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的技術產業發展,并在國家層面積極規劃和重點布局。國務院先后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立足國情,旨在重點突破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的基礎研發、前沿布局和產業發展,提升虛擬現實中智能對象行為的多樣性、社會性和交互逼真性,實現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技術與人工智能的相互融合和高效互動,構筑虛擬現實技術賽場的先發主導優勢。此外,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還發布了我國虛擬現實領域的首個行業標準,即《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設備通用規范聯盟標準》,為虛擬現實相關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提供了基本遵循。VR線下體驗店作為線下渠道的核心,目前,中國VR線下體驗店超過3000家,已成為中國虛擬現實的重要做成部分。數據顯示,在2017年中國VR線下體驗店市場規模達到10.5億元,增長率超150%。隨著VR行業的快速發展,資本的持續日常,預計2018年中國VR線下體驗店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達到20.9億元,2020年有望突破40億元。
在VR線下體驗店外設類型情況方面,目前外設帶來的體驗和期望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未來VR體驗館會非常倚重外設,槍械類設備比例占比為60%,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兒童類,占比為57%;排名第三的是跑步機,比例占比為49%。
鑒于我國龐大的市場潛力和健全的創新體系,有望在這一領域成為全球的增長中心。不過,當前我國包括AR、VR和MR在內的虛擬現實產品研發仍以初創企業為主,還存在技術人才短缺、核心關鍵技術有待突破、應用生態有待完善、產業成熟度有待提高等現實問題,迫切需要匯聚產業各方力量,多方協同布局形成發展合力,提升整體行業競爭力。同時,一些實用性、示范性好的AR、VR和MR技術和產品在重點行業、特色領域的滲透和應用還有待進一步推廣。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