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三天假期,相信大家在這良辰美景佳節里,無論是出去玩個痛快,還是闔家團聚,都過的相當舒心才是。但是在黑龍江雞西,67 歲的謝大爺卻是又急又氣。
原來,謝大爺這兩天上超市買了 8.8 元的葡萄,結果在排隊交款時,卻被收銀員告知 " 不收現金只能用微信 "。不會用微信支付的謝大爺很是氣憤," 我拿的又不是假幣,羞辱我老頭不會用微信嗎?"
謝大爺的遭遇一經曝光,就受到了大量網友的關注,不少網友紛紛表示 " 不收現金可是違法的 ",也有一些網友質疑,根據相關視頻的后半段來看,這件超市是支持現金支付的,會不會是當時謝大爺排進自助收銀的隊伍里去了?比如網友 " 凌晨 san 點鐘 " 就爆料稱," 其實這個超市有現金通道,只是這個大爺排錯隊了 "。
說完謝大爺的經歷,再來看看咱們生活中的經歷。如果大家留心周邊大小連鎖超市的收銀柜臺變化,就會發現很多超市已經開始專設電子支付通道,或者支持手機支付的自助收銀渠道,以減輕一般通道的排隊壓力。而且根據網友們的反饋顯示,相比傳統收銀柜臺,專門的電子支付通道平時排隊的人確實少,自助操作也很便利。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手機支付所帶來高效、便利等特點令其被越來越多零售商以及消費者們所認可,以致青睞。
另一方面,透過這場發生謝大爺身上的生活糾紛,我們也能發現,雖然手機支付越來越普及,從早點攤到買烤紅薯的攤位上都能看到二維碼的身影,但還是有很多老年人不擅長使用手機支付,依然延續著使用現金支付的消費習慣。雖然我們總說," 烤紅薯攤的大爺都會支付寶了 ",然而這樣的大爺在整個老人群體中所占的份額可能并不多。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場景中,很多都是現金刷卡手機多種支付方式共融并存,所以即便老人們不會手機支付也能正常購物消費。但是對與另一個新興行業來說,老人們消費模式不變卻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了。
這個行業就是 " 新零售 ",而在 " 新零售 " 里面,受支付方式影響最大的無疑就是 " 無人超市 " 了,畢竟現階段的 " 無人 ",主要無的就是收銀員,不管是阿里、京東正在試運營的無人小店,還是紅極一時,已經在多座城市的多個小區內落地的繽果盒子,建立和運營的基礎都是前來購物的消費者們得會手機支付。
但目前的情況是:年輕人們早已習慣使用手機支付,對與新鮮事物接受得也快," 無人超市 " 的進店門檻對他們來說近乎于無。可是對于中老年消費者,尤其是那些對手機支付知之甚少,平日里只能使用現金支付的消費者們來說," 無人超市 " 無形中所設置的一道門檻簡直就是一道 " 逐客令 "。
雖然網上曾有段子稱," 讓家里的每個老人學會使用微信是子女們義不容辭的義務 ",但這并不代表要強迫所有老人去習慣使用手機支付。退一步來講," 拒收現金 " 本就是違法行為,所以就更不該是讓老人們去習慣一個他們不懂原理、不明所以的新支付方式,而是該推行 " 新零售 "、尤其是 " 無人零售 " 的商家們該好好思考,如何為新的購物模式擴展支付渠道,滿足更多樣化的收銀需求,做到 " 不挑客 "、" 不欺客 "。
【來源:三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