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盡管 ofo 一再強調獨立發展的能力,但仍需要不斷澄清收購傳聞。7 月 30 日,針對 "ofo 和滴滴談判已經接近尾聲 " 的消息,ofo 方面發布聲明稱," 類似言論皆為不實信息 "。
ofo 和滴滴在 7 月份已經就收購一事有過多次接觸。有知情人士稱,過去的兩三周里,滴滴還派人來做過盡調,不過雙方現在還在就收購的價格持續拉鋸。
據 36 氪報道,滴滴創始人程維對 ofo 的預期收購價格只有美團收購摩拜的一半,即 15 億美元左右,這距離 ofo 創始人兼 CEO 戴威的預期有著極大的差距。而現在的情況可能還要更糟," 滴滴還在不斷降價,每談一次價格就要折損一次,還有說法是現在滴滴的出價已經按照人民幣來計算了 ",上述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此前也對收購 ofo 有需求的阿里巴巴,或者說螞蟻金服則比滴滴出價還要更低。
滴滴對此不予置評。ofo 則表示,以上言論皆為不實言論," 作為共享單車行業目前唯一獨立發展的單車企業,ofo 一直帶領行業探索未來的發展之路。我們將繼續保持’用戶至上’的核心價值觀,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繼續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問題貢獻最大的力量。"
此前,ofo 與滴滴的收購傳聞已有多個版本。不過在 ofo 拿到 E2-1 輪融資后,戴威數次表態獨立發展,ofo 也試圖從各個方面為實現此愿望努力。
近幾個月,ofo 停止了與芝麻信用的免押金騎行,嘗試自建信用體系,還多角度推進商業化證明變現能力,并收縮了部分海外戰線聚焦重點市場;上周,ofo 把騎行年卡費用調整為原價的一半,并進行各類社交化營銷拉攏用戶。
ofo B2B 業務負責人邵毅一個月前透露,"ofo B2B 各項業務進展順利,目前營收已經超過 1 億元。同時 ofo 在國內 100 余座城市也已實現盈利 "。
對于未來的規劃,ofo 聯合創始人于信表示,ofo 在進一步提高共享單車精細化、智能化運營程度基礎之上,不斷探索新型盈利模式,將盈利作為公司最重要目標之一。
" 從態度上看,今年二季度 ofo 的發展很積極。可以說,ofo 自己能掌握的每一個方面都在發力,但是具體效果怎么樣還不得而知。" 比達分析師李錦清表示," 可以肯定的是,變現是共享單車最主要的難題,如果能解決了這個普遍性問題,ofo 的發展路徑就會順暢很多,不論是騎行收費、車身廣告還是流量變現,用戶規模是基礎,現在 ofo 取消了免押金騎行,這在對手全面免押的背景下是個挑戰 "。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