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們的暑假去哪兒了| 2018暑期娛樂總時間分配調查)
這個夏天,不管你有沒有過暑假,暑期都結束了。
回頭看看,今年夏天你是怎樣度過的?泡在電影院看了許多電影?蹲在家里為“令妃娘娘”一把鼻涕一把汗?或是牽著戀人的手看遍這世間無限風光?抑或拖著自己的“喪”身在家里躺過一日又一日?
本著“生活就是吃喝玩樂”原則的我們,十分關注大家的暑期娛樂時間分配,尤其像暑期這樣集中高熱、時間漫長的檔期。今年暑期,國內電影市場迎來新高,劇集綜藝市場也開始爆發,抖音等短視頻的魅力繼續魔性螺旋上升,還有四年一屆的卻不再”激情”的世界杯,如此種種,都充實和豐滿著2018年的夏天。
那么,大家自身娛樂時間是如何分配的?電影在娛樂總時間中又有著多大占比?相比往年,今年娛樂方式又有哪些變化?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從此次暑期出發,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娛樂時間分配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看電影”依然指數最高,《我不是藥神》妥妥的觀眾最愛
從小資和時髦,變成大眾和第一順位的娛樂方式選擇,看電影在娛樂時間當中,依然占據著重要位置。
在今年暑期的娛樂方式選擇中,“看電影”憑借67.88%的高占比排在首位,其次是追劇和看綜藝,躺尸則排在第四位。
▲調查問題:在您的暑期娛樂總時間里,排名前三的娛樂項目是?
看回今年暑期檔電影市場,相比于往年,今年暑期檔確實又進了一個臺階。
從6月1日至8月29日0時,一共上映了131部電影,票房累計為168億。早在8月25日,暑期檔票房飆升至163億時,今年暑期檔的票房成績就已經提前6天超了去年。因此,今年暑期檔“史上最強”的名號也的確實至名歸。
同時,這屆暑期檔也算高潮迭起,先是由7月初上映《我不是藥神》掀起第一波暑期檔高潮,將大盤熱度推至高點,之后7月末《西虹市首富》《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上映又帶來第二波觀影熱潮,到8月初,《一出好戲》《巨齒鯊》《愛情公寓》三部影片同日上映,電影市場單日票房突破5.8億,也創了歷年暑期檔單日票房紀錄。
通過調查問卷的反饋數據也可以看到,在過往兩個多月上映的131部影片中,有34.31%的人看過1-3部影片,這也是占比最多的觀影數量區間,其次是有20.44%的人看過3-5部影片,最驚喜的是,暑期檔有10部以上觀影量的人群占到了14.6%。但與此同時,暑期檔觀影量為0的人群也占據了13.87%的比重,可見,目前的觀影市場仍然有提升空間。
▲調查問題:暑期去電影院看了幾部電影?
針對今年暑期檔的良好表現,此次問卷調查中也有明顯的呼應。比如,在問到觀眾心里中今年暑期檔排名前三的電影時,收獲觀眾最高支持的同樣是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藥神》,影片占比高達84.67%。開心麻花的又一作品《西虹市首富》則憑借47.45%的占比排名第二,看來開心麻花招牌的影響力仍然強大,第三則是黃渤的《一出好戲》,占比42.34%。除此之外,日本文藝電影《小偷家族》以29.2%的支持率排名第四,同樣令人驚喜。
▲調查問題:在您的心目中,以下影片當中排名前三的影片是哪三部?
通過調查結果可見,電影在娛樂當中依舊占據著強勢地位,盡管這個暑期劇集、綜藝強勢崛起(后文中詳聊),看上去似乎分割了原本屬于電影的時間和空間,但從調查數據來看,“看電影”依然是大家的心頭好。
“劇集”和“綜藝”的網紅夏天,不追劇、不看綜藝都要社交障礙了!
過去這個暑期,除了電影,還有更多內容刷新和娛樂著我們的生活,簡單地用幾個詞幫大家拉回美好的回憶:鎮魂女孩、大豬蹄子、skr,這些曾經以及現在仍然高熱的潮詞,來自暑期強勢霸屏的不同劇集和綜藝,而在這熱潮背后,也體現著除看電影之外,劇集、綜藝等娛樂項目進一步崛起的態勢。
在視頻網站硬件設施達標并已經積累起超高的粘性用戶后,引導大家在劇集、綜藝上多花時間的首要也是唯一的條件,也便是其本身優質的內容。
今年暑期,《延禧攻略》的出現掀起劇集市場的最大高潮,更名副其實成為今年一部現象級大劇,引領全民追劇熱潮。同時,《如懿傳》《天盛長歌》兩部備受期待的年度大劇也于同期開播,一時間劇集市場“高手云集”,競爭激烈的同時更是一出好戲啊。
此外,《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鎮魂》《媚者無疆》《沙海》等劇集也在暑期前后接連上映,以不同的爆款姿態穩定保持著劇集市場的高熱度。如果這個暑期你沒看過以上任何一部劇,沒聽說過以上任何一部劇的名字,那么你怕是真的要與時代脫節了。
再來看綜藝,不論臺綜或網綜,都積極選擇暑期作為其內容釋放的高潮時刻,這個暑期檔也算得上目前最強,從《創造101》《向往的生活2》,到《幻樂之城》《中國新說唱》《明日之子2》《中餐廳2》《中國新聲音3》,還有《這!就是灌籃》《幸福三重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藝節目真真是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
與往年相比,今年大家不僅追劇,追綜藝的熱情也更加高漲,討論熱度也頻頻攀升,講一句自己的真實體驗,沒看過綜藝,聽不懂“pick”“小姐姐”“skr”等詞的我,曾一度陷入社交障礙啊!
除了劇集和綜藝,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雖然在今年暑期的娛樂項目選擇上占比略低,僅有12.41% ,但在娛樂方式的轉變一題中,抖音等短視頻卻是僅次于劇集、綜藝后提到的第三個高頻詞匯。大多數被調查者對于短視頻的表述便是“看抖音開始多了”。
抖音等短視頻的火爆也正是從去年開始的,到今年開始大范圍普及起來。短小、有趣、自發內容生產等都是短視頻興起的推手。關于“抖音有毒”的戲謔也足以看出短視頻對于娛樂時間的侵占,如今幾乎所有音樂APP熱歌榜都會有抖音神曲的存在,暑期檔電影營銷工作中,抖音也成為重要陣地之一,這都足以看出短視頻的傳播影響力。
同時,在暑期娛樂時間中占比增長較高的還有“打游戲”。其實,不管是在今年暑期娛樂選擇傾向上,還是被調查對象提到的娛樂方式的變化上,游戲都占據著不小的比重。《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游戲的火爆也不斷覆蓋越來越多的玩家。不喜歡外出,也不喜歡看影視作品,游戲也便作為一個娛樂的補充需求而存在。
隨著時代發展、文化進步,大眾的娛樂生活也正在被無限開拓,從這個暑期劇集、綜藝、抖音等不同文本形式的娛樂項目迅猛發力的狀態來看,娛樂正在進入另一個全盛時代。
從“看電影”的態度看娛樂趨勢,多屏競爭新時代升起
在此次調查及數據統計分析的過程中,除了獲得客觀結果之外,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娛樂狀態的趨勢改變。
以電影為例,除了調查暑期檔電影市場情況之外,我們也從“看電影”本身出發進行了調查,在“對于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態度”一問中,選擇“佛系看電影”的人數過半,占到50.36%,有固定觀影習慣的占28.47%,還有5.11%的人選擇了“從來不去影院看電影”。
▲調查問題:去電影院看電影在您的日常娛樂時間里占據什么地位?
至于大家對于上映新片的觀看態度,依然有占據絕對優勢的群體選擇第一時間買票去電影院觀影,不過也有12.41%的人群表示可以“坐等電影下映,在視頻網站上觀看”。當然,基于當下盜版資源瘋長,我們也提供了“搜群qiang版資源”這一選項,有5.84%的人選擇了這一選項,我們也在此提出嚴肅批評!請支持正版!
▲調查問題:看到感興趣的電影上映,您通常的做法是?
同時,我們也對當下大眾對于電影院態度進行了調查,在拒絕到影院看電影的理由當中,32.85%的人選擇了票價太貴,32.12%的人是因為沒有人陪,順次排位的理由還有電影太爛、天氣太熱、電影院太遠等。
▲調查問題:阻礙您去電影院觀影的絆腳石是什么?
從此項結果中可見,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當代人的消費結構和娛樂方式也在發生著細微但卻明顯的變化,“票價太貴”和“電影太爛”兩項理由成為大家拒絕進入電影院的重要原因,可見消費性價比是重要的衡量標準。當生活當中的選擇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的選擇也會變得越來越挑剔。
當然,“沒有人陪”當選拒絕進入電影院的第二大理由,也在某種層面體現了當下人的孤獨狀態,從這處選擇中似乎可以讀出一句淡淡的憂傷:“沒有朋友的我不配看電影”。
細分大家對于“看電影”的態度,其實可以明顯感覺到,如今的觀影態度和觀影方式也在發生變化,這其中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內因與電影自身發展有關,至于外因,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多樣化娛樂方式崛起,以小屏娛樂為代表的多文本分割市場,消費者時間被進一步碎片化切割,同時消費者主體及其心態也在發生變化。
眾所周知,如今已經是95后乃至00后的天下,從成長環境、思維建立到精神狀態、消費方式,他們都與80后90后有所不同,當這批新興的消費主力進入并占據市場,市場和內容也會隨著他們的興趣而發生更新一步改變,而在市場遷徙變動之中,消費者也在無形地被拉動,兩者相輔相成,形成一個更新的娛樂時代。
伴隨著一絲不舍,調查結束了,暑期也結束了,但娛樂尚未完結!
【來源:一起拍電影 作者:魏建梅、白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