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一篇名為《我們做了800個小程序,無一引爆》的文章讓業界一片嘩然,小程序表面上雖然火爆,但實際頭部小程序已經建立了壟斷地位,后入場者要實現分發背后依然困境重重。
除了分發困難之外,小程序的抄襲事件也層出不窮,例如流水破億的游戲小程序《海盜來了》就被原作方《豬來了》的開發商訴諸法庭,而微信方面也不得不緊急下架一系列侵權小程序。
這一些列事件也在說明小程序的火爆,開發者們也想從中分羹,但在格局相當固定的當下,普通開發者無能為力,而不良開發者卻憑借抄襲上位以此牟利。
不過另一面,微信小程序問題頻出,原因或許并不僅僅在于微信平臺的責任缺失等問題,而是在于開發者沒有對小程序市場有足夠的認識。微信固然是一個優質平臺,但是這里的流量卻似乎不適合所有開發者。
像百度這樣日活早已突破1.5億以及擁有8.5億注冊用戶的支付寶,這樣兩大流量礦區,依然是開發者可以重點考慮的對象。
百度與支付寶的雙雙介入,對于開發者來說,可能是一件好事,其可以讓開發者的小程序實現更多平臺的分發,此外,由于這兩大平臺處于發展初期,也可以讓開發者享受到最大紅利。
小程序問題頻發,開發者必須重新審視三大問題
微信小程序的頭部格局已經穩定,對于后入場的開發者更為需要思考流量,同質化競爭等諸多問題。
1)考慮獲得更多的分發流量來源
在微信中一些最早入場的小程序諸如拼多多、京東購物、美團等等牢牢占據了頭部,不可撼動。對于新入開發者而言,微信并沒有一套完整的分發機制。
《我們做了800個小程序,無一引爆》一文中表示,此前原本以為微信開放了“附近”入口之后,其終于有了分發的機會,但結果卻發現并沒有太大的轉化,可見小程序的分發甚至比公眾號更為困難。
因此,小程序若想要發展,未來必須更為開放,并解決開發者的分發問題。
百度與支付寶則必然將會在這兩方面提供支持,以百度為例,其有著高達1.5億日活的百度APP,通過搜索+信息流兩大場景為開發者提供小程序的分發流量,百度掌握著用戶搜索以及信息流瀏覽數據,基于百度大腦的底層AI能力,可以實現精準的用戶畫像,繼而為用戶提供精準的服務。
2)利用第三方能力,打造差異化小程序的機會
目前小程序同質化的問題也同樣嚴重,例如拼多多火爆之后,就出現了一大堆同類拼團產品,毫無創新,不斷抄襲,而最近在微信中也已經很難看到爆款小程序的出現。
對于當前的開發者而言,如果再去抄襲同類產品,那么必然會面臨無人問津的局面,這也是再正常不過,對于開發者而言,其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創造出差異化的產品。
就在此前谷歌的“猜畫小歌”卻突然爆火,這一現象其實說明,微信所提供的小程序技術能力,依然有所瓶頸,已經不足以支撐開發者的創新,而像谷歌這樣的大公司擁有強大且成熟的AI技術能力,反而可以瞬間創造爆款。
這也說明了,如果開發者能夠利用平臺提供的技術能力,來與自身小程序進行結合,則同樣有機會打造出爆款小程序。
在這點上,百度與支付寶都各有千秋,支付寶方面有著獨家的芝麻信用,這類的風控產品,其已經用到了充電寶、共享單車的免押金租賃上,數據顯示,大幅度降低了這類共享產品的獲客成本。
而百度方面則能夠提供與谷歌一樣的AI能力,百度小程序的 “長隆AR動物園”,其運用到了百度的AR渲染、圖像識別等多項AI技術,讓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手機觀看到全方位立體的AR動物,仿佛近在咫尺,百度多年的AI開放平臺能力,也將為小程序開發者提供更大的AI能力賦能,讓其創造出更多的場景。
3)考慮對小程序版權的保護意識,盡量同時多家上線
微信游戲小程序,表面上是促進游戲生態的繁榮 ,但實際上卻促進了侵權抄襲的泛濫。
真正優質的輕量級游戲必然都在蘋果商城、安卓商城有所驗證,不良開發者只需要將其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改頭換面之后上架微信小程序,則可以賺的盆滿缽滿,《海盜來了》等游戲小程序被原作方所告,以及諸多游戲小程序的下架,正說明了微信方面管理不嚴的問題所在。
對于開發者來說,目前這是一道無解的難題,但是其也必須將版權保護納入保護范圍。因此,如果自身小程序在微信上線之后,如果不盡快在支付寶以及百度同時上線,也有可能遭遇到其他創業者的剽竊并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此外,接入其他平臺并不是難事,開發者的接入也是輕而易舉,并不需要花費太多精力,將自身小程序同時上線多家平臺也是最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