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映維網公布了AR/VR行業最新的風險投資事件報告。根據該報告,截至9月底,全球2018年AR/VR行業已公布風險投資事件總共119起,涉及總額達到101.5億人民幣。
根據報告統計數據,大部分資金流入了頭顯廠商、toB業務的軟件開發商以及硬件元器件技術廠商中,其中頭顯廠商占39%,toB業務開發商占21%,硬件元器件技術開發商占17%。其次,分別是8%的硬件外設廠商,6%的(toC)軟件應用開發商,4%的軟件工具開發商,2%的游戲開發商。極少部分流向了硬件相機廠商、渠道分發服務提供商,(軟件)影視內容發行制作商以及(軟件)教育內容開發商。
相比2017年同期,2018年流入頭顯、外設、開發工具、toB業務軟件開發商的資金都有大幅度增加,分別是577%,376%,176%和213%。但頭顯的增長幾乎全靠 Magic Leap ,占據79%的比例。相反,相比2017年,游戲開發商、渠道分發服務提供商、硬件相機廠商、影視內容及教育內容開發商并沒有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反而分別出現了33%~85%不同幅度的下滑。
根據映維網報告數據,2018年1月至9月,全球公布AR/VR風險投資事件達119件,低于2017年同期的137件。公布事件中,2018年獲得投資次數最多的是toB業務的軟件開發商,達到37%;其次是硬件元器件技術廠商,達13%;第三是硬件頭顯廠商,達10%。
相比2017年,公布的獲得風險投資的toB業務的軟件開發商、硬件外設廠商、軟件應用(toC)開發商、開發工具開發商數都有小幅度增長。但游戲開發商、影視內容發行制作商分別出現了68%和91.6%的減少。2017年1月至9月有22家游戲廠商獲得投資,但2018年同期只有7家。
無論是獲得風險投資的金額數,還是獲得風險投資的公司數,外設、開發工具、toB業務軟件開發商的不同程度增長表明風險投資機構在重點關注B端市場,而游戲開發商、影視內容發行制作商的大幅度下降表明當前消費端(C端)市場對風險投資機構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該報告還表明風險投資機構在國外的投資力度在持續加強,而在國內的投資力度在大幅度下降。在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外獲得風險投資的創業公司數從2017年的77家增長到2018年的85家,但國內獲得風險投資的創業公司數從2017年的60家減少到2018年的34家。
文章來源:映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