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 近日以來,封停自媒體、對向國內提供交易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采取管控措施的消息接連而至,而兩大支付巨頭紛紛表態,打擊幣圈亂象。8 月 24 日,北京商報記者從騰訊公司、支付寶方面了解到,兩大支付機構將在支付渠道方面攔截虛擬貨幣交易。
騰訊方面表示,在支付渠道上,針對違規行為,擬限制平臺收款帳號的收款功能,禁止其使用微信支付進行虛擬幣交易收款;限制個人賣家帳號的收款額度,僅滿足日常社交業務使用,限制虛擬幣相關交易收款。目前已完成所有使用商戶號進行虛擬幣交易的清理。對日常交易進行實時監控,根據對命中的交易進行風險嚴重程度評估,或將采取直接攔截。
支付寶方面則表示,螞蟻金服和支付寶高度重視虛擬貨幣交易的潛在風險,一直堅持不向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收單服務,并持續對通過個人賬戶轉賬等形式進行虛擬貨幣交易的行為進行堅決的打擊。一直以來,支付寶對于商戶涉及虛擬貨幣交易的,會堅決予以清退;對于個人賬戶涉嫌虛擬貨幣交易的,根據情節堅決采取限制賬戶收款功能甚至永久限制收款等處理措施。支付寶和螞蟻金服會繼續嚴密監控排查涉及虛擬貨幣的場外交易行為,對重點網站和賬戶建立巡查制度,并對用戶舉報的情況第一時間采取相關措施。
兩大支付巨頭的雙雙表態主要是順應監管要求。8 月 23 日,中國互金協會財經要聞一欄轉發的文章中,接近國家互聯網金融整治辦人士表示,要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力度。指導相關支付機構加強支付渠道管理、客戶識別和風險提示,建立監測排查機制,停止為可疑交易提供支付服務。
更早之前,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社會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文件稱,為保護社會公眾的財產權益,保障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防反洗錢風險,維護金融系統安全穩定,現要求各商場、酒店、賓館、寫字樓等地不得承辦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推介宣講等活動。
在分析人士看來,支付端的攔截主要是針對虛擬貨幣的場外交易。自去年 9 月 4 日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后,國內虛擬貨幣交易所基本被清退,多數交易所轉戰國外,場外交易也成為主要的法幣交易通道。即由平臺提供擔保和撮合服務,交易雙方通過支付寶、微信、銀行卡等方式進行交易。
騰訊呼吁廣大用戶認清境內外 ICO 與 " 虛擬貨幣 " 交易平臺的風險,牢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支付寶則表示,未來還會通過各種方式向平臺上的用戶進行風險防范教育,提醒用戶不要被各種虛假宣傳所欺騙,認清虛擬貨幣交易的風險,避免可能遭遇的損失。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