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字節跳動旗下的PUGC短視頻平臺西瓜視頻宣布全面進軍自制綜藝領域,未來一年西瓜視頻將投入40億,打造移動原生綜藝IP。首檔綜藝《頭號任務》將由西瓜視頻聯合銀河酷娛共同打造,主持人汪涵將作為節目的主嘉賓。
不少用戶在提及西瓜視頻時還停留在年初的撒幣大戰,西瓜視頻站在直播風口著實跟著火了一把,但隨著直播方面政策的限令似乎慢慢淡出了視野。
其實則不然。
據比達咨詢(BigData-Research)發布的《2018年第1季度中國短視頻APP產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主要短視頻APP月均活躍用戶中,西瓜視頻、快手、抖音短視頻在同領域中居第一梯隊,其中西瓜視頻位列第一,月活為19302.4萬人。同領域用戶滲透率中,也是西瓜視頻滲透率最高,為56.0%。
如此看來,在“快手”“抖音”正面碰撞、雙重夾擊之下看似定位不明的西瓜視頻卻脫穎而出,其用戶群體量龐大且活躍度高。一款專注于PGC短視頻內容分發 的APP如何嶄露頭角又為何做起了自制綜藝呢?
西瓜視頻的前世今生
記者打開西瓜視頻APP,發現首頁與快手、抖音大有不同,反而與今日頭條有些類似。頂部由搜索與分類tab組成,有猜測用戶喜歡的推薦板塊,也有音樂、綜藝、影視、社會等興趣分類模塊,與快手、抖音相比,西瓜視頻更注重讓用戶自己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同時業內人士指出,西瓜視頻首頁中的視頻標題較為突出,這與其PGC的性質有關,標題內容相較UGC內容質量更高,可以幫用戶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同時吸引用戶點擊。但相比同類短視頻軟件,進行決策需要耗費的時間更長、一個頁面上展示的內容少、界面時尚感弱也是不爭的事實,相關人員表示,或與其用戶定位有關。
2017年6月,頭條視頻正式更名西瓜視頻,今年3月,西瓜視頻宣布其用戶規模超過3億,日均播放量超過40億,日人均使用時長超過70分鐘,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PUGC短視頻平臺。
而頭條系產品似乎始終難逃版權糾紛的宿命。
今年年初,西瓜視頻頻繁遭專利侵權起訴。包括“一種網絡視頻快進快退播放系統和方法”、“一種多媒體文件無縫播放的方法”等多種涉嫌侵犯他人專利的技術手段被訴侵權。
內容方面,早在17年10月,優米網CEO王利芬曾發布微博稱西瓜視頻大量搬運版權作品,無需生產也沒有版權觀念,“取材只依據用戶喜好,然后掘地三尺把所有能找到的內容,第一時間推送出來,并毫不猶豫打上自己的臺標,即便你是付費內容,他也果斷截取三幾分鐘,帶來大量眼球就是它的盈利模式”。
今日頭條自始至終強調其技術中立原則,希望向谷歌學習,不設邊界,自14年起,今日頭條僅侵權遭到的投訴已經十余起。除了侵權事件外,今年來抖音、火山小視頻及西瓜視頻的違規內容也接二連三受到廣電總局的警告、罰款。
自制綜藝,勝算幾何?
西瓜視頻總裁張楠稱,西瓜視頻的用戶對綜藝消費的需求較為強烈,看完短視頻的片段會主動尋找完整的長視頻內容觀看,基于用戶這些需求平臺打算嘗試制作更加移動化的綜藝節目,并將這種模式稱為“以短帶長”。
目前的網絡綜藝“愛優騰”三分天下,僅憑借頭條的強勢分發,西瓜視頻“以短帶長”是否可行?
張楠表示,進軍移動視頻綜藝,西瓜視頻是有底氣的,因為它是真正的生而移動,all in 移動,作為原生的移動視頻產品去嘗試原生移動綜藝是理所應當、當仁不讓的。
去年11月,今日頭條創始人、CEO張一鳴宣布西瓜視頻拿出20億,推出3+X變現計劃,幫助西瓜視頻創作者變現,也是從那時起奠定了西瓜視頻搞原創綜藝的基礎。資料顯示,優酷自制綜藝《這就是街舞》和《中國好聲音》通過西瓜視頻分發的短視頻片段,有效播放量和曝光量短短幾天輕松破億,由分發轉向內容創作也是情理之中。
隨著移動視頻成為視頻消費的主要場景,以及短視頻、直播等新玩法不斷升級,頭條系的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及快手、映客等短視頻平臺紛紛入場。短視頻行業同質化程度高、競爭激烈,對于西瓜視頻而言當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自然無可厚非,而對于今日頭條來說,或許是其入局內容的第一步。
眾所周知,頭條系產品強勢分發之下從來不乏流量,若此次原創IP做起來了,加之頭條各大產品的全線分發布局,也不排除下一個爆款的可能性。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藍鯨TMT表示:“目前并不能夠簡單判定西瓜視頻是否能夠打開市場缺口,因為單純靠砸錢的方式,或許短期能改變市場格局,但如果資金后續發力,用戶就可能大量流失。”
【來源: 藍鯨TMT網 作者:顧梓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