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個月前和我說在享騎出行 APP 申請了退押金,現在 299 元收到了嗎?"
" 沒呢!要到上海總部才能當場退押金。成都到上海往返得近 2000 元,太坑了。"
近日,有媒體反饋,上海享騎電動車服務有限公司的押金退還出現了問題。享騎出行要求用戶必須持本人身份證親自到上海總部才能退押金,不然只能先登記再等待結果。
對此,享騎出行相關負責人稱," 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不存在押金不退的情況。公司也沒有出現現金流問題。"
盡管享騎出行方表示公司運營正常,但從退押金難的問題可以看出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加上最近 ofo 小黃車退押金難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共享電單車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也漸漸浮出水面。
文 / 淺草財經
市場開拓需要大量資金
共享電單車是暨共享汽車、共享單車之后新推出來的玩法。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的聚集,使得城市公共交通問題漸漸凸顯出來。享騎出行針對城市人們面臨的 5 公里以內短途出行難題,通過手機端的操作,即可快速完成租還車流程。這種想法雖好,但在商業化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困難,與網約車及共享單車有不少相似之處。
今年以來,因為滴滴出行平臺發生了兩起 " 殺人案 ",而導致網約車行業被蒙上了陰影。盡管滴滴已經占領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也仍然面臨著安全和盈利困難兩大難題。
縱觀網約車的發展史,2010 年最早的網約車易到上線,2012 年滴滴上線之后網約車開始逐漸發展。2014 年 2 月 Uber 中國高調進入中國,整個市場迎來了爆發式的擴張和洗牌,最終以滴滴先收購快的,然后于 2016 年 8 月 1 日收購 Uber 中國之后,滴滴市場份額超過 90%,成為行業老大而告一段落。
滴滴相對于易到來說,作為后來者能夠成為行業第一,最直接的原因是滴滴不斷地獲得融資,通過補貼燒錢的模式,迅速占領市場,將對手一個一個甩在后面。而易到在玩法上,已然落后。據不完全統計,在成立 6 年時間里,滴滴已經完成 16 輪融資,共涉及 34 個投資機構及個人,迄今共融資超過 200 億美元。
在面向中高端客戶群方面,滴滴專車、神州專車、首汽約車和曹操專車分別于 2014 年 8 月、2015 年 1 月、9 月和 12 月上線。盡管神州專車和首汽約車等定位細分領域,但所占的市場份額非常小,對滴滴形成不了什么威脅,以至于提到 " 網約車 ",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 " 滴滴 "。
如今來看,網約車的市場格局基本已定,大部分企業依然在虧錢,滴滴也不能幸免。不過想起那些被兼并或破產的企業,它們更慘。
不僅網約車,共享單車行業也是靠企業通過融資補血,然后燒錢才能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雖然同時具備先發優勢和資金優勢的 ofo 和摩拜,在 2016 年高速發展期成為行業前二,但是在 2017 年底也分別被爆出挪用用戶押金的負面報導。
在此期間,小鳴單車、小白單車、酷奇單車、悟空單車等幾十家共享單車企業出現停止運營、破產、被收購等消息。直到 2018 年 4 月,美團收購摩拜,共享單車行業漸漸熄火。ofo 接連被傳出裁員、資金鏈斷裂、賣身等負面。
無論是網約車,還是共享單車的發展歷史都是通過不斷地融資,再通過補貼戰,而擴大市場版圖。在行業經歷過洗牌期之后,對于資金不足的企業來說,只有等死或者被收購。對于行業頭部的企業來說,是如何繼續擴大市場版圖以及盈利。
從網約車和共享單車的歷史來看,共享電單車行業還處于市場早期,首先要解決的是擴大市場占有率的問題,而這需要燒錢才行的通。同時,公司創始人自身資金有限,不可能一直自己輸血,還得靠融資、靠資本助推。如今,享騎出行所占的市場并不大,就被傳出退押金難,不利于其發展。
而且本身資本市場偏緊,融資很難。就算能融到資,也要不斷地獲得資本青睞,才能擴大市場版圖,占據市場先機。資金補貼市場、補貼用戶是個無底洞,未來什么時候盈利還未知。
在沒有資本助推的情況下,共享電單車的單個玩家很難占領市場,成為行業頭部企業,指望盈利更是難上加難。
處境尷尬
共享電單車被網約車和共享單車夾在中間,其在出行領域所處的位置非常尷尬,而且面臨諸多問題。
從出行本身來講,一般短距離的 1.5-3 公里,用戶大多數會選擇單車,因為在一二線城市單車覆蓋面廣,找單車非常方便,而且很多單車并不需要繳納押金就可以騎行,每次只需 1 元,既方便又省錢。也有不少用戶在 3-5 公里的范圍內,選擇共享單車,也只需要 1 元錢,還能健身。
拿享騎出行來說,定位于為 5 公里內短途出行,由于其投放密度相對于共享單車小,受眾范圍有限,在 3 公里范圍內用戶更愿意選擇共享單車而不是共享電動車。只有在 3-5 公里范圍內用戶才會考慮享騎出行,但每次 2 元,收費比單車貴,而且還需要繳納 299 元的押金,用戶也會權衡利弊。
再者,超過 3 公里,很多用戶會選擇公交車或地鐵出行。如果相對富裕的消費者更是會選擇網約車和出租車。站在市場的角度,真正能選擇共享電單車的用戶比率非常低。
有消費者表示,享騎出行在今年上半年也曾經受到用戶青睞,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價格優惠,有時候使用優惠券只需要 1 元,而到今年下半年后,優惠很少,普通使用一次電動車需要 2 元。
而且,2018 年下半年以來,許多地方的交通管制越來越嚴,一些停車點逐漸被取消。隨后,共享電動車日趨變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電動車,結果卻處于無電狀態。
交通管制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共享電單車的市場投放容量被擠壓,導致拓展慢,投放密度低,用戶使用不便。
并且,共享電單車只適合投放在一二線城市,因為外來人口多,人口流動性大,選擇租賃比持有更實用。在三四五線城市雖然交通管制少,但是人們自己有購買電單車,用不上共享電單車。
據悉,截止目前,廣州、深圳、福州、鄭州等多個一二線城市等出臺了明令禁止電動車的相關條例和規范。這樣會讓共享電單車在市場的空間越來越小。
針對享騎出行退押金難問題,也有用戶表示," 享騎出行亂收費的問題一直存在,且客服電話很少能打通,也從未解決這一問題。"
在享騎出行 App 的評論下,用戶對其綜合評分只有 1.1 星,相比最高 5 星差太多,評論中不少為 " 押金不退 "、" 客服電話難打通 " 等。在某投訴網站上,針對享騎出行的投訴有近 400 起,但解決率不到 30%。
" 外地用戶想退 299 元押金,還要到上海總部,來回車費都不夠,還得倒貼。" 一位退押金未果的用戶無奈地說道。
有業內人士表示," 雖然國內共享電單車行業有享騎電單車、芒果電單車、途爾電單車、七號電單車、蜜蜂出行、獵吧出行等多家企業,但這個行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還是融資難,發展擴張緩慢,更談不上盈利。"
相對于網約車和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的市場可接受度低很多。恐怕這把 " 火 " 還未燒起來,就將要先 " 熄滅 " 了。
來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