創業一步。
2017 年,朱明杰因其結合高維數據處理和機器學習技術,融合大型金融場景打磨形成的強大知識系統和經驗,獲評《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首屆中國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青年(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 獎。
作為青年科學家中的企業家代表,朱明杰認為公眾對 AI 的期望非常高,但 "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一件事情,也是一個很長期的工作 "。
將 AI 植入金融領域
作為氪信科技創始人兼 CEO,朱明杰在創業之初就感受到了與做科學家不一樣的感覺,盡管他認為,金融領域結構化數據相對完整,是最適合 AI 應用的領域之一,特別是在金融風控領域,但是客戶卻不一定愿意買單。
為了證明 AI 在金融場景的價值,朱明杰帶著 10 個人在北京順義比機場還遠一倍距離的客戶科技中心駐場工作了幾個月;剛拿到投資的時候,辦公室沒有租好,還曾經借客戶的場所辦公一個月。從曾經地下一層的辦公室到現在外灘 SOHO 的辦公室,以及北京深圳南京的辦公室,朱明杰的公司一步一步走了過來,并迅速獲得了明星投資人和重量級資本的接連認可,其解決方案在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平安證券等數百家客戶成功落地。
朱明杰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氪信科技的核心在于兩個技術," 一個是我們的 AI 引擎的產品另一個就是最后沉淀下來,就是我們的那個金融知識圖譜,這兩個技術是我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核心技術也引來了資本的青睞,氪信科技曾于 2015 年獲得獲得真格基金天使輪投,于 2016 年獲得火山石領投的 A 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接近億元人民幣。2017 年 4 月,氪信科技宣布完成 B 輪融資,此次融資由招商局創新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領投,美國中經合集團共同投資,
" 成功完成三輪融資,說明了市場對人工智能在金融風險領域應用價值的認可。" 朱明杰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金融行業的海量數據中,氪信科技不僅可以做到更好的控制風險,而且還能做到對個人金融需求的預測更準," 解決更多數據的使用問題是要靠 AI 引擎,我們就是第一個成功的把原來在搜索里面使用的高維度集成機器學習模型,把它用到這個金融的場景里面去。然后,我們還用了這個深度學習的特征框架,去把過去用人的規則很難去定義的一些特征變量,把它變成模型,可以有效使用這種特征。這兩個技術是我們在金融領域里面的獨創,而且是在全世界范圍內領先的技術。
正如朱明杰所言,中國將是全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場,未來必然需要也一定會產生偉大的 AI 金融公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