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選出未來十幾天討論度最高的話題,那么非“雙11”莫屬。據(jù)統(tǒng)計,去年雙11單天貓平臺的交易額已經(jīng)達到了1682億。
什么概念呢?生活化一點說,北京烤冷面加最貴的烤腸是9塊錢,1682億能買差不多187億個烤冷面,如果一個人活到80歲,那他從出生開始到去世,每天要吃64萬份烤冷面才能吃完1682億——而這只是天貓一天的交易量。
在這場購物狂歡中,我們能看到許多AR的影子。比如16年的雙十一,天貓就模擬風靡一時的《精靈寶可夢GO》推出了抓天貓的活動,抓到的用戶可以獲得代金券。同樣,在2017年臨近雙11,手機京東將VR/AR入口調(diào)至首頁導航第二欄首位,給予了更多流量支持。
隨著蘋果、谷歌等巨頭陸續(xù)推出AR開發(fā)平臺,電商巨頭們紛紛加快了入局AR的腳步。而細化到各個不同的平臺,基于自身的定位和目標用戶,對于AR功能的側(cè)重有所不同,其作用大致可以分為品牌宣傳、體驗式購物和實用小工具三類。87君分別了體驗了一下,為大家整理了這份AR剁手報告!
品牌營銷
品牌營銷是商業(yè)世界永恒不變的話題,隨著技術的變革,品牌商的營銷手段也不斷升級。在這之中,AR可以說是近年來頗受品牌商和平臺重視的一項新技術。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AR解決了傳統(tǒng)線上營銷互動性弱的問題。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去商場的美妝專柜,在導購的“諄諄誘導”和產(chǎn)品試用之下,不知不覺就購買了不少計劃外的產(chǎn)品,而在淘寶上觀看圖片展示的吸引力就沒有那么強烈。這都源于產(chǎn)品和消費者的互動刺激了后者的購買欲,也是為什么許多快消品牌即使布局線上渠道,卻依然不能放棄線下的原因。
除此之外,把AR植入到品牌的營銷活動中,也有助于收集用戶的反饋信息,幫助企業(yè)量化宣傳效果。而這也往往是傳統(tǒng)品牌植入的痛點,比如前陣子大火的《延禧攻略》中,就會有護膚產(chǎn)品和女性用品的植入廣告。但作為廠商,其實很難去量化這個廣告能給品牌帶來的轉(zhuǎn)化效果。
京東
京東從2016年就開始在AR電商領域布局,現(xiàn)已在人臉識別、圖片跟蹤、渲染引擎等多種AR技術能力上有了大量積累,還在京東商城上推出了AR實景購物、虛擬試妝、虛擬試衣、虛擬試鞋等多種AR產(chǎn)品,為超過200個合作品牌提供了豐富的AR購物場景。
今年4月20日,京東AR為江小白打造的“天生自由AR瓶”開啟預售。比較特別的是,這款定制版瓶身上不僅有江小白的品牌logo,還多出了一只京東吉祥物Joy,及“京東AR瓶”字樣,引導消費者開啟京東APP中的“AR掃”功能,參與互動體驗。
只要用戶進入京東APP,點擊左上角的掃一掃,進入到AR掃的標簽頁中,把手機屏幕對準產(chǎn)品瓶身,畫面中將出現(xiàn)電音潮趴的虛擬動畫和音樂效果。
之后,京東AR還會通過互動頁面教授用戶如何用江小白調(diào)制雞尾酒,消費者不只可以觀看學習,還能夠搖一搖手機,晃動屏幕里的酒杯,參與調(diào)制過程,并在互動結束后領取優(yōu)惠券。江小白活動已經(jīng)結束,但是京東又和青島啤酒合作,87君就在超市掃到了一次青島啤酒和京東的活動,路線和江小白差不多:
通過京東AR,消費者能夠感知到品牌的主張與訴求,知曉產(chǎn)品的飲用場景,了解到產(chǎn)品的創(chuàng)新飲用方法,并通過多重技術互動與其玩在一處、產(chǎn)生好感,甚至會在其后把京東所發(fā)的優(yōu)惠券用掉。
京東的AR功能,直接將品牌變成了更加具有現(xiàn)代感的、更加具體的概念,既便于營銷素材的精準定向與實時管理,又能夠?qū)崿F(xiàn)銷售引流,形成一套新穎而高效的品牌解決方案。
當然,除此之外,京東還會利用AR掃一掃功能,組織一些優(yōu)惠活動,為平臺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目前,京東App正在進行AR掃手機集卡抽獎的活動,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前去試試。
淘寶,天貓
與京東的方式類似,淘寶也將AR功能“Buy+”,整合進了掃一掃功能入口中。一進入都相關頁面就能看到一條消息橫幅“掃長安汽車贏驚喜大獎”,點擊發(fā)現(xiàn)其中還有很多品牌,如OPPO,聯(lián)通,藍月亮,相宜本草等品牌。
其實基本的路線也跟京東差不多,是鼓勵用戶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使用Buy+掃一掃合作方品牌,一方面是為雙方之間的互相引流,促進品牌銷量,另一方面當然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天貓也屬于阿里系,路線自然也差不多。
蘇寧易購
跟京東、淘寶的思路一致,蘇寧易購的入口也在“掃一掃”的功能里。值得一提的是,蘇寧易購的AR掃品牌合作方是農(nóng)夫山泉。前一陣子農(nóng)夫山泉聯(lián)合故宮推出了定制“故宮瓶”,掃一掃農(nóng)夫山泉指定瓶身,就可以的到不一樣的故宮體驗哦~
體驗式購物
隨著網(wǎng)購行業(yè)日趨跑和,平臺間也從簡單粗暴的“數(shù)字戰(zhàn)爭”,升級為拼服務、拼體驗的比內(nèi)功,而AR就如同關羽手里的青龍偃月刀,恰如其分的成為平臺最好的武器。
所以就有了淘寶的試衣間、有了絲芙蘭的AR試妝、有了你想買什么就給你推送什么的智能大數(shù)據(jù)算法……各電商蜂擁而上,紛紛用AR來作為增強用戶在App內(nèi)購物體驗的手段,那么到今天,誰發(fā)展的更好呢?
亞馬遜
相比于其他國產(chǎn)購物APP,亞馬遜則更加具有歪果仁氣質(zhì)——簡潔實用。
在亞馬遜APP里,AR識別功能只能用來“Search Products(尋找商品)”,只要對準你要搜索的商品,掃描即可。
不過要吐槽的是,能掃的商品實在少的可憐,87君多次嘗試亞馬遜自己的產(chǎn)品Kindle都掃不出來。看得出來,亞馬遜只是有AR功能,但是重視程度自然比不上國內(nèi)的購物平臺。
此外,2017年亞馬遜推出的AR View功能不知是沒有在中國商店實裝還是已經(jīng)下線,87君多番尋找都沒有找到該功能的入口。
京東
除了掃一掃之外,京東還有獨立的AR/VR功能入口。用戶要做的就是打開京東APP,點擊中部模塊中的“更多”,進入到京東百寶箱分類,找到京東生活,最后一個就是AR/VR功能啦!
這一部分的功能主要是針對AR/VR虛擬試衣提供的,在這個功能下點擊感興趣的物品,物品的大圖上就會出現(xiàn)3D展示的字樣,再次點擊進入,用戶就可以看到該物品的虛擬建模了。此時畫面左下角會出現(xiàn)AR實景功能入口,點擊后按提示操作就可以將物品虛擬模型放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
而虛擬試妝、虛擬試衣,對女生們來說就更加熟悉一點啦,就像我們用的大多數(shù)美顏相機上的可愛表情一樣,虛擬試妝、虛擬試衣可以讓女孩子們試試口紅色號,衣服樣式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虛擬試”的AR功能將我們在實體店中所見到的導購的職能融入其中,主要能幫助用戶在不用購買的情況下,提前看看心儀商品的真實效果,而且省去了去線下店的繁瑣過程,實現(xiàn)用戶“所見即所得”。在這一方面,可以說京東要領先其他家不少距離。
總結
除了以上的幾款APP之外,還有一些APP也推出了AR購物功能,有一些的確非常實用,比如此前提到的法國美妝零售巨頭絲芙蘭,它的APP中的Cheek Try On就可以讓用戶嘗試超過1000種的腮紅、高光和修容粉。而Color Match for Virtual Try On 功能則能根據(jù)用戶上傳的照片推薦彩妝產(chǎn)品。
但是也有一些APP雖然做了一些AR功能,但是也人對這個功能的意義有些摸不著頭腦。比如小米有,它的AR功能和蘋果自帶的測距儀功能基本一樣。對蘋果用戶來說,已經(jīng)擁有測距儀再來一個未免雞肋。對于安卓用戶來說,其他APP可以直接把家具放在實景中查看是否合適,測距功能又顯得過于麻煩。
最重要的是對于小米自己本身來說,這個功能目前無法像品牌營銷一樣帶來直接的用戶流量或者交易額。
這樣做的平臺絕不在少數(shù),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87君不禁想問:AR這趟車是趕上了,可是趕上了又能做什么呢?
再有,從我們盤點的幾款購物App中附帶的AR功能作用來看,占據(jù)大部分市場的京東和淘寶的確要遠遠超過其他平臺。但要值得注意的是,實際上這些做得好的企業(yè),還只是在做AR營銷,算不上真正意義的AR購物。
可以想到,平臺和品牌都要面臨成千上萬的商品建模的難題,不同品牌的定制又會讓平臺的成本大大增強。據(jù)了解,如果想打造100個SKU以內(nèi)的AR購物系統(tǒng),至少需要200萬人民幣。這還只是針對線上系統(tǒng)打造,要涉及到線下硬件和品牌定制,恐怕還會提高很多。
所以短時間內(nèi)平臺想要立刻實現(xiàn)AR購物是不太現(xiàn)實,也難以做到的。雖然的確可以先常常AR營銷帶來的甜頭,可作為用戶的我們也希望在未來AR能為我們帶來真正優(yōu)秀的購物體驗。
來源:87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