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熒屏暑期檔,兩部熱門劇《延禧攻略》《如懿傳》雙雙選擇了網絡首播:前者在愛奇藝獨家首播,后者在騰訊視頻獨家首播。盡管衛視平臺也在不遺余力進行劇集播出大戰,但被今年網絡首播分流后,暑期檔熒屏顯得有點沉默。網臺收視格局是否會從此改寫?
網絡首播蓋過了電視臺風頭
《延禧攻略》7月19日在愛奇藝上線后,日均播放量突破3億次。愛奇藝海外版APP數據顯示,目前《延禧攻略》海外播放量已超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花千骨》。幾乎是同一題材的《如懿傳》8月20日在騰訊視頻開播,首日也收獲了2億次的播放量。網絡首播或獨播,早就不是新鮮事,但兩部看上去并非“網劇”賣相的品質大劇選擇網絡首播,把電視臺“老大哥”的風頭壓了下來,還是頭一回。
今年暑期檔之前,“上星首播、先臺后網、臺網聯動”是絕大部分品質劇的首選。盡管近年用戶觀劇習慣日益遷至互聯網,但上星仍是優質內容制作方的持續追求。“一方面考慮到上星意味著需通過嚴格審批,相比較低門檻的網劇,電視臺的播出可為品質背書;另一方面,從收益角度看,雖說電視臺支付的單集版權價未及網絡視頻,但也還可觀。更重要的是,電視臺還能觸達部分網絡尚未覆蓋的群體。”
不同于《延禧攻略》一開始就決定先網后臺的播出策略,《如懿傳》最初傾向的播出方案是傳統的上星首播,但幾經延播變化,最終選擇網絡首播。而之前人們認知的“爆款”獨家網劇,也不過是《太子妃升職記》《余罪》等小成本劇集,制作體量遠非投資達數億元的《延禧攻略》《如懿傳》可比。
《延禧攻略》成功的最大原因還是在于精良的制作上。每一幀、每一幕,包括演員手中的佛珠串和緙絲團扇,身上穿的傳統刺繡工藝服飾都很用心,堪稱電影級水準拍攝。制片人于正透露,《延禧攻略》3億元的投資中,僅有2400萬元用于演員片酬,其余都用于制作。
“臺網聯動”變成“網臺聯動”
在資本加持、品質提升的基礎上,網絡播出超越傳統電視平臺播出成為主戰場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業內人士口中曾經習慣的“臺網聯動”一詞,正微妙地變成“網臺聯動”。
今年的上海電視節國際影視市場電視市場上,《西游降魔》和《美人魚》的海報引人矚目。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宣部總監顧辰告訴記者:“《西游降魔》主要是針對網絡受眾打造的網劇,《美人魚》則定位于網臺聯動的電視劇。盡管傳統電視平臺的購買力還存在,但網絡平臺的資源優勢正在進一步加強。”此次騰訊視頻斥資8.1億元買下《如懿傳》網絡首播權,也刷新了此前《羋月傳》創下的紀錄。
目前,“只網不臺”或“先網后臺”成了許多電視劇的選擇。如騰訊視頻比電視臺早30分鐘播出《外科風云》;優酷視頻《軍師聯盟》充會員就可以比電視臺提前19.5個小時觀看;對于《贏天下》,優酷也采取了付費先看、之后臺網同步的播出方式。
隨著網絡視頻由被動轉為主動,影視播放平臺的合作模式、播放順序,以至于影視的盈利來源,都將出現新變化。對觀眾來說,這不啻為一個福音:品質大劇的播出渠道實實在在地拓展了,不論是電視播出還是網絡播出,是否能成為爆款還得觀眾說了算。
【來源:騰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