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沉默了一年的小程序開始發力,漸次在這個領域中開發結果。
2017 年 12 月 28 日,跳一跳正式上線,3 天突破 4 億用戶,為小程序打開局面。
2018 年 1 月 25 日,小程序支持打開移動應用,打通小程序與 APP 之間的通路。
2018 年 3 月 23 日,小程序開放小游戲類目測試,個人開發者可以開發小程序。
2018 年 3 月 29 日,小程序開放廣告功能,可以在小程序中插入廣告。
之后,小程序還在功能,開發便利性,安全性等多個方面進行升級。基本保持平均半個月一次升級的迭代速度不斷進行優化,看得出,微信團隊今年對小程序抱有很大期望。
這種期待,也在數據上取得了不錯的回應。
根據阿拉丁小程序統計平臺提供的數據,截止到目前為止,小程序平均日活超過 2 億,單月最高平均日活能夠達到 2.8 億。
從留存上看,小程序的次日留存率也從2017 年 11 月的 13.2% 上升到 25.5%,留存率接近翻倍。
而在品類上,除了以 " 跳一跳 " 為代表的小游戲的不斷發展,電商也逐漸成為小程序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包括京東,拼多多,唯品會,小紅書等電商企業都開發了自己的小程序。小程序電商儼然成為了一條全新的電商賽道。
今天,我為大家整理了阿拉丁數據統計排名前 200 中的 22 個電商小程序,并挑選其中幾個做簡單的案例分析,來看一看,現在的小程序電商都有哪些類型,又有哪些玩法。
一、電商平臺
首先我們來看看平臺類電商。
電商小程序中,只有微店 + 一家是平臺類型的電商,其本身并不提供任何商品,只是提供一個工具,幫助創業者低成本開店。
微店小程序沒有看到特別的模式上的創新,排名也并不是很靠前,大概是 61 位。
二、綜合電商
說完了平臺類電商,我們來看看綜合電商。
綜合類電商在小程序數量并不算太多,在前兩百名中,綜合類電商小程序只有京東、唯品會,卷皮折扣等三款。但是排名都非常靠前,分別排名是,京東排第 2、唯品會 17、卷皮折扣排名 89。而且,京東也是排名最靠前的電商類小程序。
三家雖然都是綜合類電商,但在具體的玩法上,則各有不同。
京東的小程序是目前活躍度最高的電商小程序。在總榜中也排名第二,僅次于跳一跳,成績非常耀眼。
而打開京東購物小程序,能夠看到,大部分都與 APP 比較接近,最大的不同就是在 banner 下方的 "9.9 元購 "。
點擊 9.9 元購之后,跳轉到一個名為京東拼購的頁面。
京東拼購的核心其實就是拼團購物,在實際體驗中,也幾乎和拼多多沒有特別大的差別。也是購買商品之后,轉發群進行拼團購買的模式。而這一購物方式目前尚未在京東 APP 上出現。一定程度上,京東購物的小程序是承載京東 " 社交電商 " 想法的渠道與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都有拼團玩法,京東購物小程序的排名卻在拼多多之前。
之所以京東購物能夠超過拼多多,我認為有兩個可能原因——
京東體量和品牌相對于拼多多更有優勢,使得有更多的用戶選擇京東;
京東有更大的流量扶持,除了群內轉發,在微信錢包的 " 購物 " 二級入口,點擊進去也是京東的小程序。
如果單看拼團購物這個模式,我們沒法得知雙方實際的數據表現。但是從小程序整體的數據表現上看,京東在面對拼多多的時候,品牌和體量仍舊是具有一定優勢的。
而唯品會與卷皮折扣也都是類似類似的模式,都是主打拼團為主的社交電商模式。
所以簡單總結一下,除了像拼多多這樣從微信生態中成長起來的電商小程序,京東和唯品會這樣的電商小程序,都是模仿拼多多進行社交電商的工具和渠道,配合上本身的體量優勢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三、垂直電商
除了像京東這樣的全品類的電商平臺,也有一些垂直行業的電商小程序。包括有:蘑菇街女裝、女王新款、女王名品 mall、每日優鮮、貝貝 VIP、小紅書、小米商城 lite 等六款,在榜單中的排名分別是:蘑菇街女裝排名 36、女王新款排名 41、每日優鮮排名 74、貝貝 VIP 排名 90、小紅書排名 103、女王名品 mall 排名 134、小米商城 lite 排名 162。
在六款電商小程序中,有四款主打女裝及女性用品的電商,貝貝 VIP 是主打母嬰用品、而小米商城 lite 主打小米手機及小米生態鏈產品。
在玩法上,這幾款電商小程序核心玩法都是特價銷售,以貝貝 VIP 為例,首頁幾乎囊括了特賣電商的所有玩法。
我們能夠看到,在貝貝 VIP 中,促銷手段包括有:9.9 特價包郵,限時搶購,簽到領現金,定時秒殺,新人紅包等多種模式,基本上,電商的常見購物模式都被囊括在內。其他的垂直電商,或是強調限時特賣(女王新款。女王名品 mall)或是多種玩法糅合(蘑菇街女裝)。
而在此之外,小紅書、每日優鮮與小米商城 lite 的產品邏輯,基本都是采用了將 APP 在小程序中再現了一遍,并沒有在小程序端做特別的優化。
四、二手電商
在垂直電商中,有一類垂直電商特別值得單獨拿出來談一談,就是二手電商。
在前 200 名的榜單中,共有兩款二手電商上榜,分別是享物說與轉轉官方。排名分別為 85 與 183。
兩款小程序各有長處,也各有特點,其中享物說的玩法很值得我們觀察和分析。
從整個模式上來看,享物說與轉轉、閑魚等二手電商并沒有實質上的差別,但是在拉新方式上,享物說則根據小程序的特點開發了一系列適用于微信生態的玩法。
在享物說中,購買商品并不需要花錢,而是需要使用一種名為 " 紅花 " 的積分。在享物說中,兌換任何商品都需要花費一定的紅花。
而如果你需要獲得紅花,則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務。比如說:
也就是你在社區中的所有行為,都可以獲得紅花,而擁有更多的紅花,就可以擁有兌換更多商品的能力。所以,與傳統的二手電商不太一樣的地方是,使用享物說處理閑置,你并不會直接獲得現金,而是獲得了置換別的商品的權利,本質上這是大招了一個二手物品兌換的社區,并且將社區中流通的 " 貨幣 ",直接與用戶行為掛鉤,刺激用戶的活躍度。
從效果上來看,這種玩法顯然是有效的。根據阿拉丁提供的數據,享物說累計用戶過千萬,日活 40 萬左右,成績相當不錯。
而轉轉,目前能夠看到的玩法更多是二手電商的正常玩法,憑借其既有的體量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此處也不再贅述。
四、團購
除了傳統的電商,以美團大眾點評為代表的團購模式和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拼團模式也在榜單中占據了一席之地。這些小程序包括有拼多多 4、大眾點評美食電影運動旅游門票 11、美團 | 外賣美食電影酒店門票休閑 24、蜜芽拼團官方 114、美柚拼團 121。排名分別時拼多多第 4、大眾點評第 11、美團第 24、蜜芽拼團 114、美柚拼團 121。
拼多多是小程序拼團模式的代表,幾乎所有小程序電商的拼團玩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鑒了拼多多的玩法。
打開拼多多小程序,會發現其與拼多多 APP 的設計布局幾乎沒有差別。
回顧拼多多的發展歷程,我們能夠明白,小程序其實更加貼合拼多多的使用場景,在微信群中分享拼多多的拼團鏈接,然后在小程序中完成整個購買流程,所以,拼多多小程序排名靠前,其實與拼多多最早跑通拼團購物,得以最早享受微信生態的流量紅利,以及自身非常巨大的體量有很大關系。
而蜜芽拼團與美柚拼團在布局上雖然有差別,但是在產品邏輯上與拼多多幾乎沒有差別,都是主打拼團的模式。只不過在品類上,蜜芽更多側重母嬰用品,美柚則側重女性與孕媽的用品。
而除了拼多多這種拼團模式,美團大眾點評的團購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這種成績與其說是模式上的成績,更多的可能是體量上的優勢。
美團和大眾點評很早就已經將轉發到聊天中的鏈接轉變為小程序模式。也就是說,你每次向微信中轉發美團或大眾點評商家信息,其實都是使用了一次他們的小程序。
另一方面,在微信錢包的二級入口中,也有大眾點評的入口。點擊進入之后就是大眾點評的小程序,這也對大眾點評有很大的流量扶持。
所以,雖然美團大眾點評也占據了相當靠前的位置,但實質上,拼團才是小程序電商最主流也是最核心的模式。
五、線下零售
除了各種線上的電商企業,許多線下零售公司也在紛紛在小程序上發力,有的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
目前在前兩百名的線下零售企業有:蒙牛 FIFA 世界杯、萬達廣場、沃爾瑪、每日優鮮便利購、YH 永輝生活 +。
這六款小程序在模式上各有不同,這種差異的主要來源是各家小程序與其線下場景之間的融合程度。
永輝生活是我觀察到與線下與線上融合最深入的。使用永輝小程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場景,分別是,線下購物線上交易與線上購物線下交付。
打開永輝購物的首頁能夠看到中間最突出的 " 掃碼購 " 標識。使用掃碼購功能,你可以直接在永輝超市掃碼商品,然后直接在線上支付,不需要再排隊支付。
而小程序的第二個 tab,配送商城中,你可以直接在線上挑選永輝出售的商品,線上進行支付,永輝承諾 30 分鐘內送達。
這兩種模式基本上代表了線下零售企業使用小程序的常見方式。
比如說沃爾瑪、萬達廣場,就是純線上的模式,你可以在小程序中購買某些商品,然后線下配送到家。
而每日優鮮便利購則是在線下的無人售貨機中挑選商品,然后在小程序中完成支付。
唯一不同的是蒙牛 FIFA 世界杯。
蒙牛這款小程序是用來承載蒙牛最近在世界杯活動的應用。本身并沒有購買任何商品的功能,只是用來承載競猜比賽的作用。具體的規則如下:
配合近期世界杯大熱,蒙牛的這款小程序依舊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在榜單中排名第 16 位。
六、總結
大致梳理了小程序電商的種種類型之后我們能夠發現,雖然數量還不算太多,但是小程序已經開始呈現出幾種不同的類型。
一類是既有電商企業的轉型或遷移。
比如美團,京東,大眾點評、唯品會、蘑菇街、美柚等等,這些之前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的電商企業,紛紛開發了自己的小程序。而且在玩法上,他們顯然更多的是學習了拼多多的模式,開發了拼團購買的模式,希望能夠通過社交關系鏈,從微信中獲取更多流量。
第二類是微信生態原生的電商玩家。
諸如拼多多、享物說等,完全是按照微信生態的特點開發的小程序,諸多社交玩法也與微信生態相當匹配,成績也相當不錯,拼多多的野蠻生長就是一例。
還有一些從微信中起步的玩家,則是將電商的既有玩法遷移到小程序當中,諸如女王名品之類的垂直電商,其實核心還是低價促銷的策略,目前來看,也能占據一席之地。
第三類則是線下零售線上化。
應該說,這是小程序電商一個全新的,值得想象的空間。雖然我將線下零售企業的小程序也歸入到電商品類當中,但是,在業務邏輯上,其實與電商不完全一致。零售企業在供應鏈,倉儲,場景等方面的優勢,結合線上的場景,很有可能會產生更多的新玩法。小程序在未來如何承載更多的線下服務,這些零售企業可能已經做出了一個不錯的范例。
來源:ZAKER