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繼續押注AI。
11月28日,在百度教育盛典上,百度教育事業部總經理張高正式發布了“百度教育大腦3.0”。據悉,這個3.0版本在內容資源及知識圖譜、智能交互等AI核心能力進一步升級,同時,教育AI能力向合作伙伴全面開放。
百度總裁張亞勤博士在會上表示,“智能+教育”將加速產業進化,人工智能將會開啟一個新的教育時代,一個知識傳播效率不斷提升的時代。
至此,百度教育事業部在成立還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已收獲卻頗豐。百度教育事業部總經理張高介紹,百度教育大腦3.0賦能的百度教育SaaS平臺已經擁有了7億月活用戶、800萬教師、超過1000萬教育會員……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教育SaaS服務平臺。
從0到1再到10,百度教育的快速成長,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百度作為互聯網巨頭的孵化和組織能力。
從數字化到以AI驅動,百度教育的發展是極其樂觀的,但其一直耕耘的這片教育土地,卻還有不少“坑坑洼洼”。
教育行業的“坑洼”:“力量平臺”缺失、技術“頭重腳輕”、資源不均衡
這兩年K12在線教育和智慧教育很火,得益于資本的不斷加持。但在這些積極的事件背后,教育行業仍然有“難以啟齒”的痛。
第一,行業“力量平臺”的缺失,雖然很多傳統教育巨頭早就開始了線上化和技術化的改造和升級,但目前還沒有出現一個可以大范圍、高精度賦能的行業化平臺;第二,技術“頭重腳輕”,技術優勢往往掌握在巨頭手中,這導致在以技術賦能教育行業時,頭部平臺動作頻繁,但長尾平臺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傾斜的資源“天平”,傳統教育時期,教育資源的地域性不均衡非常明顯。
這些問題,是教育行業的老毛病,兩年多前就起步的百度教育一定心知肚明。那么,百度教育如今建成的這個以“AI”為核心的教育生態,在解決這些問題上,又是以何種邏輯來操作的呢?其中,AI的驅動力又有多大?
百度教育的“AI大法”:全力打造教育新生態
回顧百度教育大腦的這幾次升級,可以發現一個規律。百度教育大腦從1.0到2.0再到3.0,走的是技術階梯化的路線,可以說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基于此,百度教育目前已經打造了一個“超級教育生態”。
第一,從內容資源來看。在1.0時代,百度通過數字化能力,完成了對億萬內容的數字化工程,這是百度為自己設定的內容起點。但不止于此,百度教育在不斷吸收合作伙伴,諸如其他教育企業或是教師的過程中,仍然在高速積累各種內容。比如,目前全國有9.2萬名認證優秀教師在百度教育平臺貢獻高質量內容。
根據百度教育大腦的最新數據顯示,平臺已包含2.7億內容文檔、超過20萬正版圖書、TOP級書籍覆蓋率達100%、超過5萬套有聲讀物以及800多萬優質音頻、4700萬優質教學資源和上千萬新課標掛載學科資源。
這個堪比世界級圖書館的海量資源,卻難不倒AI。一方面,通過ABC技術(A為AI、B為大數據、C為云計算)的合力,百度教育能夠向教師、學生、學校等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內容資源,在效率和精準度上增強了資源的供需對接能力;另一方面,通過AI,百度教育在資源輸入方面能夠提高與合作者們的交易能力以及整合資源能力。
關于AI驅動資源的效果,有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數據。據百度教育,其內容生產合作伙伴從百度教育獲得的分成比2017年翻倍。顯然,這源于匹配精度和效率的提升,而AI無疑是幕后功臣。
第二,從解決方案來看。這次3.0的升級,有一個重點就是向行業開放教育AI能力。百度教育之所以這么做,其實不難理解,一來百度教育經過兩年多時間的試煉,已經具備了向行業輸出標準化方案的能力,二來百度教育要通過這樣的一站式賦能,去改善整個行業的生態。
如何去提供方案,在百度教育看來有兩個方向,一個是作為SaaS服務商,百度教育將向合作伙伴們輸出AI技術能力,另一個是作為資源平臺,百度教育將向合作者輸出綜合的資源服務。
無論是提供技術方案,還是綜合資源服務方案,AI在其中的價值可以分為兩個維度來闡釋。一個維度是AI驅動“解決方案”成型和輸出的價值,另一個維度是AI本身作為重要技術向外輸出的價值。
第三,從平臺生態來看。百度教育用“百度教育大腦3.0”這個稱號,目的就在于其將AI作為驅動整個平臺的核心。
前面的AI驅動資源利用也好,AI驅動解決方案也罷,都意味著AI是百度教育最重視也最重要的能力。那么AI又是如何驅動百度教育這個巨大資源和復雜技術結合而成的“巨無霸”的呢?
可以分別從宏微觀兩個方面來看。微觀上看,百度教育細到可以用AI向用戶推薦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即AI個性化服務能力;而在宏觀上,百度教育又可以大到用AI調動整個平臺的供需關系,充分提升整個平臺的效率。
綜上三點,百度教育如今的這個生態已經非常清晰地浮現在眼前了。簡單地說,AI就是這個生態的“CPU”,基于ABC技術,百度教育不僅能夠高效調動、匹配資源,而且還能為行業的其他角色提供解決方案。如此,百度教育儼然已經可以稱作一個“教育全產業鏈”生態了。
借力AI,百度教育要做行業“加速器”和“平衡器”
百度傾心AI,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現在,“百度教育大腦3.0”的發布又把AI的能力和戰略地位再次升級。可以確定的是,百度教育也要用AI來干一番事業了。
而這番事業,一方面涉及到整個教育行業的“智慧化”,另一方面則涉及到平衡教育行業的資源。
在智慧化上,百度教育本身其實已經做了很多事,比如與其合作的伙伴,以及在其平臺上使用服務的用戶,其實都已經身處百度所構造的這個“智慧教育生態”中了。比如在這次的教育盛典上,百度還正式宣布了一件事:由百度、北京師范大學智慧研究院、白洋淀高級中學共同打造的中國第一所AI實驗學校——雄安白洋淀高中已經正式落地。看來,百度已經準備好落地更多的教育場景。
再把時間向后推,隨著百度教育這個生態在內容資源體量、合作者、使用者等方面的不斷擴大,這個生態的影響力也會不斷擴大。這將使百度教育的AI教育輻射到更多的人和機構,顯然這就是個普惠性質的事情了。
而且更深入地去看AI對產業的影響力,諸多事實已經證明,AI對于產業的顛覆將是永久性和不可獲取的。而百度教育目前已經在自己所搭建的這個大生態中擔任極其重要的產業賦能者角色。這意味著,隨著AI的進一步進化,百度教育將在教育產業的智能化和云化升級中成為一個“加速器”。
在促進教育公平上,據悉未來百度公益和百度教育還將向偏遠地區的1萬所學校捐贈智慧課堂一年的服務,此舉無疑是想發揮自己的技術和平臺能力,去補教育的這塊“資源不平衡”短板。
從資源的平衡性上看,這樣的做法一來有助于豐富偏遠地區的教學能力,真正受益的也將是偏遠地區的學子、教師和學校;二來也可以催生偏遠地區教育改革的思維,從而助其擁有長遠的改革思維,這其實是最關鍵的一點。簡言之,在這個過程中,百度教育將成教育資源的一個重要“平衡器”。
如果說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百度教育的重心是“生態化”。那么,如今“向AI而行”的百度教育,明顯有了一個新目標:以AI為基石,去幫助教育行業釋放更多的改革和改造潛力。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曠創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