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上海人工智能大會暨第一屆圖像、視頻處理與人工智能國際會議
8 月 16 日 , 上海浦軟大廈二樓報告廳座無虛席 ,2018 年上海人工智能大會暨第一屆圖像、視頻處理與人工智能國際會議 ( SHAI2018 ) 在此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所攜手上海浦東軟件園和上海莘澤創業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有超過 500 位人工智能領域專業人士到場 , 其中來自全球的近 30 位人工智能領域頂尖專家和企業家發表獨立演講 , 并舉辦 4 場權威專題論壇。與會者根據當前技術與市場熱點 , 從視頻圖像處理、智能語言與語音、NLP、機器學習和機器人等方面展開交流和研討 , 并實時展出了多種人工智能企業的最新科技產品 , 使 AI 的 " 理論 + 實踐 + 應用 " 實現產、學、研緊密結合。
近年來 , 人工智能發展進入新的加速發展階段 ,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始布局人工智能 , 新興行業借助人工智能開拓創新 , 傳統行業借助人工智能改造升級。隨著數據資源增長、計算能力的提升、算法的優化 , 目前人工智能已經進入機器人、安防、醫療、金融、保險、教育等領域應用階段 , 未來大有可為。
高木學習創始人兼 CEO 劉瞻作為演講嘉賓 , 為與會觀眾帶來了一場主題為 "AI 如何理解知識 ? 如何培訓人類 ?" 的演講。他認為 ,AI 可以理解和傳授知識 , 甚至可以培訓人類。在教育行業的應用與體現就是 AI 賦能學習 , 打造一個通用的學習引擎 , 采用私人訂制的方式去輔助學習者學習。
高木學習創始人兼 CEO 劉瞻發表演講
據悉 , 高木學習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教育引擎及平臺提供商 , 一直致力于 " 用人工智能提升人類知識學習的效率 ", 首創性地將 AI 技術、先進教育理念與一線教學經驗三者結合 , 打造了 " 比你更懂你 " 的 AI Tutor ( 人工智能助教 ) , 讓它根據一個學習者的特點去私人訂制學習的內容與計劃 , 真正實現 " 因材施教 "。劉瞻介紹到 ,AI Tutor 的理論框架可以理解為三個部分 : 學生模型、教學模型、知識模型 , 在這三種模型下 AI Tutor 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第一是學生模型 , 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一個學生在沒有老師教的情況下 ,AI Tutor 怎么幫助學生學習。這時候 AI Tutor 會深入其學習場景 , 采集行為數據 , 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中通過算法輔助學生對學習執行計劃、監控、反思和調整 , 實現元認知策略 , 從而提升元認知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
第二是教學模型 , 在有老師的情況下 ,AI Tutor 的意義便是助教。此時 AI Tutor 需要把學生的數據傳遞給老師 , 提供個性化講義 , 幫助老師節省備課時間 , 在提高老師教學效率、減少教學負擔的前提下 , 實現 " 因材施教 "。在這種模型下 , 人工智能老師和真人老師雙重配合 ,AI Tutor 實時分析個人數據 , 動態規劃學習路徑的同時 , 由真人教師負責日常授課和情感交流 , 根據智能數據的反饋進行個性輔導 , 實現了 " 人機共教 "。
第三是知識模型 ,AI Tutor 采用高木學習首創的 " 知識路徑矩陣 " 理論模型 , 理解知識體系 , 并量化新舊知識之間的關系 , 實現 AI Tutor 的自我演化。輔助學生快速形成理解記憶與快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連接 , 并執行錯因聯想、自我反思等策略 , 從而優化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動力。
那當我們了解了 AI Tutor 的理論框架以及它是怎樣理解知識、怎樣培訓人類之后 , 其實際應用效果又如何呢 ?
劉瞻舉例說 , 于今年年初開始使用 AI Tutor 的數十所學校 112 個試點班級 , 在經過 3 個月的訓練后平均分提升 13 分 , 平均進步是 3.6 個名次 ; 關于學習動力 , 主要體現在學生有效學習時間的延長 ; 學生打游戲的時間縮短 , 得到了學校、學生和家長的不斷好評。
不僅僅是全日制學校 , 高木學習目前在 K12 教育領域還針對培訓機構、教育職能部門 , 以 " 產品 + 服務 " 的方式輸出定制化的人工智能教育綜合解決方案 , 賦能新教育。
我們都知道 ,AI 與數據是相輔相成的。教育機構天然的大量數據 , 是 AI 不斷演化的基礎 , 每天積累 500 多所學校、50 多萬學生的高頻連續的學習數據 , 讓 AI Tutor 變得越來越聰明 , 同時 AI Tutor 也能更好地服務于教育行業。
高木學習成立于 2015 年 , 公司總部位于深圳 , 目前已進駐 24 個省份、572 所學校 , 服務于 50 多萬學生群體。劉瞻表示 , 他會把工程能力與產品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 繼續用 AI 為教育賦能 , 在將在踐行學校人工智能教育和實現課外培訓機構的增效減負路上一路前行 , 用赤子之心的智慧與激情實現教育行業的智能化革新。
【來源: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